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霸王门徒_阚虓【完结】(95)

  有点儿办法总比没有强!袁绍脸色稍缓的点头说到:"元图之言甚善!然调张郃与高览二将,邺城如危将何以自处?"嘴快的许攸借着别人的主意抢着说到:"主公当知:以我等之力,要弱于陶、曹二人。如不全力一战,败则邺城亦不保矣!空留张、高二将何益?"荀谌也忙附和着说到:"元图、子远二公之言甚善!主公切勿再迟疑了!况且,以正南兄的精细谨慎,我等离邺城也只有两日多的路程;如邺城遇险,驰援亦来得及也。"

  在此危急之际,原来争斗不休的袁绍的麾下众谋士,终于形成了少有的意见统一。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袁绍也放下了一些以往一贯高高在上的架子令陈琳修书两封,分别送往邺城和甘陵国。并挑选精细之人、许以重利,准备派往许都行挑拨离间之计。

  而这时,回到大营的曹操则对我叹道:"袁本初的实力确不容小觑!无敌侯可有破敌的计较否?"我心想:你还真拿我当万的能了?就摇了摇说到:"暂无太好的计较。但我方乃联军,挑拨关系以使你我生隙而相互猜忌乃常用之计,曹公此后当切勿轻信谣言。"

  曹操也点头说到:"离间之计确适用于我等,你我当相互精诚以待,勿为袁本初所趁也。"我赞同的说到:"确如曹公之言。如我等此次铩羽而归,就会给了袁绍以喘息之机,进而则必先置曹公于险地也!"来到这个时代浸淫权谋久了,随时随地的都在耍弄心机!我话里的意思就是在说:如果这次败给袁绍。我还可以回徐扬的富庶之地去tian舐伤口,而你曹操却要承受恼羞成怒的袁绍的反噬。所以,你曹操也别三心二意的不思进取、或听信谣言而考虑退路了!袁绍是决不会放过你曹孟德的!以曹操的机敏,当然会听明白。

  两军对恃数天均相安无事,我也就借机同曹操及众谋士商讨起了破敌之策。商议来商议去,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冀州一马平川,一眼望过去能看出好几里,既无山川、又无大河。什么火烧、水淹、设伏、夜袭等不是作用不大,就是根本无实施的客观条件。联军倒是背靠洹水河,荀攸也提出了背河下寨诱敌来攻,而后设伏于侧。然后以置于死地而后生之计顶住迎面之敌,出伏兵击其侧后,可收歼敌一部之效。但其想想后,自己就把计策推翻了!现在联军气势正盛,无谓的把大军置于绝地,去同袁绍来赌五五之数,本就是不明智的选择;如果再出现败绩,则就完全的丧失了气势上的优势。那可就真叫: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我也曾想到提前动用青州的实力。当面与袁绍全力对恃,分出部分兵力于青州方向,同贾诩夹击甘陵城和贝丘城,先行拔除麴义这颗钉子。然后,贾诩由青州方向攻击邺城,我同曹操合力攻击邯郸。考虑很久,也同郭嘉等商量过之后,最后还是放弃了!因为,这样不仅是把全部的实力暴露在曹操和袁绍面前那么简单。最大的可能是把袁绍吓得缩回了邺城,这就完全违背了利用曹、我的双方实力把袁绍大部分的实力消灭在邯郸的初衷了!也把消灭袁绍这个最大的压力背到了自己身上,加大了后期的征战的难度。

  既然已经毫无任何取巧的可能。那就必须要硬撼了!就要从拼实力的方向去考虑了。但也绝不是单纯的拼消耗,那样曹操也不会答应;还是要讲究战略、战术的。为了尽快的取胜,还要减少兵卒的消耗,我也就只好动用一些原来并不准备在曹操面前暴露的隐藏实力,尽快的击溃当面的袁绍,把曹操送往并州的战场。如果拖得时间太久,我还有些担心高干前来驰援袁绍。还是应该把曹操和高干摆在并州的战场其争夺,摆到了冀州我就会为曹操作嫁衣。

  打定了主意之后,我就把自己的全盘计划拿了出来。向曹操和他的谋士们进行了通报,并征求他们的意见。也许是对我产生了依赖感和对我以前战绩的信心,曹操竟然没有任何异议?并全权委托我指挥全军;而其所有的谋士也同他一样的异口同声。让我大感诧异:咋不象狡诈多智的曹操了?他不是犯头风病了吧?难道这些谋士也都发疯了?

  想不明白就不想了!反正他们暂时也翻不了天!除非他能再变出几十万大军来,才能对我构成威胁。既使他想搞别的动作,也得考虑考虑带来的后果不是?

  海涵!有屏蔽的字、词,只好用拼音代了!否则,改词就失去原来的意思了!

  第六十五章 大战苍亭

  其实,我的计划很简单,也是受到了荀攸的置于死地而后生之计的提示。为此,我还特意的向荀攸表示了谢意。在我方大营的左侧十数里之外,有一处可以临时藏军万余的丘陵地带。我的计划就是:倾全力攻击袁绍大营的正面数天,把袁绍的防守力量全部吸引到正面来。然后骤起丘陵之地所伏之骑兵,于侧后攻击袁绍的右营。利用弩车射程远的特点,以弩车营为先导,先打乱袁绍右营的防守体系。随后,骑兵发起突击,由右营切入,从侧翼直捣袁绍的中军大营。

  我也曾考虑弃用弩车,夜间发起攻击。但考虑到我方乃客军,地理条件不如袁军熟悉。袁军是近二十万大军,不是一冲就透的两、三万;在夜间如遇强力的抵抗,加之地理不熟,怕难收奇效。况且,白天堂堂正正的把袁绍打败,对袁绍的震慑力会更大,对以后也大有裨益。

  考虑到张绣的堪当大任,我又想起了还有两个无所事事的人杨奉和韩暹留在中军,大战将起,也应该给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了。就派人招来二人,委任二人为太史慈的副职,协助太史慈统领前军;赋闲过久的二人慨然应命。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