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数字生命_格子里的夜晚【完结】(382)

  比较得到大家认可的是155毫米的火炮载具,除了一般的火炮射击控制设备之外。还能有负重余度可以加上一门23毫米近防炮,或者多装些炮弹什么的。

  另外一种,就是当初设立出现在受到广大用户欢迎的火力支援型蜘蛛先锋的那帮疯子设计的超级近战火力平台版本的狼蛛。狼蛛正面安装了3台23毫米转管机炮,两侧还有两个突出的平台上各安装了一门23毫米转管机炮。在狼蛛顶上,有两个小型单人炮塔,前方的一个上还是一门23毫米转管机炮。而后面的那个炮台则安装了一个综合近程导弹发射平台,可以进行防空和反坦克等等导弹的发射和控制。拥有如此可怕火力的狼蛛,加上驾驶员在内只有4个乘员。按照对这个版本的狼蛛进行评估的军方成员的说法,这个家伙出去不用打,光是抛出来的弹壳都可以压死不少人了。大家想想也是,火力支援狼蛛的火力,足够将一个连的敌人压制在阵地上不赶抽动一下。而它能形成的弹幕,足以阻截一切向它射来的口径大于50毫米的弹药。在将这个怪物放在隔音的地下实验场里进行射击测试的时候,那些负责进行射击控制的工作人员们绝对都是大呼过瘾。

  最后一种,则是仅仅配备了一个单人防空导弹塔和一门23毫米转管炮,但是却装置了大量昂贵的电子仪器的狼蛛指挥车。原先需要两台蜘蛛潜伏者或者蜘蛛先锋拼凑起,还要加上一台装满计算机的蜘蛛才能搭建起来地平台。现在只需要一台狼蛛就全部搞定了。和原先的设计相比,可以在行进间进行完全的作战指挥自然是最大的优势。而要说狼蛛指挥车设计的细节,其中绝大部分都可以拿到国际的工业设计大奖上去拿些奖项回来。狼蛛指挥车对于内部空间的设计几乎是完美地。分为上下两层的狼蛛指挥车,下层是指挥中心和驾驶舱,上层除了小炮塔之外,还有一个提供给指挥员进行休息地4个平方米的舱室。里面有一张折叠床,一个写字台和一台可以和下面的系统相连的单独的电脑。指挥中心可以容纳6个工作人员一起进行操作。还能让站着的人有比较充足的活动空间,整个指挥舱颇有一点潜艇地指挥舱的设计风格。由于吕振羽对于中国军方的指挥系统和数据链系统的了解。整个指挥控制程序也都已经编制完成了。指挥车第一次进行全机部队运行的时候只要对初始设定进行调整后,整个保密系统就被固化在一个芯片里,将来要更换用户,或者更改保密设定,唯一的方式就是由数字图腾提供的专用芯片重写机进行更改。而这种设备,除了数字图腾因为自己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地2台之外,只为中央军委特制了3台。可以说。这将是有史以来最为安全的指挥保密系统,让任何人截听无线电信号进行破译的行为都成为了妄想。与之相配套的,则是数字图腾的数据安全实验室推出的装备了新一代安全解码器,从团,营一直到班组,单兵,一整套地无线电通讯装置系列产品。

  看到这些东西,军方派来进行协作的技术人员和从部队里调来进行测试的具有丰富的装备使用经验的指战员们。无一例外地大流口水。当然,他们知道,这些东西恐怕又要被试验一师优先装备了,但能够抢在试验一师装备前让他们过一把瘾,已经让他们很有满足感了。试验一师建立以来,不仅仅是树立了中国第一技术化师的招牌。更是在全军都引起了学习技术,掌握装备的热潮。试验一师或许在选拔士兵和士官的时候有很高的技术标准,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些技术标准完全是必要的。一般地文化程度差一点,或者是技术水平不到位地官兵,根本不可能看懂那些装备的使用说明书,更不要提还要掌握一系列地使用特性和维修方法了。试验一师,毕竟是一个80%的人员都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非常特别的师。

  在重型装备实验室的另一个角落,一些工作人员正在对试验一师更换下来的装备进行程序简化和改写。这一整个团的装备,已经被国家以高价出售给了欧盟。成为欧盟联合组建的多国混成的联合部队中的一个团的装备。两星期之后。那些被选拔出来的欧盟官兵们就来来上海接收装备并进行为期两个月的专业培训了。

  据说。欧盟对于中国方面愿意出售这些装备所表现出来的友好态度,和他们付出的巨额欧元之间的落差。让负责谈判此事的中方军官团的领队很是不好意思。虽然不知道具体的价格,不过通过这个态度,大概也就能想象到了。

  和采购这批装备同时进行的,还有欧盟方面正在磋商的关于使用机器人方面的立法。或许,这将是有史以来第一部关于机器人的立法,虽然他们只是按照他们理解得目前的机器人的发展水平加上一些自己的想象在进行立法,但这也足以证明了欧盟对于使用机器人的积极态度。因为,欧盟持续几十年的人口负增长和他们对于外来移民的谨慎态度,让使用立场中立的,甚至是可以控制的机器人成为弥补劳动力缺口的最为良好的手段。

  而这,也是让吕振羽除了收获一大笔欧元之外,最为偷笑的事情。

  实验室里得风风火火河边上那条隔绝在隔音层外的机警的地下通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于今天完全没有通行的计划,现在数字图腾研发中心的韩立平,柳源侠,曾高和路德坤4位总监还有丁霄晴这位资深程序员,加上被吕振羽大力培养,恐怕2。3年里就将成为又一位总监级别人物的翟家雄正在一起和千里之外地吕振羽进行一个非常重要的电视电话会议。吕振羽正在将自己的对于造成那个轰动效应的想法告诉他们,或许项目的正式启动仍然要等到吕振羽回到研发中心之后,但是必要的准备,预言和可行性报告还是要通过这些总监们来操作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