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_红色猎隼【完结】(584)

  不用怀疑中国人最终将拔除印度境内所有具备威胁的战略目标,而即便是位于纵深的安巴拉空军基地也终难幸免。一切都将只是时间的问题。“我们刚刚确认了中国人无耻对我们的一线机场使用了战术核武器。遭受打击的机场已经被夷为了平地。现在是我们以牙还牙的时候了!”就在印度空军第5攻击机中队的飞行员们对目前的局势一筹莫展之际,从作战室的广播内突然传来了来自新德里的声音。虽然这一切都并不是事实,中国军队到目前为止一直让这场战争保持在常规力量冲突的范围之内,但是在已经失去了希望的乔京德尔看来,当携带着EMP(常规高能微波电磁脉冲)弹头的中国二炮部队的打击落在印度一线机场之上之时,中国在军事领域内所展现出来的优势已经足以令印度军队最后的信心崩溃了。

  这样的优势并不仅仅体现在诸如EMP(常规高能微波电磁脉冲)弹头这样的一两种高尖端的武器之上,更体现在中国的国防军事力量在战役战法的运用之上日渐成熟所体现出来的大国之风。

  在大多数人看来,只要拥有自行研制和生产远程弹道导弹的能力,甚至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获得并部署这种武器,那么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发动一个又一个密集的攻击波次去准确摧毁位于敌国纵深的战略目标,但实际上这一想法并不准确,甚至可以说是谬以千里。因为对于大多数国家的远程打击力量而言,他们所肩负的任务都往往是战略性的,一枚枚看似威武的硕大弹体携带着恐怖的非常规战斗部,往往只有耸立在发射架上所能张现的只是它的威慑作用而已。

  在常规战争的历史上,无论是两伊战争中的“导弹袭城战”还是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的“飞毛腿反击”其所能起到的真正军事作用均是微乎其微的。即便是昔日强大的苏联红军,在剿灭车臣的匪帮中庞大的战术弹道导弹部队同样显得有心无力。

  同样对于中国而言,其一直以来不断加强的第二炮兵,其战役战法的发展一直也都只是深植于中国加强核打击能力的愿望而已。直到90年代初,第二炮兵仍是一支全部装备核导弹的作战力量,所以可以说在21世纪到来之前,对于中国而言第二炮兵并不真正的具备常规作战的能力。甚至在1996年的剑拔弩张中,第二炮兵的一系列试射也并非完全有效的遏止住敌对势力的嚣张气焰。

  不过正如台海的风云突变所带来的一系列变革一样,在1996年之后,中国第二炮兵也同样痛定思痛的开始认真考虑发展常规导弹战法的问题来,1998年中国第二炮兵正式提出了“常规导弹突击战役”的作战思想,并将其编入《第二炮兵常规导弹突击战役》教材。在随后的10年之中中国第二炮兵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开始坚持不懈的奋起之路。而作为这一系列奋进的见证者,此刻正坐在位于中国西北边陲的青海省的中国人民国防军第二炮兵第56基地的德令哈指挥中心的程浩少将正无言的注视着自己麾下的雄师在遍布整个高原的预设阵地之上向全世界宣扬着中国的声音。

  “第一波次攻击已经完成,摧毁62%的预定目标。”、“第二攻击波次准备就绪。”随着巨大的电子地图之上,一个又一个的红色光点归于泯灭,程卫国少将清楚的知道巨大的此刻一个巨大色子正在以整个亚洲为平台的赌桌之上高速的旋转起来。拥有核反击力量的印度绝不会坐以待毙。如果不能以连续的重拳将这个危险的对手彻底打跨,那么随后所到来的反击将会是意味着一场空前的浩劫。

  “基地各发射井进入10分钟倒数记时……。”一切将按部就班的进行下去,随着一声声令人屏息凝神的口令响起,整个指挥中心开始笼罩在令每个人的肾脏腺激素高速分泌的红色光芒之中。针对印度核力量的第一波次的打击主要由中国人民国防军第二炮兵第56基地所下属的7个机动打击旅完成,在短暂的15分钟之内,中国第二炮兵的7个机动打击旅已经向印度境内发射了82枚“东风-21”型/“东风-25”型中程弹道导弹。

  据说这强悍的雷霆一击在第一时间同样震撼远在世界另一端的程卫国少将的一位同行—正在美国五角大楼利用近战区红外实验(NFIRE)卫星关注着战事发展的美国导弹防御局局长亨利.奥柏林(HenryObering)空军中将。对于“东风-21”型/“东风-25”型中程弹道导弹,亨利.奥柏林中将并不陌生,毕竟如果当年台湾海峡两岸的对峙真的激化成为战争,那么“东风-21”系列中程弹道导弹很可能就成为高悬美国一线军事基地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射程为1800公里到2700公里的“东风-21”系列中程弹道导弹可以有效的覆盖美国军队在冲绳和日本本土的军事基地。而在以东风-21导弹为基础,加长一节火箭的东风-25型导弹之下,甚至位于第二岛链、距离中国沿海2800公里的关岛也并不安全。而600公斤高爆炸药的弹头也将轻易的瘫痪美国空军的雄鹰赖以起飞翱翔的机场跑道。

  虽然中国人民国防军的第二炮兵部队的装备序列之中还拥有采用三级固体发动机,可以携带3枚核弹头攻击美国西岸和欧洲各地的“东风-31”型和威力更为巨大的“东风-41”型机动发射洲际弹道导弹,但是在内行的亨利.奥柏林中将眼中,它们的威胁却都远比“东风-21”型/“东风-25”型中程弹道导弹小的多,因为这些可以飞跃大洋的中国大棒其巨大的尺寸和超标的重量都使这些武器现有的发射平台极大的受到了地面环境的限制。“东风-31”型巨大的车载发射筒甚至在山路上转向都成问题,以至于有些来自华盛顿的情报专家认为“东风—31”/“东风-41”都不真正具备机动竖立发射的能力,其载重发射车仅仅用于运输和威慑而已。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