关灯
护眼
字体:

军阀治世_菜鸟如林【完结】(135)

  其中鲁西三大产棉区的棉花,几乎被扫荡个精光,等南方的布商来时,半点棉花都没买到手。

  倒是在南方很多商行无法触及到的地方。那些布商买到了很多棉花,毕竟赵岩手上的资金有限。不可能把所有棉花都收购一空。

  扎棉机方面赵岩并不清楚具体的样子,不过在群策群力之下,科技院只花了十天时间,就制造出了扎棉机。

  这种种轧棉机主要由两个滚筒组成:一个滚筒上面布满了铁制的尖钉,抓住棉花,将其跟棉籽分开。另一个滚筒上布满了短而硬的毛。将第一个滚筒上的棉花刷下来。

  赵岩大喜过望,连忙让人对扎椎机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使用这种机器,一个人天可轧必斤棉花,工作效率整整提高田倍。

  一个人的工作效率相当于八十个人,原本一担棉花的加工成本几乎等于本身的收购成本,但骡机提高了上百倍的效率,水力织布机提高了四倍的效率,扎棉机又提高了八十倍的效率,整体上平均提高了引召3粥,倍的效率。这个效率还能提高,仿织机械研究小组正在改进骡机和水力纺织机,骡机的改造比较简单,多装纱锁就行,完全能再加装两三百个纱锁。

  水力织布机只要按照赵岩所使用的原理。再仔细改进一番,效率同样可以再次提高,织布机的原理来源于是一种能移动棋子的下棋机械装置。

  沙河沿岸的仿织厂出场的棉布,已经开始运到那些大城市里销售,销售价格方面与市面上同等档次的棉布差不多,仅仅低出一点点。

  毕竟棉布又不是卖不出去。没必要进行什么价格战,一担棉花的实际利润高达五两白银。

  之前所算出的三两利润,主要是算到了那些低档市场,不过目前还未赵岩手里的仿织厂规模还不大,没必要把棉花卖到那些低档市场去。

  所谓抵挡市场。就是那些自给自足的地区,这种地区几乎很少有布商去光顾,多是一些当地的小布商在经营。毕竟那种地方的棉布销售价格太低。没有什么利润存在。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交通。

  只要交通便利。棉花就能卖出去,也就能卖到个好价钱。棉花能卖到好价钱,棉布在当地的价格自然也就上去了,因为实现了农业生产分工化,也就没有那么多自给自足的人群。

  虽然赵岩手头积压着80万担棉花,但最多也就杀进中档市场,那些抵挡市场还要过上几年才能光顾到。

  为了在入秋棉花成熟之前回笼资金,工匠正在日夜赶工的制造着仿织机械。沙河沿岸已经建起了密密麻麻的仿纱、织布车间。

  这些车间的造价不菲,每一间都需要二百多两的造价,在河边造出一个大大的屋子,屋顶装上天窗透光。仿织时屋内要洒水增加湿度,以免纱线在仿织时出现绷断的现象。

  经过紧锣密鼓的制造,沙河已经没有空间再继续建造仿织机械了,正当赵岩考虑哪条河流再建一个坊织基地时。松江府那边突然传来消息。

  “有人混进了我们的织布车间,想要偷取水力织布机的技术,半夜在车间里鬼鬼祟祟的到处观摩。好在发现及时。”赵全担忧的说道:“松江府毕竟离我们太远,那些劳工只能从附近招募,但难免会被混进一些图谋不轨的人。虽然说机器一时半会看不懂,但只要让他们做上六两个月的工,再找叮,精通水力方面的匠师,说不定技术就会泄密。

  “这介,”赵岩沉吟了起来,的确是有些难办,显然他是无法控制国家税收的,因此想要有收益,必须把技术保密起来?但若是能控制国家税收的话,把技术公开出去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公子,不如我们把松江府的车间都拆掉,把所有棉花都运回山东仿织。松江府那边我们偷偷弄个码头,作为货物进出之地。赵全建议道。

  “那棉花来得及仿织吗?。赵岩问道。

  “这咋,无需担忧,我们可以在胶水(河流)建个纱厂基地,先从松江府将棉花运至胶州湾,然后就在胶水纺成纱线,一部分自己织。一部分运回松江府,把这些纱线卖给松江府去。小赵全说道,“我们速度最快的还是仿纱,若是这样一分工,一讹册二有棉花积压,资金也能很快回“织布方面,可以集中在沂水,然后从沂水进黄河,从黄河运至河南、湖广一带,还可以直接南下卖到江南。”

  赵岩思考了一会,感觉这个方案比较可行。

  松江府这一地区主要从事织布行业,正需要大量的纱线供应。而仿纱则集中在淅江嘉善地区。

  此时正有“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诱语。

  明代的坊织业是进行程序分工的,棉农负责种棉小录籽,然后中间商卖到仿纱地区出售,坊纱地区的民众购买棉花仿纱,然后再卖给中间商,中间商再把这些纱线贩运到松江府这些主要发展织布业的地区。从事织布行业的家庭手工作坊将纱线买回去。然后织成布匹,接着再卖给贩运商人,贩运商人再把这些棉布运到各地卖给布店老板。

  而赵岩则是把这些分工都包揽下来,将这些工序一网打尽。他在大力发展仿织业的同时,必然会对家庭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造成剧烈的冲击,其后果可想而知,大量从事仿织行业的人口失业。

  不过时代的进步,生产力的进步必然造成剧痛,但剧痛之后却有丰厚的效益。例如明末粮食不足。主要是因为商品经济的泛滥,导致许多人口都主要种植经济作物。例如棉花、甘蔗小桑树、烟草这些收益高的农作物。粮食生产只是辅助。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