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军阀治世_菜鸟如林【完结】(99)

  农业这一块,做到收支平衡就可以,并不需要去赚这方面的银子,这也是赵岩与这个年代的地主之间的差别。

  “公子,恐怕……”赵全欲言又止。

  “有什么不对?”赵岩奇怪的问道。赵全搓着手说道:“我们若是这样施为,那可是和天下粮商过不去啊!他们都是低买高卖,我们却是高买低卖,这不是断人财路吗?”

  “那些粮商被断了财路,必然会使些手段,到时候生意可就难做了。”赵全为难的说道,赵全对那些粮商最明白不过了,天下为什么那么多地主啊!不就因为粮食存在很大的利润,无数商人都在吃这口饭。要是这样一搅合,必然惹来敌视。

  见赵岩在沉思,赵全接着说道:“公子,您现在就算是登莱游击,也镇不住他们啊!要是他们大摇大摆的来找麻烦,公子手下这么多精锐兵马自是不用怕他们,可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呀!”

  ——————

  第二更,差不多第三更。。。。呼呼,,,,票票!

  第十章:七年冬,荥阳大会

  “他们耍手段,至多不过是派些流氓地痞,多派护卫就是了。让雇佣营再招三千人,小县驻十人,中县二十人,上县三十人,那些繁茂的州城驻五十人。商队运货派二十人到两百人不等以为护卫。”赵岩却不信那个邪了,顶天派些兵马护卫就是。

  “若是他们贿赂官府、官军呢?他们可不认识公子您啊!”赵全说道。

  却把赵岩问得楞了一下,想了想,突然冷然说道:“无妨,粮行就这样做吧!他们不知道我赵岩,明年开春便打出威名让他们知道。”

  “公子要动刀兵?”赵全楞道。

  “明年中原必有战事。”赵岩说着指着地图说道:“安徽、河南、湖广,若要大规模运粮该如何走?”

  按照历史走向,明年正月就是荥阳大会,接着朱由检的祖坟就要被刨了,细节方面赵岩记得并不是太清楚。

  赵全看着地图思虑了一会说道,“先陆路运至青州,然后顺官道南下沂水入黄河,沿黄河运粮。”

  黄河入海口在淮河不在山东,这运粮的确是有些麻烦。运粮自然是走水路费用低廉,走陆路会有些损耗。

  不过到了明末,运输的损耗已经降低了很多。首先是道路、水运的发展,水路运输都已比较方便。

  ……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七年冬,屯地的屯民收上春小麦后,再以种下了冬小麦,绿油油的麦苗正准备迎接着寒冬的考验。

  地里的红薯也收了上来,和预计的产量并没有太大的出入,还偏高了一些,大部分储藏了起来,留下7万吨左右的红薯准备运出。

  在平原屯垦的那些流民也已播下了冬小麦,正在精心的进行护理,另外一半地等着明年种红薯。

  商行无疑是最忙碌的,这个秋天在江南收了五十多万石粮食,同时在山东东三府、南方收了70万担棉花。

  原本只打算拿出60万两发展纺织业,但这几个月玻璃镜的销售喜人,每个月都有80万两左右的银子入账,赵岩手头积压的白银达到300万两,于是在棉花收购上投了200万两进去。

  济民商行的强势收购下,南方的棉花被抬到了4两,北方棉价也升到了2两。山东东三府的棉价也有3两多。西三府的棉价涨到二两,那些自给自足的百姓已经打算来年猛种棉花了。

  赵岩把纺织市场分为南北两块,北方在莱州沙河进行纺织,南方在松江府开设纺织厂进行纺织。

  数量如此之多的棉花若是全要运到莱州沙河,那得花费很多心力。还不如把纺织厂开到南方去。

  把纺织厂开到南方,可谓是脱离了赵岩的势力范围,不过可以派兵守卫。各地关津防备松懈,让士兵脱下铠甲前往松江府,在把铠甲兵器运过去便是。

  松江府也就是后世的上海,这里是明朝纺织业最发达的地区,棉布卖遍天下。地理环境优越,可以顺着长江走,也可从京杭运河走,往南更是有许多水路。

  赵岩越看越发现登莱并不适合交通运输,因为内陆河很不方便。走海路倒是比较方便,只是还没有船。

  目前已经派了人到福建买船,并不知道能不能买到,毕竟那是郑芝龙的地盘。

  有船的话,可以把日本做为棉布的倾销地。

  ……

  七年十二月十五,赵岩正在赵家堡享受难得的清闲,士兵都提早放假回家准备过年,赵岩成日在家和媛儿写字看书,舞文弄墨的陶冶一下情操。

  一点小暧昧自然是少不了的,只是赵岩此刻应该还是守孝期间,已经没怎么守了,不过这一关还是把持得住的。

  一匹快马疾驰而来。

  “报……”远远的就听见一声大喊,媛儿连忙给赵岩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赵岩推开书房赶了出去。

  只见一个风尘仆仆的侦骑半跪在地禀告道:“禀告大人,三日前流贼大军已下荥阳。”

  “这么快?你们没看错?”赵岩纳闷道,荥阳大会不是正月开的吗?怎么变成了十二月?

  “荥阳确已被克。贼骑足有数千人,贼过人畜践踏,路阔五六里,不知其众之几何。”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