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军阀治世_菜鸟如林【完结】(212)

  “谢吾皇。”赵岩站立起身,微微瞥了一眼崇祯,见他也在看他,连忙收回目光,看向前方的地面。

  崇祯坐在龙椅上仔细打量着赵岩,发现赵岩不仅年轻,且甚是状貌伟丽,不由惊叹道:“真是年少出英雄也。”

  “陛下过誉了。”赵岩刻板试的应了一句。

  “岂会过誉,我大明臣子万万,又有何人能大破建虏?”一场大胜让崇祯心情万分舒畅,往日的憋屈随之烟消云散,“来人,给爱卿赐座,爱卿给联好好说说大破建虏过程。”

  皇帝要听详细战报,赵岩应诺了一声。然后座在了太监搬来的椅子上,在朱由检的询问下,讲述此战过程。

  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赵岩皆是一清二楚。赵岩叙说时,两边的大臣也都凝神聆听,登莱军如何大败清军。在他们看来实在太多困惑之处了。

  “登莱军有四万五千大军?”温体仁这时听到赵岩称述勤王规模时,突然插嘴问道,崇祯的目光也突然一凝。

  四万五千人,远超一名总兵的带兵限制。

  “登莱军只练有万余人以备攻辽,其余人马皆是临时抽调各地乡兵而成,若无四万五千人马,岂能胜之?”赵岩镇定淡然说道:“国难当前,登莱百姓群起响应,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皆慷慨赴战。”

  “好,好一个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朱由检赞叹道,接着又扫了一眼朝中大臣,冷哼道:“若众位爱卿皆有登莱百姓万一,天下岂会败坏如斯?”

  崇祯和群臣的矛盾果然深重。赵岩听到崇祯的称赞后有些莫名其妙,半响才想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貌似还没出现,自己一不小心就刻窃了。

  群臣听到崇祯的暗讽,皆是不吭声,不做声,温体仁同样如此,场面一时十分寂静,崇祯看向赵岩,说道:“赵爱卿继续讲。”

  赵岩又继续叙述会战经过,听得崇祯在龙椅上心情澎湃,十分过瘾。听完整个会战过程后对赵岩问道:“清寇主将阿济格可曾押至?”

  “清寇主将阿济格已押至京城,其余清寇首级、仗甲皆已运至。”赵岩回答道。

  “好,诸位爱卿随联出宫检阅。”崇祯起身说道。

  “臣遵旨。”众臣应诺道。

  “赵爱卿随联左右。

  ”崇祯对赵岩点名道,赵岩拱手道:“是。”

  崇祯在锦衣卫的保护下,带着一群几百名大臣,朝紫禁城外行去,赵岩则乘马伴随车驾之旁,其待遇让许多大臣都为之眼红。

  赵岩在崇祯车驾旁时,赵岩就的明朝皇帝感觉悲哀,出生后就住在皇宫或者十王府,当皇帝的多半没有出城的机会,教育也是那些大臣的廷讲,那些大臣天天拿孔孟之道来教育皇帝,这孔孟之道经历各代的修改,已经彻头彻尾的变成了愚民的工具,这本是统治者用来驾驭民众的,竟反被施加到了统治者身上小实在是悲哀至极。

  对这皇位,赵岩却没多大的想法,当皇帝还不如当军阀自在。起码那些烂账不会算到自己头上。

  此刻的赵岩,更加坚定了当军阀的决心。

  大家可能感觉进度快了点,但我感觉满清并没有那么无敌,所以不会让满清鞋子占据太多的篇幅。

  并不是没了满清就没东西写的

  下章主角又要升官啦!

  ” 大捷,皇卫,大挂,一一“王承恩手卜拿着个奏章。向乾州;仙奔,此刻已经是夜晚,朱由检已经躺在床上,不过眼皮却跳个不停,让他无法睡下,马上被王承恩的声响惊动了。

  “大捷?”朱由检猛的坐了起来,这时王承恩已经进来了,朱由检愣愣的问道:“什么大捷?”

  “龙虎将军赵岩捷报,七月十六于万寿山以南与建虏浪战,毙建虏四万三千,毙颜朵叛军三千,毙建虏副将阿巴泰,救回被俘百姓一万五千人,俘获仗甲无数。阿济格领溃兵三千南窜,蒙古左营三千人北逃,七月十七,登莱军先锋营毙蒙古左营两千,抬重营毙建虏一千,青州营生俘建虏两千及主将阿济格。入寇建虏除一千蒙古左营逃出关外,其余已全歼。”王承恩兴奋的高声念道。

  朱由检听完后满脸惊愕,难以置信的侧着头,“啊?”

  “皇上您看。”王承恩将捷报递给朱由检,然后对边上的宫女说道:“快掌灯。”

  宫女连忙点上蜡烛,朱由检拿着那封捷报,挪了挪身子,换了个最舒服的姿势,然后深吸了口气,在蜡烛的火光下看起那封捷报。

  “七月十六,我军于万寿山南与清寇主力野地阵战,我军火袍隐而不发以诱之上前,寇军镶白旗冲我军阵,发自生饶以击,镶白旗皆毙,清寇又驱颜朵叛军三千上前,我军复毙之。翌时,我军发火箭九千支、火袍八百门忽击,清军事先不察,阵甚密,我军火器谓如飞蝗,犹九天雷霆而下,毙敌二万六千余,副将阿巴泰即死,余寇大溃,我军乘胜追击,又毙清寇六千余。下贤庄,救回百姓一万五千,夺回牲畜二万余,俘获仗甲无数。阿济格率三千残兵南窜”七月十七,青州营生俘阿济格”关内清寇已将近悉数肃清,登莱军勤王事毕,请旨班师回鲁。”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