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_红色猎隼【完结】(767)

  可以说印度在三大战略需求上迫切希望非洲各国的支持,分别是能源需求、外交需求和大国需求。印度经济快速发展,但印度本土能源严重匮乏,能源供应不足已经成为印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制约。新德里清楚的知道:印度需要进口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而当中东、中亚以及东南亚三个方向上遭到围堵之后,再不进入非洲这个能源市场,印度经济将在21世纪可能陷入泥潭。

  而印度一直期望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正式一员,为此在全世界展开外交攻势,寻求支持。非洲是联合国成员国数量最多的大陆,获得非洲的支持对于印度进入联合国安理会非常重要。印度也一直谋求成为“有声有色”的世界大国,为证明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印度把非洲看成是施展自己大国影响力的重要舞台。

  但是对于非洲的大多数国家来说,相对于美国、欧盟以及迅速崛起的中国,印度实在是一个并不理想的合作伙伴。虽然在印度政府召开的多次地区合作峰会之上,众多非洲国家也应邀参加。但是大多数时候这些国家也无非是为了使自己的外交更加多元化,从而获得更多主动权而已。相对于多年以来奉行务实外交政策,通过经常性的高层互访和对非洲各国无条件援助,最终成为非洲第二大贸易伙伴的中国,印度人在非洲的口碑并不好。

  印度之所以在非洲的影响力大大缩水,主要原因是“说了不做、毫无诚信”。

  当印度公司多次在非洲国家能源开发领域的国际竞标之中落败之后,使得印度政府不得不最终开始反思自己的非洲战略。新德里终于开始认识到,虽然非洲很多,但在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之下“无主之地”早已所剩无几。经济相对发达的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各国早与美国、欧盟和中国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非洲”目前也早已各有彼此,比如非洲西部的环几内亚湾地区便是美国的势力范围,随着美国海军雄心勃勃的“几内亚湾卫士”海岸安全体系的日益完善,可以预见环几内亚湾地区将会成为第二个波斯湾,沦为美国的“后备油库”。在这个区域之内探明拥有石油资源的国家已有尼日利亚、赤道几内亚、喀麦隆、加蓬、刚果(布)、安哥拉、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以及靠近几内亚湾的乍得等国。其中尼日利亚和安哥拉作为该地区的两个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的国家,已分别成为美国的第五和第七大石油供给国,每年向美国供应原油3.07亿桶和1.17亿桶。

  而随着美国大举进军几内亚湾,欧洲各大国的石油公司也不甘落后,蜂拥而至。由于欧洲地区能源短缺,欧洲国家的石油消费也大多依赖进口。因此许多欧洲国家非常担心,美国一旦控制全球石油命脉,将严重破坏欧洲统一的发展,阻碍其经济、政治一体化。在几内亚湾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的国家尼日利亚,盘踞着雪佛龙、美孚、壳牌、埃尔夫及阿吉普等石油巨鳄。它们各自在尼东南部德尔塔州附近海域建造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没日没夜地开采当地的原油。同属西方阵营,美国对欧盟的开发目前还保持着宽容的态度,毕竟他们还要面对一个共同的对手—强大的中国。

  当美国海军在几内亚湾附近岛国圣多美普林西比建造海军基地的同时,美国陆军也以“联合反恐特别行动小组”名义向吉布提莱蒙尼尔军营派出1800名士兵,建立美在东部非洲的前沿阵地。而在吉布提—这个比邻亚丁湾的东非小国的周边,是众多与美国有着各种历史龌龊,但却与中国有着密切经贸合作关系的国家—苏丹、索马里以及埃塞俄比亚。面对各据一方的东、西两大阵营,在辽阔的非洲大陆留给新德里的空间并不大。唯一的空白似乎出现在了非洲东南沿海地区。在环莫桑比克湾地区,中国和西方世界的力量似乎还没有展开大规模的渗透。但是印度政府也并非傻瓜,新德里知道这一切的原因并非是中国和西方忽略了非洲南部地区的存在,而是因为那里盘踞着一条不可小觑的地头蛇,它的名字叫—南非。

  虽然与印度与南非之间有着英联邦的“亲属”关系,印度裔在非洲的移民也主要居住在南非。但是要想在南部非洲打开一片天地,仅仅凭借这些“感情因素”显然是不够的。为了要与南非建立稳固的战略同盟关系,新德里煞费苦心的拖出了一个“第三者”,为印度与南非两国之间经济往来、军事交流和政治合作的不断深化创造一个大背景,2003年6月,由新德里牵头,印度、巴西和南非3个发展中大国组建了跨地区战略联盟—“印度、巴西、南非对话论坛”。成立之初,这个论坛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目的是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世贸组织多边谈判等政治经济问题上采取共同立场。随着磋商的不断加深,讨论内容的逐步扩大,论坛从关注宏观政治问题的松散伙伴关系发展成一个功能性较强、寻求讨论和解决影响发展中国家普遍性问题的联盟,最终成为三国加强相互贸易与投资的重要机制。

  虽然表面上这三国之间的联盟的确具有深意:印度经济发展迅速,科技实力居世界领先水平;巴西是南美最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南非则是非洲最大的经济体。拥有如此实力的三个发展中大国组成联盟,无疑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虽然新德里一再宣称三国正谋求建立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但明眼人一眼便可以看出,由于三国之间的巴西与其他两国相距甚远,运输成本过高,根本制约了自贸区的建立。印度和南非作为两大新兴经济体,经济互补性很强,合作前景广阔。印度在南非的投资领域有汽车、钢铁和矿产,而南非则投资于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实际上所谓的“印度、巴西、南非”三国联盟更多的时候只是印度与南非的蜜月而已,巴西仅仅是一个障眼法的幌子而已。当然这个第三者对于巴西来说作的也不冤枉。面对阿根廷的威胁,巴西迫切需要得到包括核武器技术在内的更多军事援助,而当与两个准核国家—印度与南非,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相关条款,通过“合适而有远见的”方式在民用核能领域开展合作之后。相信巴西的军用核技术也将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