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半仙文明_试剑天涯【完结】(791)

  那么,下一个巴纳德星距离我们有6光年、伍尔夫359星7.7光年,勃兰德2147星8.2光年、鲸鱼座uv星8.4光年、天狼座8.7光年、罗斯154星9.5光年、罗斯248星10.4光年,波江座e星10.8光年,罗斯128星10.9光年……算了,范围越大,周围的星体越多。但是最近根据观察,并且明确有证据的,是距离我们12光年远的的鲸星座t星,在这里我们观察到了一颗适宜生命存在的星球,而且基本上确定上面会有生命存在;最近的观察表明,这个星球上可能有云气存在,经过一年多来人工和探测器共两千多此观察,基本上可以确定,这个星球上有生命存在;当然,我们无法确定生命存在的形式、是否有高级生命。我们所说的高级生命是指拥有脑组织的生命形式。

  而我们要想近距离探索鲸星座t星,如果现在开始发射探测器,按照十分之一光所发射,那么探测器到达需要120年。哦,这个是地球的纪年法;换成金星的话,那么我们需要等待156年。而后,探索的信号还需要返回,就又是12地球年的时间。

  星空探索,作者为了偷懒,咳咳……为了单位统一,我们依然采用了地球的时间单位。毕竟,地球上百年来的星际观察数据太多太多,要是改单位不方便。而且,可以预见,随着发展,未来的星空时间必然shiite五花八门,我们现在就需要一个标准。

  另外通信上,我们还有一个弱点,在太空中的超弦通信装置,最大只有15亿公里的范围有效,而这在动辄以光年计算的宇宙中,显然没有多大的作用。我们要想进入太空,必须要有更加先进的通信技术才行。或者说,架设太空中的超弦通信装置的基站。不过,我计算了一下,成本足以让我们崩溃。一光年内需要架设大约8千万个基站才能勉强排成一条线传递信息。按照近地基站造价1000万计算,每远一点成本价格上升1%估计。那么最后的数字,抱歉我没有计算,因为它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反正就是,将地球和金星绑在一起都不够承担这个费用。嗯,大约应该是500亿亿元。

  当然,今天我不是说通信技术,而是说,我们现在就应该探索了。太空的尺度太大,我们必须提前百年为未来的百年、千年做计划!

  太空,不是星球内部。飞机启动。几个小时就到了。太空中,任何临时计划都来不及!要知道,哪怕是我们前往一趟半人马星座,按照十分之一光年的速度计算。单程就需要42年啊!临时做计划。信息的传递时间就要4.22地球年时间。我们再收到反馈,就要8.5年左右!这个时候,什么计划都没有用了!

  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就应该为未来布局了。因此,我设计了一种探测器发射装置。利用的技术都是我们现有的技术,甚至有些我是借鉴了别人的劳动成果。但是我只能说,这是目前成本价最低、最具可行性的星际探测方式了。

  首先根据质能公式m=m÷(1-v^2÷c^2)^2可以得知,当物体速度接近光速的时候,速度越大,质量也越大。其原因暂时依然不明,应该是高级的宇宙法则在作用。

  根据我的大致计算,一颗星际探索探测器,要具备强大的能力——而现代使用的依旧是电力。因此我推荐使用微小型的技术成熟的核裂变技术,据我所知现在我们应该掌握了那些掌上核裂变技术了吧。”

  “这个我知道。”这个时候一直负责能量研究的黎玉章站了出来。作为高手公司的核心人员,已经七十多岁了,但看上去依然朝气蓬勃,“你所说的掌上核电站我们也是最近不就才完善的。是核裂变技术。至于核聚变,抱歉,现在他们有一百米直径,需要大量的海水冷却。

  另外,掌上核电站最合理的是一个直径30厘米,可以连续工作50年,每小时输出10度电力;而且非常稳定、安全,是一个成熟的产品。已经即将量产,将作为未来太空通信、各种小型探测器、卫星的能量源。

  现在,在满足太空需求的情况下,最小可以做到直径十厘米,每小时输出一度电,10年工作时间;最大一米,可以调节,每小时最大可达到500度电,工作60年;最低可调整到10度点,工作200年。两百年后续硬件老化,无法延续。

  额,还有重量。30厘米的重量大约有90公斤,核燃料比较重。一米的重量有17吨。再给我们一年时间,30厘米大小的也将能够自动调整电力输出寿命将有可能继续延长。时间单位的计量上,为了统一,采用的是地球纪年。科研上资料太多,我们只能继续延续地球的时间。

  不过我担心在太空的探索当中,十年百年的,根本就不够用啊。”

  “谢谢。”陈锋微微躬身,“那这样的话,我们将采用30厘米的核聚变。每小时输出10度电力,应该可以基本满足太空探测器的需要了。

  那这样,一个具有不错功能的星际探测器,设计重量大约在200公斤左右。我们按照200公斤计算。

  我的计划是这样的。利用超级组合电磁导轨,将探测器发射出去。这个导轨不是我们平常所见到的长度,几千米。而是,几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

  利用导轨,我们尽可能的加快探测器的速度,然后发射出太阳系。而在探测器前进的时候,我们利用太阳帆给探测器加速。

  太空没有阻力,这让我们可以将太阳帆在合理的范围内设计的足够大,利用纳米薄膜技术,我们可以设计一个面积上万平方米的太阳帆,而重量可以控制在30千克以内。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