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_红色猎隼【完结】(502)

  从1968年11月初开始,巴基斯坦的政治局势急剧恶化。此后几个月,整个东巴几乎完全为人民运动所吞没。参加斗争的不仅有工人、学生、知识分子、律师、职员,更有来自农村的贫苦农民。愤怒的群众不断袭击警察局、政府机关和官吏的住宅,抗缴捐税,公开审判、惩办不法官吏。政府失去对农村形势的控制,全省陷于瘫痪状态。虽然巴基斯坦政府曾尝试以和平谈判和给予孟加拉高度自治的形式,维护国家稳定。但是形势却急转直下,会谈破裂。军队被迫采取行动,逮捕了众多孟加拉反对党的主要领导人。

  但东巴基斯坦各阶层人民立即以普遍的起义作出回答。当晚,驻扎在吉大港、迪纳吉普尔、婆罗门巴里亚、库米拉、米门辛格、杰京尔、库尔纳、库什提亚、博格拉、拉吉沙希等地的东孟加拉团、东巴基斯坦步枪队和警察部队同时发难。26日层任驻吉大港地区的第八东孟加拉团领导入之一的齐亚.拉赫曼少校(现任女总理卡莉达.齐亚的丈夫)率领一部分军队占领吉大港电台,宣布东巴基斯坦脱离巴基斯坦而独立,成立孟加拉国临时政府。从此,东巴基斯坦的人民运动遂演变为争取独立的武装斗争。

  从1971年3月底至12月,东巴基斯坦进行了长达9个月的争取独立的战争。各阶层人民,首先是学生、工人、农民和下级职员,纷纷拿起武器,组织“民族解放军”进行武装抵抗。原东孟加拉团、东巴步枪队和警察人员构成了解放军的骨干。到11月,东孟加拉有组织的武装力量约达10万人。他们实际上控制了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以外的广大地区。所以当印度陆军长驱直入之时,多数的孟加拉民众并没有进行殊死的抵挡,相反视其为盟军和解放者。

  不过这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局面在今天的印—孟战争中已经一去不复返,实际上与印度政府自诩为孟加拉独立的“助产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独立之后孟加拉国政府和军队便从未再视印度为自己的救星和天然的盟友。1971年12月16日,第三次印巴战争结束之后,流亡在加尔各答的孟加拉国人民联盟政府随即迁回达卡之后,新政府所要作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要求印度军队退出原东巴基斯坦的所有领土。在新成立的孟加拉国政府眼中,印度更象是一个趁火打劫的强盗。所以在此后的宣传之中,孟加拉国政府更是对自己领导的“民族解放军”浴血奋战大书特书,而对印度在独立战争所起的作用则极力的回避。

  而当今天印—孟两国终于走上了兵戎相见的不归路之后,强大的印度军队刚一踏入孟加拉的领土,便遭到了孟加拉人民的群起抵抗。整个孟加拉全国上下同仇敌忾,不仅各大城市积极的展开战争动员,广大青壮年踊跃加入新组建的民兵部队和动员师,社会各界是出钱出力,一时之间首都达卡等地都沉浸在一片慷慨赴国难的气势之中。边境地区的孟加拉农民更是自发组织起了抵抗运动,他们拒绝向印度军队提供任何补给和帮助,暗中破坏公路、桥梁,虽然到目前为止,战争还只是局限于在边境地区,组织的游击战还没有全面的展开。但是可以预见在全国上下一片仇视的目光之中,印度陆军的推进将举步为艰。

  其次在1971年的战争之中,印度军队兵员齐整,拥有武器和战术之上绝对的优势。不仅在地面上有上千辆坦克和装甲战车组成的铁骑洪流,空中更是以借助军用直升机实施机动的第57山地步兵师和擅长空降的印度陆军第50伞兵旅为长臂,借助着掌握着制空权的优势,不时越过巴基斯坦军队重兵集结的要塞,在各地实施机降、伞降夺取交通要点和桥梁。虽然东巴基斯坦地区的巴军虽然拥有13个旅的庞大兵力,但是12个旅部署在前沿地区,以旅为单位,构成了坚固的阵地。但是在印度陆军强大的装甲突击集群和不时出现在纵深出现的印度空降兵的联合打击下,巴基斯坦军队在孟加拉一线的防御阵地结合部和间隙地带,一再被印度陆军突破,最终土崩瓦解。

  不过在这场战争之中印度陆军的战术较之三十多年前却不仅没有提高,相反却变得日益呆板,当然这并不是印度三军武器装备上的退化或者是指挥无能,而是实在是“巧夫难为无米之炊”,在刚刚结束的中印战争中,印度陆军不仅损失了几乎所有长于远程奔袭的伞兵部队,更有两个装备最为精锐的快速反应师—第57山地步兵师和第4机械化步兵师被优势的中国陆军围歼于海外战场,这给此刻印度陆军对孟加拉全面战争的调兵布阵上带来了短期内难以弥补的影响。不仅敌后的大规模空降难以实现,就是平原地形上优势装甲部队的迂回穿插都无力实现。在战场之上印度陆军更多的时候不得不依靠山地步兵的一线平推来艰难前进。

  而最为关键的一点则是印度军队此刻正处于糟糕的多线作战的不利局面之下。虽然在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之中,印度军队同样是两线作战。但是在这种看似不利的局面之下,印度军队不仅在东线地区狂飚突进,更在西线上以攻为守。在集中绝对优势的空军和海军支援下,陆军部队从多个方向同时对孟加拉地区实施全面合围,向心突击。更在与巴基斯坦接壤的西线,全面遏制住了巴基斯坦陆军的猛烈进攻,在局部地区甚至还集中优势兵力实施了有效的反击。北线夺取了包括巴基斯坦萨克加尔和锡亚尔科特等边境城市在内的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形成了围困巴基斯坦西北重镇拉合尔、进逼伊斯兰堡的有利局面。南线更是一举攻占巴基斯坦信德省2600平方千米的土地,距离巴基斯坦重要的港口城市—卡拉齐近在咫尺。即便是双方长期对峙的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军队也对巴基斯坦方面的前沿阵地发起了猛烈攻击,虽然伤亡很大,但仍一举抢夺了巴方50多个哨所。如果不是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以1971年战争的形势来看,印度同时“摆平”东巴、西巴并非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