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_红色猎隼【完结】(510)

  蒂卡.汗少将可以说其中少数的幸运儿,多年含辛茹苦的忍耐让他最终成为了孟加拉陆军之中独挡一面的封疆大吏。但是这一切的背后隐藏了多少屈辱和愤怒,或许只有蒂卡.汗少将自己知道。而更为可怕的是,常年累月的不公正待遇已经磨灭了这位曾经怀有高尚情操的军人所有的锐气和忠贞。面对印度军队强大的军事压力,蒂卡.汗少将更多考虑的是自己的将来。

  在蒂卡.汗少将看来,大量来自中国直接的军事援助是弱小的孟加拉能够抵御强大印度的唯一可能。但是从达卡传来的讯息却无比清晰的表明,在短期之内,中国无力向孟加拉提供实质性的军事援助,数十人的军事代表团已经构成了中国能对孟加拉提供帮助的全部。空前的失落令蒂卡.汗少将不得不为自己找寻退路,而来自加尔各答的马利克少将便成为了打开他倒向印度的大门。虽然印度军方开出的价码不失诱人,但是在昨夜之前实际上蒂卡.汗少将仍在犹豫和观望之中。可当中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最终被印度海空军联手击溃的消息传来之时,他的心防最终崩溃了。

  作为孟加拉陆军的高级将领,蒂卡.汗少将比大多数孟加拉人更清楚自己国家的国防现状,只要印度军队愿意,毁灭这个弱小国家并不是什么难事。中国“江苏”号航母战斗群的存在曾是孟加拉南部最有效的防御力量,正是借助他的威慑力量,印度海军和空军才无法在孟加拉湾内肆意妄为,但是现在一切都已经发生了颠覆。中国人的海军已经开始撤离孟加拉湾了,取而代之的将印度人的海空力量。虽然达卡方面已经下达了加强南部海域防御力量的命令,但是在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之下,还奢望能够守住恒河入海口显然并不现实。与其玉石俱焚,不如卖身投靠,这或许就是蒂卡.汗少将此刻最真实的心态写照。

  在不费一兵一卒的情况之下,马利克少将只以一堆空头支票便有效的说服了蒂卡.汗少将打开了通往达卡的第一道关卡。因为蒂卡.汗少将手中掌握的不仅只有孟加拉陆军的第17步兵师,还负责指挥孟加拉南部的内河舰队和岸防部队,所以当印度陆军第3机械化步兵师的先头部队乘作的小型近海渔船秘密逆流进入恒河入海口之时,他们根本没有遭遇到任何有组织的抵抗,甚至当地的居民向驻军报告在内河发现众多陌生的船只时,也被告之,那些是秘密运送中国援助物资的缅甸渔船。

  “没有人愿意为一个没有明天的政府卖命。”虽然直到此刻蒂卡.汗少将都还在怀疑自己的决定,但是显然和大多数在这个纷乱的世界和国度中的人一样,此刻在中国和印度之间他只能将所有的筹码押向一边。或许只有全知全能的安拉真神才能明确的知道这样的选择是否正确。无论如何一艘又一艘满载着印度陆军士兵和重型武器的已经通过古老的恒河河道开始向内陆的首都达卡的方向挺进着。

  对于正在泛海而来的威胁,大多数居住在达卡的孟加拉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此刻仍然一无所知。虽然已经有数万印度陆军越过东部和西部的国境线,但是政府还没有对国家未来有太多悲观的预测。不过和大多数进入战争状态的国家一样,达卡街头的宣传机构连日来一直在对人民宣扬着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早已过去的“烈士节”(2月21日)被政府重新拿来大肆庆祝,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和青年参加到这场保卫国家的战争中去。

  孟加拉国的“烈士节”是为了纪念1952年2月21日,达卡大学的学生为了抗议时任巴基斯坦总理的纳齐穆丁在达卡公众集会上宣布乌尔都语为巴基斯坦的唯一国语,而举行大规模抗议集会。达卡的学生举行罢课,要求将孟加拉语定为国语之一。但是达卡学生按预定计划举行罢课和示威游行,却与巴基斯坦警察放生的冲突,冲突造成3人死亡,许多人受伤。后来为了纪念孟加拉语言运动的殉难者,2月21日被定为“烈士纪念日”,每年举行悼念活动。

  “语言、种族和信仰,人类历史上有多少鲜血为之而白白流淌。”面对着达卡市内空前热烈的纪念活动,置身其中的任令羽更象是一个局外人。由于孟加拉军队高层的阻挠,此刻他仍只能默然着关注着孟加拉此刻混乱的战争动员工作。孟加拉实行的志愿兵役制。各军种根据各自的需要,才不定期地向社会公开招募士兵。应征者除有严格的年龄限制外,还需具备一定的身体条件和文化程度。士兵大多从农村招募,先在新兵训练中心集中进行为期一年作为的训练,然后补充到各部队。

  所有的兵役制度都有其固有的优势,志愿兵役制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志愿服役者在军队较长时间服务,有利于熟练地掌握训练难度较大的技术装备,对于军队保留技术骨干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它的弊病也同样明显,那就是不可能使军队在战时保留足够的兵力,不利于后备力量的积蓄,而且待遇相对较高,增加部队开支。

  孟加拉士兵的服役期长,一般在10年以上。官兵均实行薪金制,除基本工资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各种补贴,待遇优厚。官兵退役时,超过规定的服役年限,除一次性发给退伍费外,还可以按月领取退休金。在这样的兵役制度之下,尽管孟加拉国一直将军队建设列为国家建设的重要项目,在经济不甚宽裕的情况下,每年均拨出巨额经费,用于军队建设。自70年代中期以来,军费开支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5%以上,最高年份甚至超过了20%。到了21世纪已经高达建国初期1972—1973年度的60多倍。但是孟加拉军队的武器装备采购和改进却一直停滞不前,大量的国家经费实际上都消耗在水涨船高的人员薪金之上。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