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秘消失的古国_月明日【2部完结】(83)

  那么,为什么中国的称呼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期会呈现出这样的差异呢?“Kitay”、 “Cathay”这两个词又是源自哪里,代表着什么意思呢?

  其实,俄语中对中国的称呼来源于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契丹。“Kitay”就是契丹的音译。“契丹”在古代还被翻译成Kita1a或CathaIa、Cathay,是辽朝建立者的族名。法国人勒内?格鲁塞在《草原帝国》中说:“契丹(汉名),阿拉伯-波斯语(Khitai),蒙古语(Kital)。”《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在整个欧亚大陆成为中国的代称。在俄罗斯和整个斯拉夫语世界中,至今还用这个称呼来称中国。”现在俄罗斯等众多国家称呼中国直译过来是“契丹”,俄国人到目前为止仍然称中国为“Kitan”,称中国人为“Kitanyes”。在穆斯林文献中常把北中国称为“Khita”、“Khata”,这都是从契丹演变而来。既然契丹是一个消逝了的少数民族,为什么会用它来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呢?

  契丹族生活在我国的北方并建立了国家,曾经创造过非常繁荣的文明。那时,契丹兵强马壮,令周围的许多小国望而生畏。我国对外联系主要依靠向西、向北的丝绸之路,经西域到达中亚、西亚,再辗转到达欧洲国家。契丹占据着沟通我国内地与欧洲国家联系的交通要道,因此成为我国的对外窗口。来自欧洲的外国人首先要经过契丹才能进入我国内地,这里也就成为对外展示中华文明的窗口。尤其是对于处在我国北方的俄罗斯,因为契丹是俄罗斯与中国的必经之路。随着契丹的逐渐强大,越来越多的影响着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理解。甚至很多当时的外国人只知道中国有契丹而不知道中国有宋朝。

  契丹不仅在对外联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本身的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由于受到中原文明的影响也已经十分发达,它还把自身的文化等向外传输,影响着外界对中国印象。外国甚至认为契丹就代表的整个中华民族,因此就把契丹作为对整个中国的称呼。

  后来,虽然契丹衰落了,繁盛的文明也随着消失,但是那些已经形成习惯的欧洲国家仍然没有改变这种以契丹国名、族名代表中国的习惯。这种习惯在这些国家中一直延续到今天。尽管它的原意已经被人们遗忘,但是从这个词汇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契丹繁盛时是何等景象。

  契丹与辽

  契丹是我国北方的古老少数民族,是鲜卑族衍化出来的一支,过着随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契丹最早分为8个部落,部落首领每3年推举一名盟主作为头领。唐太宗时,契丹首领窟哥率领部族向唐朝称臣,唐朝在那里设置了松漠都督府,并把这一地区分为十州管辖,封窟哥为使持节十州诸军事松漠都督,赐姓李。契丹定期向唐政府缴纳贡品,并从那里得到所需的日用品、兵器等。

  后来,唐朝走向衰落,北方草原上突厥称雄,实力较弱的契丹只得臣服于突厥,并在之后的很长时间内在唐与突厥间徘徊。到了公元9世纪中期,契丹部落逐渐的发展壮大,开始称霸草原。唐武则天时,契丹首领李尽忠,因受唐朝官员的侮辱而起兵反抗,自称“无上可汗”,率领数万大军击退了唐朝的军队。契丹的部队兵勇马壮,战斗力很强,有统一的指挥和组织。武则天数次派多大几十万的大军前去剿灭,才把契丹打退。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契丹与唐朝一直分分合合,朝贡与冲突并存。直到公元842,契丹才与唐朝正式恢复臣附关系。

  唐朝灭亡后,契丹开始组建起自己的中央政权来。公元907年,契丹内部的耶律家族中的杰出人物阿保机取得了盟主的地位,先后镇压了契丹贵族的叛乱和征服了奚、室韦、阻卜等部落。公元916年,雄姿英发的耶律阿保机称皇帝,年号神册,国号契丹,正式建立奴隶制国家契丹国。后世称耶律阿保机为辽太祖。

  公元925年,辽太祖率兵亲征渤海国,取得了胜利,改渤海国名为东丹国,封皇太子耶律倍为东丹国王。公元938年,契丹不断向五代十国时期的北方国家发动战争,凭借着强大的兵力连续赢得了许多战争的胜利。后晋石敬瑭在对契丹战争失败后,把燕、云十六州的土地和人口割让给契丹。从此,契丹国的国力更加强大。公元947年,辽世宗改契丹国号为大辽。宋朝建立后,辽国不断对其发动侵略战争。辽圣宗统治时期,辽国国富民强、兵强马壮,再加上他本人杰出的领导才能,对宋战争屡屡得胜,取得了宋朝的大量土地。公元1104年,辽国的军事胜利达到了顶峰,逼迫宋朝与其签订了澶渊之盟,迫使宋朝割让了淮河至大散关以北的土地,雄霸中国半壁江山。在对外扩张的同时,辽十分注重与周边强大的其他少数民族国家的关系,用以牵制宋朝的军事势力及战斗部署。它与西夏订立了联盟,共同抵御宋朝,从而使当时的形式形成辽、宋、西夏三足鼎立的政治割据局面。

  在以后的将近200年的时间中,辽国多次易名。公元983年,圣宗皇帝统和改国号辽为大契丹。公元1066年,道宗皇帝又恢复了大辽的国号。辽国共经历了九位帝王,统治时间长达210年。在国家最为强盛的时期,疆域十分广大,北到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一线,东临库页岛,西跨阿尔泰山,南抵河北和山西北部,人口也达到了20万之多。随着契丹国的东征西讨,国家不断强大的同时,契丹的统治者及贵族也开始腐化。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