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基因战争_DHEW【完结】(16)

  斯坦贝克教授审阅。一个月后,斯坦贝克教授只改了标题,用

  自己的名义发表了。

  这篇文章立刻使得斯坦贝克教授名声大噪,分子生物学界

  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对沃尔森教授的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的最

  完美和最富于想像力的补充,对遗传基因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指

  导性意义。

  文章发表后,斯坦贝克教授拿出一千美元奖给于向东,并

  淡淡地说道:"你看见了吧,如果是你,没有人会注意到你的

  文章,一篇论文便如同废纸一堆。但如果是我,情况就完全不

  一样了。"斯坦贝克教授接着意味深长地说:"所以在这个阶

  段,你务必要重'实'而不要重'名',否则就会毁了你的一切

  愿望。"

  第二年年初,于向东在实验室利用一对不同种类雄雌小白

  鼠的皮肤细胞和去核卵母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了鼠胚胎干细胞。

  他先将一只雄性小白鼠的皮肤切割并溶化分裂成一个个

  的单细胞,然后从中取出分裂最活跃的某种纤维细胞在培养液

  里扩增到第二代细胞株后进行绝对低温冷藏。接着他又从绝对

  低温的液氮中提出这批细胞开始进行异种细胞核的移植。这次

  移植,他成功地将皮肤细胞核作为供体注入另一只作为受体的

  雌性小白鼠的去核卵母细胞里,使之在外力条件下融合并逆向

  分化成为胚胎细胞。实验结果证明,这种胚胎细胞的基因与雄

  性小白鼠基因完全符合,这无疑是一种全新的生命之源。这个

  过程于向东叫它"复制",但有一个更新的科学名词后来形容

  它叫做"克隆"。

  斯坦贝克教授亲眼目睹了这个惊心动魄的实验全过程,他

  将它录制下来形成一套完整的资料。当实验结果公布时,整个

  生物学界和医学界都轰动了。当各种赞赏、惊讶和推崇纷至沓

  来时,人们看到的是斯坦贝克教授沉稳而风度翩翩地站在电视

  台摄影机前。于向东的影子只在新闻节目中出现过一下,斯坦

  贝克教授对学术界和新闻媒体连提都没提起过他。

  于向东所做的研究和所写的论文,是在发挥着凌教授手稿

  里的设想。这一点,斯坦贝克教授心里十分清楚,这更激起他

  不可名状的欲望。但自从第一次翻阅过后,就再也没见于向东

  将手稿拿出来过了。其实这是斯坦贝克教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

  的脚。斯坦贝克教授的天性促狭、狡诈、重利而自视甚高,根

  本没顾及到于向东的感受,甚至连一句冠冕堂皇的安慰话都没

  说,反而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这件事让于向东顿时醒悟了许多,他本不重视名利,他心

  中的目标是像恩师凌教授那样呕心沥血,脚踏实地地干一番事

  业。但斯坦贝克教授却让他领会了同是科学家,凌教授和斯坦

  贝克教授的人品的天壤之别。尽管此后斯坦贝克教授多次暗示

  提及,甚至公开索取,但于向东从此对凌教授手稿一事便三缄

  其口,一字也不再提起了。

  这八年来,于向东默默无闻地在斯坦贝克教授实验室做了

  大量的研究工作,并据此写出了一批极有分量的论文,却都是

  用斯坦贝克教授的名义发表的。这些文章和研究成果使得斯坦

  贝克教授鹊声四起,从此奠定了他在生物学界大师级的地位,

  并使得他有了与NIH"人类基因解读计划"甚至与沃尔森教授

  分庭抗礼的资本。

  斯坦贝克教授不仅得了名,还由于这种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及商业利益前景广阔,引来各大投资商纷纷解囊赞助和支持他

  的计划。斯坦贝克教授平步青云,豪情万丈,大有天下舍我其

  谁的雄心壮志。

  在各种荣耀名利纷至沓来之时,斯坦贝克教授却是极度清

  醒。他知道所有这一切其实都维系在一根看不见的绳索上。绳

  索这边,他在翩翩起舞,而那一头却是深不可测的一个黑洞。

  绳索如果有一天断掉,就会将他陷入十分难堪的境地。斯坦贝

  克教授明白,要摆脱困境只有两条路,要么留住于向东,将他

  牢牢攥在手心里,要么得到凌教授的手稿。

  在两次刁难于向东,使他无法顺利取得博士学位后,斯坦

  贝克教授明显感到了于向东的冷淡和敌意。尤其是在最近实验

  室进行动物基因优化组合的实验时,遭到了于向东的强烈反

  对,斯坦贝克教授只好让印度裔的博士生辛格负责具体研究工

  作。但辛格才能有限,而这项实验至关重要,蒙哥马利风险投

  资基金已经为此投入了两千万美元,其余两三家还有总计上亿

  的投资。斯坦贝克教授明白,这项实验攸关名利,只能成功,

  不能失败。

  他决定要同于向东严肃认真地谈一次话,越快越好。

  斯坦贝克教授刚才在车上打电话让桑妮去于向东办公室,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