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_红色猎隼【完结】(775)

  根据“大梵天”计划,如果俄罗斯政府能够按合同交货,印度空军依旧可以拥有200架左右的现代化战斗机。根据与南非政府订立的秘密协议,这些战机将由已经秘密抵达南非的印度空军飞行员驾驶,在南非空军之中服役,等待“合适的机会”再返回印度。而有待重建的空军相比,印度海军的逃亡队伍则显得更为庞大,面对中、美两大海军强国的东西夹击。印度海军西部舰队包括“维克兰特”号常规动力航母在多的近大小舰艇早已逃往印度洋西岸的非洲各友好国家寻求庇护。

  塞舌尔、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和南非的各大主要港口都可以看到这些残破战舰的身影。在“大梵天”计划之中,这些军舰最终将被这些所寄居的国家“扣押”,并最终“没收”,依旧在印度水兵的驾御之下,担任着海上雇佣兵的角色。虽然这些战舰或许在与中国海军的对抗中不堪一击,但是对于这些非洲小国来说却已经是艨艟巨舰了。而其中更有从中国海军的多重合围之中逃出生天的中型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尼赫鲁”号以及曾经击伤过中国海军中型核动力航母“江苏”号的俄制“阿库拉”级攻击型核潜艇K-152“海豹”号。

  南非政府对这两艘富有传奇色彩的军舰颇有兴趣,毕竟南非雄踞非洲的最南部,东、西、南三面为印度洋和大西洋环抱,海岸线长达2500千米,海军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和军队中占据重要地位。南非海军虽然人数不多,但装备较为精良,海军科研制造能力也较为发达。其向德国采购的3艘209/1400型常规动力潜艇,号称“好望角之上的新海狼”。加上同样出自德国工艺之手的4艘“骁勇”级MEKOA-200型轻型护卫舰,南非海军在陆基战机及导弹系统的配合下,已初步具备了近海控制和反击来犯之敌的能力。如果可以全盘接收印度海军的残余力量,南非海军的实力将得到质的飞跃。即便不算上预计每艘将达到6.66亿美元的2艘计划之中的大型两栖战舰,南非海军也将雄霸南印度洋。

  但是对于早已洞悉了南非政府想法的新德里而言,将自己残存的舰艇全部交由在南非海军的控制之下,那么最终的结果恐怕将是“肉包子打狗”。与空军不同,海军的这些舰艇无一不被寄予着印度海军独霸印度洋的希望。因此新德里更以往这支海军能相对独立的在印度洋西岸活动。因此无力约束他们的印度洋西岸各岛国便成了印度海军避难的首选。

  而除了海、空两军的残余力量将向非洲南部转移之外,“大梵天”计划的核心内容还包括了一项绝密的转移。印度政府将秘密的向南非移交自己核武库之中最后的存货—12枚尚未组装完成的核弹头。作为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南非的铀储量一直以来居世界前列,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因此其发展核武器几乎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度成功地发明了新的铀浓缩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建设铀浓缩工厂。而随着葡萄牙撤出其殖民地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后,古巴军队在苏联的支持下于1975年进入安哥拉(兵力后来达到5万人),南非深感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而南非白人政府由于推行种族隔离政策在国际上也日益孤立。由鉴于此南非的白人政府开始谋求拥有“战略遏制武器”。

  但是颇于来自世界各国的压力,1989年11月,南非政府最终决定在所有核装置和铀浓缩工厂拆除完毕并加入《核不扩散条约》。由此南非成为了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自愿销毁核武器的国家。但是随着岁月的更迭,对于一度曾在全世界的目光下自废武功的南非政府又何尝没有想过重新拥有核武器,来遏止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南部非洲的蚕食呢?但是在经过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多次空前复杂的核查,南非如果要重新开始自己的核计划,几乎必须要重新开始。而这十二枚来自印度的核弹头对于南非来说恰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契机。

  除了军事力量转移的“大梵天”计划之外,“梵天”计划之中的另两个组成部分—“梵辅天”和“梵众天”则分别指导着印度国内一流科研团队的转移以及印度政府目前大多海外资产的转移工作。

  而印度的科研体系由国家科研机构、民间科研组织和企业内部的研发机构三个部分组成。国家科研机构是指隶属于不同科技管理部门和社会经济发展部门科研机构。民间科研组织包括民营科研机构和非政府组织所属的科研机构。企业内部的研发中心则是指经印度政府有关部门认可的隶属于企业的研究开发机构。这一体系和布局具有自身的特色与优势。但却也有着它与身俱来的弊端。

  印度科研体系是在印度独立后在尼赫鲁政策的指导下建立的,长期以来变化读不大。尼赫鲁在20世纪50-60年代制定了印度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归纳起来无非是:通过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实行进口替代实现工业化;通过农业基础建设、土地制度改革和合作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通过社会世俗化实现宗教平等和社会公平。长期以来科技体制的建立主要围绕发展重工业和实现进口替代产品,为此,印度的科技体制主要以中央政府下辖的国立研究机构为依托,借用少数国立大学的研究力量,以完成国家确定的战略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其中空间技术、国防科技研究、核能技术等当作提升其大国地位的象征,因而投入了国家巨资加以建设,在这三个领域的研发比例占到总研发投入的64%左右。其次政府投入的重点领域是农业,主要解决灌溉、化肥、农药和品种种质问题,提高作物产量。而印度的研发支出之中,中央政府的研发支出的绝大部分也流向了国防以及与国防相关的空间和核能领域,而投向涉及国计民生的领域的投入甚少。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