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_红色猎隼【完结】(244)

  4枚X-29T型电视指导空地导弹摧毁了大半个丹让小镇,也揭开了中印两军围绕着丹让的大规模坦克战的序幕。

  这无疑是印度陆军在马来西亚最后的疯狂,一度被埋在战壕里充当反坦克火力点的俄制T-72M1和T-90C型主战坦克隆隆的驶出了吉打河畔的防御阵地,在亚罗士打集结。这个师级规模的混成装甲突击集群分四路,通过装甲架桥车架设的机械化浮桥渡过吉打河向北突击。

  起点中文网 www.cmfu.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三十四章:破其卫城(四)

  更新时间2007-2-1 9:03:00 字数:3343

  “该来的终于来了!这个印度陆军皇牌第4军的军长马亨德拉中将倒不算是个孬种。”在位于马来西亚最北部州属—玻璃市,中国陆军第13集团军前线指挥部内,大战前的硝烟味弥漫在每一立方的空气中。玻璃市是马来西亚最小的一个州属,其面积只有 795 平方公里。它介于北部的泰国及南部的吉打之间,扼守着由泰国进入马来西亚的交通要道。

  面对着巨大的电子沙盘上高速向北挺进的4个粗大蓝色的尖头,中国陆军第13集团军军长李光汉少将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逐点攻坚的“装甲剥茧”战术那缓慢的节奏,早已让这位来自成都军区的陆军悍将有些等的不耐烦了。与印度陆军在吉打河地区打一场大规模的地面决战,早已在中国陆军第13集团军的计划之中了。

  虽然中国人民国防军印度洋战区司令部建议陆军第13集团军暂时后撤,脱离于与来势汹汹的印度陆军装甲集群正面接触,避其锋芒借助中国空军的空中优势消耗敌人。但李光汉少将却显然不愿意接受这种保守的打法:“寇可往,我亦可往,狭路相逢勇者胜。”

  作为拥有着光荣传统和悠久历史的中国陆军甲类集团军,如果就这样被敌人的攻势吓倒,那么第13集团军的先烈们估计会气的从烈士陵园里跳出来吧。空中力量的非对称打击固然需要,但作为地面部队中国陆军已经习惯了面对和承受压力。

  “军属坦克旅、炮兵旅、陆军航空兵团将全部交由你部指挥。必要的时候军部直属各部队将全力支援你师的行动。希望第37师发挥我军敢打硬仗的风格,一股作气把印度人赶下海。” 李光汉少将电令中国陆军第37摩托化步兵师师长廖熙洪大校。命令刚刚在丹让攻击受挫,正面接敌的中国陆军第37摩托化步兵师全面展开,与印度陆军各突击集群展开攻势对进。这将是一场自战争开始以来,中印双方第一次正面决战,一场毫无取巧之处的装甲肉搏战。

  从察觉到印度陆军的装甲部队在亚罗士打异常调动开始,中国人民国防军印度洋战区空军部队就加大了空中打击的力度,进入泰国南部地区部署的中国空军各中队频繁出击,轮番空袭吉打河地区。除了中国空军的对地攻击主力机型—歼轰—7型战斗轰炸机之外,强—5型对地强击机也首次出现在了战场之上。

  强-5单座双发超音速强击机于1958年开始由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研制。其主要任务是近距空中支援和对地攻击,也可进行对空自卫作战。在其诞生之初的60年代,强—5型对地强击机的性能既便和苏联、美国当时最先进的超音速攻击机相比也毫不逊色。

  投产后生产了上千架,除装备中国的空/海军外,还曾出口到朝鲜、巴基斯坦,一度是中国军工炙手可热的产品。但在国外军用航空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强—5型对地强击机性能很快落伍了。在几次与英国、意大利等国合作改进的计划先后受挫之后,强—5型对地强击机一度成为了中国空军和海航的“鸡肋”。

  但在歼轰—7型战斗轰炸机造价偏高,生产速度一时难以满足换装速度的前提下,中国空军对强—5型对地强击机予以不断的改进,使之能继续发挥“余热”。此次投入战斗的强—5型对地强击机属于洪都飞机制造公司的最近改进型—强—5E/F型对地强击机。

  除了改装新型电子设备之外,强—5E型对地强击机外挂点由其初级改进型的10个减少到7个。其靠近翼尖的2个挂架上,可以挂2枚国产LS-500J激光制导炸弹。强-5F型对地强击机则是携带激光目标指示吊舱的指挥型战机,长约2米的激光目标指示吊舱半埋入于机腹之中。用于可为携带激光制导武器的空中平台提供攻击目标时所需的指示和目标照射。

  1个该吊舱可以同时指挥4个空中攻击平台。在实战中,强—5E/F型对地强击机采取类似于苏-27/苏-30战斗机的搭配模式,由4架强-5E对地强击机在1架强-5F对地强击机的指挥下协同作战。

  而事实证明敢于如此大规模的出动装甲集群发动反击,马亨德拉中将也早已充分的考虑到了中国军队所掌握的制空权。强渡吉打河的印度陆军的四路混成装甲突击集群,均配备有完备的地对空火力掩护。除了集中了印度陆军第4、第24机械化步兵师及第9独立装甲旅所属的所有机动防空火力混合编组成多个防空火力集群掩护装甲部队突进之外,还从槟榔屿要塞配属的防空旅中借调数个远程地对空导弹营在前沿展开,架起了印度陆军前进地域的“战场保护伞”。

  在亚罗士打地区集结的过程中,印度陆军便开始遭到携带有"雷石"-6型制导滑翔炸弹的中国空军歼-11型、歼-10型战斗机及歼轰—7型战斗轰炸机群不间断的空中打击。但是在大量的战场伪装和印度装甲兵的战场维修保障之下,印度装甲部队仍然顺利的完成了从集结到编组的战役展开工作。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