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_红色猎隼【完结】(749)

  “虽然从中国西部的喀什到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兰堡不过1300多公里的路程,并且有一条状况还算不错的公路连接着。但是请大家不要忘记这1300公里并非一马平川,在这两个山水相连的国家之间横亘着被称为‘万山之祖’的喀喇昆仑山脉以及同样险峻的帕米尔高原,在那里平均海拔6500米,空气稀薄,气候恶劣。而突如其来的洪水和泥石流随时会切断这条脆弱的生命线。而中国人如果真的选择将十多万精锐的重装部队通过地面机动的方式进入巴基斯坦的话,这条公路将是他们无可回避的灾难。但是我们五角大楼的精英却向我们的人民撒谎说中国有足够的空中运力来避免地面行进的困难。但是我们所看到的呢?中国仅有不足20%的轻装部队是通过空运的形式抵达伊斯兰堡的,更多的重装部队依旧是通过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喀喇昆仑公路进入巴基斯坦的。如果我们可以更为坚决一些的话,我们本可以为巴基斯坦的人民创造一个民主、自由的明天……。”在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汉弗莱充满煽动性的话语之中,美国人似乎看到了一个铁一般的事实,那就是中国不过是一再虚张声势而已,如果美国人不再软弱的话,那么主导这个世界的权力依旧将牢牢的掌握在新大陆的神选之民手中。

  但是他们显然错了,即便不去探究中国空军是否可以为自己的友军机动凑齐足够的空中运力,即便是利用地面机动。擅长于千里奔袭的中国陆军也没有令他的前辈失望。第54集团军的第160、第162两个机械化步兵师仅用了48小时便抵达了喀什,在经过简单的休整和补给之后,重装部队便开赴红其拉甫山口。喀喇昆仑公路本身便世界公路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而这一场开进更是人类军事史上的奇迹,数以千计的重型坦克运输车往来于群山之间,沿着数万名中国新疆建设兵团的前辈用血汗筑就的友谊公路开赴前方。那些位于红其拉甫山口一侧的巴基斯坦边防军的岗哨之中的哨兵,或许永远忘记不了那天的场景,一条滚滚的黄色巨龙由北向南,深入了他们的国土。

  印度北部灼热的阳光照耀在满目创痍的大地之上,一辆被击毁的巴基斯坦陆军的MBT2000“哈利德”型主战坦克此刻正无声的停留在昔日的战场之上,在它伤痕累累的装甲之上,一个被俄制穿甲弹击穿的巨大弹孔似乎依旧在向世人诉说着那一次致命的冲击。一枚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呼啸着从炮膛中呼啸而出,在高速旋转的离心力作用之下,连接着弹芯和外壳的弹带和紧固环在飞出炮口后不久就发生破裂、脱落,钨合金制的弹芯以1400/秒的速度低空掠过战场,最终飞向了这辆正在奋战时的坦克。

  在这辆“哈利德”型主战坦克的炮塔前部、侧而和顶部挂装着爆炸式反应装甲。虽然这些填充着惰性炸药的装甲模块都试图利用自身的毁灭来改变这枚来袭的穿甲利箭的姿态及速度,给自己所拱卫着的主装甲带更多的机会。但是显然这种主要以聚能破甲弹和反坦克导弹为防御对象的第一代反应装甲并不适应对抗这样的攻击。在沉闷的爆炸声中,高速来袭的弹芯依旧保持原有的角度和速率,重重的撞击在这辆“哈利德”型主战坦克的主装甲之上,剧烈的摩擦使得部分装甲迅速熔化,致命的金属射流并随穿甲弹的弹体一起透入坦克内部,收割着巴基斯坦坦克手的生命,破坏着这辆坦克的内部构造。

  “我们最终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不是吗?”站在这片位于辽阔平原之上的昨日战场之上,率领印度陆军2个主力集团军回援的陆军西部军区副司令南德拉乔格中将多少有些得意的说道。正是他和他麾下的近15万机械化野战部队的出现,最终导致了巴基斯坦陆军对新德里钳型攻势破产,在印度陆军第11、第12集团军的猛烈攻势之下,巴基斯坦陆军南线集团军群所属第2、第30和第31集团军均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面对着以斋浦尔为前进基地,威胁己方侧翼的印度陆军增援部队。巴基斯坦陆军被迫从攻击梯队之中抽调出隶属于第30、第31集团军3个步兵师在位于塔尔沙漠中的瑟尔达舍赫尔地区仓促的组织起防线。但实际上这与其说是一场阻击战,不令说是一场遭遇战。大多数巴基斯坦陆军部队都在抵达指定设防区域之前便遭遇到了攻势正盛的印度陆军主力。许多来不及构筑工事的巴基斯坦步兵甚至只能以各自的运载工具作为掩体与印度陆军前锋部队展开殊死的较量。但比起那些在行进过程中便遭遇伏击的战友来说,他们依旧是幸运的。在瑟尔达舍赫尔的沙漠之上,到处可见已经烧得焦黑的巴基斯坦军用卡车和装甲运输车的残骸,许多车辆之上都堆满了来不及跳下军车展开的巴基斯坦步兵的尸体。

  即便如此,在瑟尔达舍赫尔地区印度陆军的突击集群依旧被迟滞了近48个小时,以巴基斯坦陆军第7步兵师为代表的阻击部队用自己的牺牲换来巴基斯坦南线集团军群调整部署的时间。已经攻克了印度中部小城—金德,正在向新德里的西部门户—罗塔克挺进的巴基斯坦陆军第2集团军正是利用这段时间摆脱了可能被合围的危险。

  当瑟尔达舍赫尔一线的防御体系最终崩溃之际,巴基斯坦陆军已经在沙漠之中损失了近13000人。3个失血过多的步兵师再也无法抵挡印度陆军的攻势,在全军覆没之前他们必须撤出战斗。为了掩护友军的撤退,巴基斯坦陆军南线集团军群不得不投入了隶属于第31集团军的1个独立装甲旅实施了反冲击。但这次突如其来的反击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损失了近百辆坦克之后,这个独立装甲旅并未能真正击退印度人的攻势。毕竟这个独立装甲旅在前期攻坚战中已经损失了近30%的主战坦克,而连续的长途奔袭而耗尽了大多数坦克手的精力。但更为关键的是印度陆军新近投入战场的“炮象”反坦克自行火炮成为克制巴基斯坦陆军装甲铁拳的无双利器。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