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_红色猎隼【完结】(601)

  或许命运永远有这样的不平,但是此刻高斌却早已习惯了。“升了二级士官,我就打退伍申请。”和中国人民国防军中众多来自农村的士兵一样,在部队混出点成绩,彻底摆脱那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往往是高斌他们在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之余,最切实的也是最朴素的要求。在无法获知自己所守卫着的这些山峰对于共和国来说是何等重要的情况下,真是怀着这种心愿高斌苦苦的走在这漫山冰雪中看不见前路的队列之中。

  “那是什么?”但就在高斌埋头攀登的时候,一个并不起眼的黑色物体突然出现在了他们队列右侧另一座冰山的山腰之处。这个黑色的物体虽然在高斌的眼中仅有数厘米高,但是作为一名老兵高斌却可以从自己与他之间的距离上推算出它的实际大小,那应该是一个50米以上的巨大圆柱体。满腹怀疑的高斌好奇的站住了脚步。“走吧!那个东西与我们无关。”班长李国瑞是全班中兵龄最长的老兵,在班中有“人瑞”之称。从他的眼神之中,高斌显然感觉到他对眼前这个突然出现的物体并不陌生。

  “班长!那东西你见过……。”不等高斌将自己的问题问完,一声巨大的轰鸣便从响彻了整个雪域,宛如刺耳的雷鸣。一阵巨大的震颤感顿时令冰川之上的这些守卫者警觉的卧倒在地。“没错,不过那是在5年之前了。在它出现之后的3个月里,我们班便和不明身份的入侵者发生了27次交火。说来惭愧,它究竟是什么?我也不太清楚!但是我推测那是一门炮,一门巨大的火炮。”匍匐在寒冷的冰川之山,班长李国瑞喃喃自语般的向自己身边的高斌讲述着自己和这个神秘物体之间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李国瑞班长的推测并没有错。这个黑色的圆柱体的确是一门炮,一门远超过声名赫赫的“巴黎大炮”的巨炮,不过它的作用并不是将弹丸射向远方的敌营,而是将炮弹打向大气层之外的太空它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先锋”。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刚刚经历过残酷二战的欧洲迅速被核对峙的冷战气氛笼罩了起来;而在美、苏两大阵营之外,逐渐富强起来的中国也早成为了两大超级大国虎视眈眈的对象了。数年血腥的抗美援朝战争,清楚的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界定为敌人的角色,而随着不断进展的中苏争论,中国与传统的社会主义阵营又面临着彻底决裂的局面。最终中苏联盟不仅完全呈现破裂的状态,中苏两国的千里边境线上更是百万大军云集。

  虽然由强大苏联红军的机械化集团军所组成的坦克洪流,只要几个小时便可以从外蒙古取道张家口,进逼北京。但是在这条看似一马平川之上的最短路线,苏联军队却要面对世界上最外强悍的防线—中国陆军的血肉长城。在所有苏联军队的可能进攻路线上,中国军队都在层层设防。最终只能令莫斯科考虑不采用常规进攻,而改用的核突袭的战术来打破可能的僵局。而从蒙古发射的中程弹道导弹,从发射到命中中国境内的战略目标,整个时间甚至不到十分钟。

  为了防御这种随时可能爆发的灾难,1964年中国国防科委召开了弹道导弹防御科学讨论会。明确了反导的三个可能途径,并就此做了初步分工:国防部五院负责导弹反导弹,炮兵科学研究院负责超炮反导弹,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负责激光反导弹。这三种模式之中“超炮反导弹”(就是超级大炮反导弹的略称)可以说是中国人的首创。

  用火炮来拦截弹道导弹并不是什么新奇的想法,早在导弹出现之初。盟军便试图使用高射炮来拦截来袭纳粹德国发射V-2型导弹。而在拦截巡航导弹的过程,密集高速的炮火已是大型水面舰艇和地面战略目标的重要拦截手段。但是对于达到数倍音速的垂直攻击弹道导弹来说,炮火显然是难以达到目标。而究竟该怎么用超级大炮来反导弹,也曾成了摆在中国国防科研者面前实实在在的技术难题。来袭核弹头速度太快,高度又太高,这就决定了大炮射出的拦截弹头,其飞行速度必须足够的快,而射高也必须足够的高。

  经过了使用85毫米口径滑膛炮上“炮射次口径拦截弹”的方案、“火箭加力弹”、“固体冲压加力弹”等一系列试验之后,中国最终研制成了可以发射18公斤重的弹头,初速达到了1600米/秒,射高达到了74公里的140毫米口径的滑膛炮。中国的超级大炮梦想逐渐清晰起来。这个系列名为“先锋”号的超级大炮。其长长的身管下,是三个很有特色的支架——如此巨炮,身管的实际重量必然非常惊人;为了防止身管下垂,德国克虏伯往往是在牵拉上做文章,而中国人则使用了技术上似乎更容易实现的支撑方式。对于一门超级大炮来说,底盘固定、相对较低的初速、支撑式身管,从战术上说,并不能说是非常理想的;不过考虑到“先锋”只用于要地防空,敌方弹头必然是从天而降,这个方案确实也有其合理之处。

  但就在“先锋”系列火炮的发展初现端倪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弯路却阻碍了中国国防科研者的道路:炮弹弹丸一离开炮膛,就再没人能干涉它的行踪了。因此,对于需要不断修正截击弹道的超级大炮而言,配备无控火箭弹是极不合适的。而如果在炮弹上安装导引系统,整个炮弹也就变成了导弹——虽然还是炮射的。如此一来,大规模齐射的撒网式拦截变成了小规模的精确打击,其效果当然要好的多。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