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_红色猎隼【完结】(681)

  在已经雄心勃勃准备用武力解决一切的新德里看来多打击一个反政府武装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他们却显然错误的估计的形势,“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不仅在印度政府先后动用了8个陆军旅和4个陆军师所实施的两次大规模军事围剿行动中坚持了下来,还在不丹南部和缅甸西北的森林地区先后建立了13个营地,将其作为训练武装人员、储存弹药以及向印度实施突袭的基地,令印度政府头疼不已。

  虽然印度政府努力开展外交攻势,2003年11月在多次交涉之后终于获得了不丹政府的帮助,派兵协同清剿将“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的武装力量赶出了不丹南部,一度重创这一支长期活跃于阿萨姆邦丛林之中武装力量,但是好景不长,就在新德里坚信自己已经严重打击了这些反政府武装的有生力量,把这些组织主和派逼上谈判桌之际。各地不断爆发的暗杀、绑架、袭击军警等恐怖活动,却明确的告诉着印度政府,他们的对手并没有屈服只是换了一种对抗的方式而已。

  在此后的数年里,虽然大规模的武装突袭不复存在,但是印度东北各邦的驻军和武装警察却依旧疲于奔命,而这种被冠以时髦的“反恐战争”的对抗形式显然对印度军队来说并不熟悉。在这不断的消长之中,印度政府又被卷入了与强大的中国对抗的旋涡。原先驻守印度东北部的各地的印度陆军第4集团军被调往孟加拉战场,失去了这一有力的砝码,印度东北部各邦的局势正向着有利于反政府武装的一侧倾斜着。而填充正规军调离所留下的真空的唯有一向声名狼迹的准军事武装—“阿萨姆步枪队”了。

  “阿萨姆步枪队”可以说也是一支拥有悠久历史的部队,虽然在它的历史之上更多留下的是血腥屠戮和奸淫妇女。但是在目前的形势之下,新德里也惟有依靠这支军事力量暂时先维持东北部各邦的秩序。不过即便是这个并不复杂的要求,“阿萨姆步枪队”也显然无力胜任。

  随着印孟战争拉开序幕,东北部各邦的局势便开始不断恶化。不时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宛如各地印度政府统治的丧钟一样宣告着末日的到来,首先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失去了控制,被驱逐的各个反政府武装开始重新在各地建立自己的根据地,一开始“阿萨姆步枪队”还会组织力量进行清剿,但在几次遭遇游击队伏击伤亡惨重的撤回之后,当地政府不得不放弃了努力,只能集中更多的精力确保城市、军事基地以及主要交通干道的安全。

  但随着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原本安全的城市和军事基地也变的不再平静。虽然印度政府加强了各地治安管理的力度,但是零星的暴力事件依旧不时有发生。甚至在闹市中都发生了武装分子袭击巡逻队和与安全部队进行枪战的恶性事件,最终当地政府不得不宣布各邦进入“紧急状态”,关闭所有政府机关、商店和集市,并对进入各个城市的交通进行阻断。试图将每一座城市都建立成为镇压的堡垒。但是显然这样的行动并不能真正抵挡反政府武装下一个阶段的攻势,因为他们已经与多年前的乌合之众有了最根本的差别。在印度东北各邦近十万的游击队身后站立着的是一支规模不大,但却足以颠覆整个战场格局的中国军队,他们的名字叫“牙旗”。

  “潜入提斯普尔空军基地的侦察分队已经进入了指定位置,30秒内将图象和数据传输过来。”在位于阿萨姆邦西北部的丛林之中,一辆辆经过精心伪装战场C4ISR指挥车内,已经在印缅边境的丛林里潜行了近一个月的荣波大校正默默的注视着各种数字化设备紧张的运转,由侦察小组携带单兵雷达、激光测距测向仪等侦察设备已经目标区域内的每一细节,通过数传电台、移动电话、卫星电话等通信系统迅速显示到指挥中心的电脑屏幕之上。而参谋人员依托数字化指挥控制系统,对这些情报进行分析处理,以供指挥官作出最后的决策,一组组参数正通过数据链飞快传输到部署在位于提斯普尔空军基地20公里外的炮兵阵地之上。

  而在丛林之中6门国产车载式152毫米自行榴弹炮,正根据前方侦察设备传回的目标信息在自动调整射角、射向,将炮口指向目标,这种新型的轮式自行火炮从外型上看似乎只是原有牵引式榴弹炮和重型卡车的简单嫁接。但实际上却大幅提升中国陆军炮兵部队的战场机动与生存能力。“牙旗”所配备的这种新型火炮是在国际军火市场上被称为“中国恺撒”的国产SH-1型155毫米车载加榴炮的自用版,只是口径由北约制式的155毫米改为了152毫米而已。

  随着一声声急促的轰鸣,炮群以每分钟6发的射速同时向着目标地域展开了猛烈的炮击。而这样的炮击仅持续了不过一分钟,就在炮口的硝烟还未散去之际,所有的火炮又迅速转换成了行军状态,消失在了密林之中,而在远方的印度空军基地之上,从天而降的灾难已经将跑道上所有的目标炸成了碎片,包括那3架等待起飞的米格-31M型截击机。

  起点中文网 www.qidian.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六十二章:裂土之王(五)

  更新时间2008-7-1 9:03:04 字数:5565

  “……我们组织的成员正受到不丹与印度两国军队的大规模联合攻击。由于遭受对方来自空中与地面重炮的全面打击,加上目前缺衣少食,天寒地冻,我们的部队正被迫向贵国与不丹的边界撤退……我们谨此恳请贵国政府与人民给予安全通道,允许我们进入贵国领土,并暂时给予我们组织的成员生存所需的最基本待遇。”当此刻乘坐着由缅甸军政府支援的中国产北京吉普行驶在阿萨姆邦东北部城市—萨地亚市的道路之上,“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主席—阿拉宾达.拉吉柯瓦用饱含着热泪的目光注视着这第一座由“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武装控制的城市,脑海里回想起的却是自己曾经在走投无路的情况写出的一封求援信。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