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_红色猎隼【完结】(746)

  但即便如此迫切,对于迫切需要提升战略空运能力的中国空军而言。伊尔-76型运输机仍是中国空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主力空运机种。目前中国空军装备超过了36架的伊尔-76型运输机,并已向俄罗斯定购了38架伊尔-76改进型和2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但是在战前由于俄罗斯方面的问题,交货时间被一再拖延。主要原因是,负责组装伊尔-76型运输机和伊尔-78型空中加油机的,是位于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由于该厂人才流失严重,目前已没有人力资源大批生产伊尔-76运输机和伊尔-78空中加油机。

  “听说陕飞集团的生产线上正在加紧生产新型的运—9中型运输机。希望能赶上我们的这场‘战场春运’。”坐在杜国生中将身后的兰州军区作战部副部长邱庆东中校不由得附和道。“运—9型运输机也不过是一种中型运输机,还是无法运送我们包括99系列主战坦克在内的重型装备。”杜国生中将无奈的摇了摇头。对于陕飞集团目前正在全力制造运-9型中型运输机的情况,中国军方的高层的确有所耳闻。但是作为一种载重20吨级的新型中型中程军民用运输机。运-9型运输机的定位更多的时候是被作为一种可一次运送重伤人员72人和医务工作人员3人或轻伤员98人的医疗运输机。或可装载武装直升机等大尺寸武器装备;可实施单件空投或连续空投,最大单投重量8.2吨,最大一次空投重量13.2吨;一次空投13个1米货台或者3个4米货台或者2个6米货台;或空降武装伞兵98人的中型运输机。即便陕飞集团的生产线全力开动,对于目前大量停靠在各部队集结地域的数千辆99系列主战坦克及其他重型装备,中国空军依旧无能为力。

  “台湾特别行政区空军也来助拳了?”当自己乘坐的专机缓缓的停靠在停机坪上之际,一架墨绿色的美制C-130H型“大力神”军用运输机赫然出现在了胡维风中将的眼前。两岸和平统一之前,台湾地区空军的战略机动空运能力在东亚地区也算是“小强”之一。台湾地区空军共拥有58架各型运输机,其战略空运增援的基地设在屏东南部机场。这个机场可容纳中型运输机90架,是台空军最重要的运输机基地,负责战略运输。战时,该基地主要负责提供对海、空军的运输保障,并对陆军空降作战进行运输支援。在两岸关系紧张时期,台湾空军甚至计划利用空中机动运输支援将在攻方登陆部队的侧背实施空降以构成战术威胁。在两岸和平统一之后,台湾空军的这支运输机队又担负起了向南沙地区实施空中运输的任务。台湾空军的第10运输机大队的C-130H型“大力神”军用运输机频繁降落在南沙的太平岛和西沙的永兴岛机场之上,向驻守祖国南方群岛的战士们提供了充足而快捷的补给。

  “没错,作为共和国武装力量的必要组成部分,台湾特别行政区空军的力量自然不能被排除在外。不过虽然派来的都是经营,但习惯了南海地区之后飞行员和战机目前还不能适应西北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目前只能执行一些短距离的空运任务而已。”面对着胡维风中将关切的询问,杜国生中将微笑着回答道。“据说不仅是台湾特别行政区的空军,中央军委目前正在筹划联合东盟各国和上合组织成员国组建一个国际合作战略空运合作框架。”邱庆东中校忍不主再次插嘴道。

  “这是一种效法欧盟的作法。欧盟各国为了在北约框架内克服空运能力不足的问题,正在建立了一个战略空运组织机构。”胡维风中将微一沉吟后答道。实际上在战略空运的问题上,欧盟与中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随着冷战的结束。欧洲各国的作战范围不再限于欧洲中部地区,欧洲以外的部署已经成为新的动向,包括向欧洲以外派遣多国维和部队。因此,欧洲武装部队面临如何迅速把大量物资运往海外的需求。以前,欧洲一般采用铁路或海上运输的方式。战略空运或至少部分战略空运能力比较欠缺,而这种能力正是今后欧洲联合军事行动所必需的。这些逐渐增加的需求,使得战术运输机越来越不能满足军方的要求。

  “还是远水解不开近火啊!”随着登机梯缓缓的靠上胡维风中将所乘坐的专机。这位掌握着可以说是中国陆军最强地面突击力量的将军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无论共和国的高层在尽多少努力,大多数的地面部队仍然不得不通过地面机动的形式开赴战场。“快看!那是什么?”突然身边正要提示各位首长可以离开座位的空乘服务小姐突然花容失色起来。因为在她的眼线之中,一个巨大无朋的怪物正逐渐遮挡住了窗外阳光。

  “这不可能!是俄罗斯的安-124‘鲁斯兰’型重型军用运输机。”转头望去,胡维风中将同样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作为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最大的战略重型运输机,安-124型军用运输机的性能全面领先于美国空军运载能力最大的C-5“银河”型运输机。150吨的运载能力,使得它甚至在中美南海撞机事件中担任了为美国空军被扣留的EP-3型电子侦察机收尸的工作。如果通过这种重型军用运输机进行运输的话,每架安-124型军用运输机至少可以搭载2辆中国陆军的99型主战坦克。

  “只要提供足够的美圆,俄罗斯人可以用安-124飞机帮五角大楼运送防地雷伏击车辆(MRAP)到伊拉克去。所以租借给我们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在北京的中国人民国防军的总参谋部内,林太平正拿着花宁平刚刚与俄罗斯多家公司的飞机租借合同,向总参谋长曹阳上将汇报道。由于俄罗斯政府财政拨款问题,安-124型军用运输机的批量生产工作于上世纪90年代收缩,目前共建造了56架该型机,其中有10架属于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伏尔加-第聂伯”航空公司所有,6架属俄“飞行”公司所有,另有7架属“安东诺夫航线”公司所有,其它则归俄罗斯运输航空兵所有。为了获取这些安-124型军用运输机的使用权,中国人民国防军总参谋部利用花宁平以非军方的身份向俄罗斯的3家民用航空公司订立了价值12亿美元的租借合同,合同的内容即要求这些俄罗斯公司每天提供10架左右的安-124型军用运输机往返于中国国内的主要机场到巴基斯坦境内的伊斯兰堡等地,提供“重型机械设备”的运输服务。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