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_红色猎隼【完结】(649)

  作为世界各国空军现役装备之中体型最为庞大,自重最大的多用途重型运输直升机,米—26的身上体现着前苏联时代那无比高超的大型直升机制造水平,这种直升机最大内载和外挂载荷为20吨,相当于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C-130型“大力士”军用运输机的载荷能力。在1983年正式装备苏联红军之前便一举打破了5项直升机载重和高度的世界记录。

  纸面上的数据固然惊人,但是当自己亲身面对4架依靠着8片高速旋转着的32米长的等长桨叶逐渐接近自己的庞然大物,所有人都在能在强劲的气流中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我们真的可以击落他们吗?”哈德尔犹豫的举起了自己手中锈迹斑斑的RPG-7型反坦克火箭筒,匍匐着进入早已布置好的发射阵地。

  作为一种重型直升机,米—26拥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在研制之初的主要目的就是被设定为向没有道路和其它地面交通工具不能到达的边远地区—如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冻土和北方沼泽地带投送军事力量,同时为石油钻井、油田开发和水电站建筑工地运送大型设备和人员。所以它无疑拥有着骄人的航程和载重能力,同意因为需要远离基地到完全没有地勤和导航保障条件的地区独立作业,所以这种直升机不仅具备全天候飞行能力,而且稳定可靠。因此在从1986年开始对外出口之后,尽管有着单机1000万美元的高昂价格,却仍有近20个国家对它趋之若骛,而印度政府更是一气购买了10架。

  但是米—26也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它体型庞大、飞行速度慢而且缺乏装甲防护,虽然在后期改进之中加装了红外干扰和电子干扰措施,但是无法灵活规避的重型战机在遭遇敌防空武器攻击时,注定只能是缓慢移动的靶子,只能被动挨打,豪无还手之力。早在前苏联时代红军的陆军航空兵便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将米—26更多的定位为一种后方的运输工具,而不将其直接用于战场之上的突击空降。而经过了阿富汗战争和车臣叛乱中血的教训之后,俄罗斯政府更在1997年明文规定,不允许使用米-26直升机运送士兵。

  不过此刻为了达到战场之上持续、高密度的兵力投送,以迅速瓦解孟加拉人最后的抵抗,压制整个达卡城区。印度军方显然已经无暇再去考虑士兵的安全问题,而况战斗已经打响了2个小时,印度陆军的各个空中突击集群已经基本摧毁了孟加拉军方的防空体系,此刻挤进各中武装直升机座舱内的印度陆军精锐步兵已经在达卡市的众多交通要点之上展开楼顶机降,与孟加拉地面部队展开激战。此刻再迂腐的拘泥于这些所谓的条款,显然并不是印度陆军战场最高指挥官—乔京德尔的风格。

  此刻每一架可以容纳85名全副武装士兵或2辆装甲战车的米-26型直升机座舱之内都挤满了1个完整建制的山地步兵连—约120名左右的士兵。而同时每架米-26型直升机的机身之下还吊运着一辆俄制BMP-2型轮式装甲运兵车。只要任何一架米-26型直升机成功的在达卡市中心降落,但将意味着在孟加拉军队的心脏区域平添了一支强大的地面突击力量。

  “距离应该差不多了吧!”随着这些盘旋在200米低空的“巨兽”逐渐进入射程,包括哈德尔在的内所有猎手都不约而同的举起了手中的RPG—7型火箭筒,实际上“安萨尔”民兵们手中的这些武器大多都是来自中国的仿制品,中国生产的69式40毫米火箭筒,作为前苏联和整个东方阵营在上世纪60年代装备的单兵反坦克武器,不仅具有着重量轻、性能稳定、操作简单等优点,更为可贵的是他是一种“万金油”型的多用途武器,除了打击包括装甲车辆、碉堡工事等地面目标之外,在冷战以来的局部战争中他的使用者还将他的猎杀领域拓展到了天空。

  越南战争中北越的军队首先开创了在丛林树梢之上使用RPG—7系列火箭筒伏击美国军队即将着陆的直升机的战术,从而取得了不错的战果。而在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中,面对苏联红军的“空中坦克”-米-24型直升机群穆斯林游击队演化出了一套几乎完美的RPG—7火箭筒打直升机的战术。在伏击苏军直升机时,穆斯林游击队往往采取重复设伏的战术:首先由隐藏在100米内的最佳伏击区的攻击小组发动袭击,在直升机规避攻击拉开到700米左右的距离处再由周遍的多个攻击小组一起进行攻击,利用900米处火箭弹自爆碎片来打击直升机上的薄弱部位。而在索马里、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地,反美武装也采用同样的战术打击着美国军方的直升机。

  而一向习惯以弱击强,挖掘装备潜力的中国陆军当然更不会忽视这一战法的革新和培训。经过中国陆军的研究,RPG-7系列的火箭筒在一个熟练射手的操控之下可以射击约300米高的移动目标或约500米高的静止目标。在中国陆军的操典之中也强调了对付军用直升机,在100米的距离上采取迎头攻击是最为有效的手段,虽然利用火箭弹破片可以杀伤700~800米外的直升机,但是必须有多个攻击小组协同攻击,而且效果不佳。

  在经过康伟等中国海军陆战队士兵的反复教导之后,“安萨尔”民兵之中已经有数百名掌握了使用火箭筒防空战术的士兵。但如果没有冷紫翎上校这几天里日以继夜带伤赶制出来的特殊弹头,那么这场被称之为“第二次达卡保卫战”的战役,其最终结果很可能会改写。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