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狼计划_胡天雪【完结】(56)

  丝苔尔说:“如果能液化,太好了。我想,把钻心虫尾部的纳米金属管套在注射器针头上,拔动推杆,像抽血一样,这不就成负压容器了吗?”

  大松称赞道:“这个办法更妙!”

  侣晟说:“‘钻心虫’拖着纳米金属管,从哪里进血管?怎么进呢?”

  “从桡动脉进,用注射针头送入。”丝苔尔说。

  办法有了,大家都希望尽快把样机做出来,投入试验,证实这些预想。

  九、纳米兵试验场

  更新时间2009-9-7 0:54:48 字数:5414

  两年前,核心领导小组重新分课题组,以书面形式下达了各种纳米机器人的设计参数,功能要求和配合原则之后,各组的研制进展迅速,有几个组的纳米机器人样机已经接近完成。首先制成样机并要求试验的是“绿蜻蜓”课题组。他们向核心组报送了一份试验大纲,提出三个试验项目,核心组审查后增加两项内容。

  几天后,试验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就绪,“绿蜻蜓”的性能试验即将开始。因为是十几年来第一次试验样机,全所人员既兴奋又紧张。

  试验的放飞点选择在陆地上,距王子岛上的目标直线距离约50公里。那是远离公路的一片沙地,周围没有人家。为了保密,试验的时候安排了保卫,布置了警戒线。

  目标物是一幢平房,离别墅不远,里面有健身房、台球室、乒乓球室等,旁边有一个网球场。从空中鸟瞰,平房顶呈“L”形,被青草覆盖着。

  《蜂鸟计划》全体人员都到了试验场。列基担任指挥。侣晟、丝苔芙和“绿蜻蜓”课题组的两名科研员在放飞点,其余人员全部集中在网球场外一侧。哈桑、加德等负责放飞点和沿途的安全警卫;他们只知道进行科学试验,当然不知道什么内容。

  上午九点,试验人员各就各位。虽然在室内已经做过一些试验,今天是第一次正式放飞,大家还是惴惴不安。

  天气不错,阴间晴,阳光不时从云缝中洒下了。

  为了保密,试验的通讯联络采用有线电话,铺设了专线,沿线安排了警卫人员。

  放飞点上,侣晟取出一只小木匣,轻轻打开,放在地上;丝苔芙开始启动、操作。匣内“绿蜻蜓”头上的指示灯闪亮,看上去这灯与半粒菜籽相仿。这个纳米机器人的外观与蜻蜓不尽相同,大小却相近。两名科研人员在一旁观察。

  九点三十分,侣晟同总指挥通话:“一号、一号,我是二号。二号报告:准备完毕。”

  “二号、二号,我是一号。九点四十分准时进行第一项试验。”列基在试验场回答。

  “二号明白,九点四十分准时进行第一项试验”。

  侣晟注视着手表,等待时刻的到来。

  “时间到,开始!”

  丝苔芙应声发出指令,“绿蜻蜓”随即腾空而起,悄然无声,按目标的定位参数径直向王子岛飞去。

  “一号,一号,二号报告:“绿蜻蜓”已经准时起飞,向目标飞去。”

  “二号,二号,一号明白。请将沿途的图像传输情况随时报告我。”

  “二号明白,随时报告沿途图像传输情况。”

  丝苔芙、侣晟和两位科研员借助特制的观察镜观看操控器荧屏。操控器挂在丝苔芙的胸前,酷似一部手机。荧屏虽小,在观察镜下,返回的图像却很清晰,可以局部放大;沿途沙地、林木、道路、房屋一一掠过。侣晟不断把返回的图像情况报告列基。大约22分钟后荧屏上出现海水画面。

  “一号、一号,二号报告:“绿蜻蜓”已经飞到海面上空,即将到达目标,报告完毕。”

  “一号明白。到达目标后请作动态报告。”

  “二号明白。到达目标后作动态报告。”

  列基向现场人员报告了“绿蜻蜓”即将到达目标的消息,大家立刻兴奋起来,仰望海峡方向,仔细搜索空间,等待“绿蜻蜓”飞来。

  “一号,一号,二号报告:“绿蜻蜓”已经飞到目标上空,正在围绕目标盘旋,降低高度,准备降落。”

  “一号明白。”

  列基马上把这个消息向现场人员通报。大家尽管睁大眼睛,还是什么都没有看见。只有几个人用望远镜观察到“绿蜻蜓”。

  “我看见了,在那里!”

  “在那里!”

  …………

  现场引起一阵轰动。

  丝苔芙从荧屏上看见大家都在仰望天空,指挥“绿蜻蜓”徐徐垂直降落在网球场中间。

  现场人员一下散开,自动围在球场四周,亲眼目睹他们这架微型飞机的降落过程。

  “绿蜻蜓”平稳着陆。现场的人们鼓掌欢呼,拥抱、祝贺,有的热泪盈眶。激动的场景持续了好几分钟。

  丝苔芙等从荧屏上看见“绿蜻蜓”平稳着陆,知道试验已成功大半,高兴得跳了起来。他们打算让“绿蜻蜓”起飞,原路返回放飞点,这项试验即告完成。此时列基来电话,让“绿蜻蜓”暂不返回,以网球场和平房以及全岛为目标,作空中停留观察试验。丝苔芙即刻让“绿蜻蜓”起飞。为了便于大家观看,她让飞机绕场一周。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