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秘消失的古国_月明日【2部完结】(141)

  考古队在宫署遗址的一口南越井内清理出一百多枚南越国木简。这批木简的发现改写了广东无简牍出土的历史。现整简和残简共一百多枚,均为木质,文字最多的有23个字,最少的只有3个字,以12个字居多。简文字体多为隶书,也有篆书。在王宫御苑的原址上出土木简,这在国内外极为罕见。这批简文的书写者应是直接服务于南越王室的书吏,甚至是南越国的书家高手。这批木简应是南越国王宫的纪实文书,是“王宫档案”,它们从多个方面反映出南越国宫廷生活中的各种制度。如宫室管理,多枚木简上有“出入”二字,可能是人或物品出入王宫的凭证;职官制度,简文中有的“陛下”“公主”“舍人”“左北郎”等官职名称,其中一些属首见,为传世文献所不载;而“陛下”证实了史书中关于南越国割据一方、居国称帝的记载。

  这些南越木简从多方面反映出南越国的多种制度,直接印证了发现的南越国宫殿与宫苑遗迹,还有明确的纪年,彰显出南越国遗址的历史真实性和对该遗迹定性定位的正确,也为南越国史提供了重要补充。

  无人可解的南越国之谜

  就目前所知,南越王宫署由南越王宫殿和御花苑两大部分组成,这其中隐藏着“五大谜团”。

  第一大谜团:“番禺城”存在之谜。

  南越王宫殿目前只挖掘出一号殿的一部分和二号殿的一角,350多平方米的发掘现场只占遗址所在的广州儿童公园东南一个角,整个宫殿最精华的部分还在2万多平方米的儿童公园下面。宫殿找到了,但是在宫署之外还有没有一个城?据史料记载,秦末汉初时期全国有十多个商都,而岭南就只有“番禺”这一个重要的商都,来这里经商的人不少都财运亨通。专家推测,南越王宫署之外应该还有贸易区(市)、老百姓生活区(坊、里)以及城墙等等,然而这些东西目前却一点出土的迹象都没有。南城王宫署只是番禺的一部分,当时的城在哪里?城墙修建在什么地方?关于这些问题,没有任何答案。所以说,古番禺城的存在与否仍然是一个谜。

  第二大谜团:印章上的外国人头像之谜。

  在南越王宫殿遗址里,人们可以看到多个朝代的珍贵遗迹错落交叠:2000多年前的南越王宫、1600多年前的东晋古井、1000多年前的唐末铺砖廊道等等。在堆积成山的出土物件中,最令人感到兴奋的是一枚大约5厘米高、质地坚硬、未完成的象牙印章。这枚象牙印章只有一只核桃大小,上面还有一道裂痕,来头却不简单。首先,这枚象牙印章刚好出土在唐代的铺砖廊道上,在它的周围还有一些象牙材料、水晶、外国玻璃珠等文物,广州出土的的唐代文物向来非常有限,直令广州的考古学家有“盛唐不盛”之叹,它的出土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同时,南越王墓曾出土过五根象牙,这枚唐代象牙印章也使广州的象牙工艺制造史中间的空白得以填补。其次,该印章虽然没有打磨完成,也没有挑字署名,其上却大有乾坤——上面的头像无论从脸形还是发式上来看,都是一个明显的外国人头像。从形状上看,这枚印章不是中国传统的长方形或正方形,而是椭圆形,而西方印章的形式正是以椭圆形为主。种种迹象表明,这是枚给外国人刻的印章,说明当时南越国就有外国人的存在。据文献记载,唐代的广州聚集了数万外国人,尤以西亚阿拉伯人为多。那么,这枚印章上面雕刻的外国人到底是哪一国人?当时这一带外国人的数量有多少?他们为什么要聚集在这里?他们是如何来到这里的?这些谜底仍有待揭开。

  第三大谜团:南越王宫“石头城”之谜。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西方古代建筑则是以石结构为主,一木一石,这是中国与西方在建筑文化上的差异。过去一般认为,中国建筑在唐宋以后才大量使用石质材料,但是在南越王宫殿和南越王御花苑,人们发现了大量的石质材料,诸如石柱、石梁、石墙、石门、石砖、石池、石渠等等,不一而足。整个南越王宫署简直就是一个“石头城”,部分结构与西方古罗马式建筑有相通之处,这是非常罕见的。南越王宫署独树一帜的石建筑,是否意味着当时这里已经引进了西方的建筑技术和人才?如果是这样,那么中外建筑文化交流史就得重新谱写了。但这个猜测至今没有被证实。

  第四大谜团:石渠流向图形之谜。

  南越王御花苑的曲流石渠尽显“皇家霸气”。这条曲流石渠约180米长,由北向南,再向东,注入一弯月形石池后又继续西流,蜿蜒贯穿整个御花园。这条以观赏潺潺溪流为主要功用的渠道,从示意图上看,上部分是黄河“几”字形走向图,下部分也是“几”字形走向,总体的形状与黄河有着惊人的相似。这种相似可能并不是巧合,而是南越王赵佗当年有“觊觎中原”的野心的证明。那么,实情到底如何?恐怕只有赵佗自己知道了。

  第五大谜团:“龟鳖石池”上的建筑之谜。

  御花苑中的龟鳖石池,池壁西边顶上有三条呈放射式的石梁,端部各有一口拳头大的榫眼,形如牛鼻。这些遗迹给人们留下了珍贵的启示——在这些石板、石柱和牛鼻石之上,会有一个不同凡响的建筑覆盖整个石池,很可能是整个南越王宫署中最具亮点的一个建筑造型。那是一个怎么样的建筑呢?有人认为是一个供帝王及后宫歇息、赏水、赏龟的凉亭;也有人认为是一个池上舞台;还有人认为是一座造型独特的曲桥……但种种设想,还必须与原有的建筑设施和榫眼等相吻合。2000多年前的石池上盖建筑的结构到底是怎样建造的,又成了一个历史之谜。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