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历1592_御炎【完结】(471)

  “故国情节难舍,以往是不敢回去,现在既然可以回去了,大部分人还是愿意回去的,更别说还有土地授予,那里也没有朝廷官员管着,很多人都乐意过去,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林远山简单的解释了一下。

  纳瑞宣瞧了瞧林远山:“你怎么不去?”

  林远山深深一鞠躬,开口道:“王上待老臣恩重如山,老臣一家承蒙王上活命之恩,断无离开之理,此生此世,老臣必不离开王上。”

  纳瑞宣觉得心里微微有些温暖,看着林远山,叹息一声,苦笑道:“我早该知道留不住他们的,大明太强大了,有大明在,他们又怎么会主动投奔与我呢?不过,今后缅甸之地若是发展起来,少不了和暹罗多方合作,林卿,到时候就要拜托你和萧侯多多联络,为我暹罗国挣得一份利益了。”

  林远山微笑道:“老臣遵命!”

  如此这般的情况发生在东南亚的各个小国里面,和暹罗不同,这些小国对于是否使用华人做官还是相当谨慎的,华人始终是外来户,没有归属感,被明军召令一号召,就立刻收拾行李拖家带口的登上明军战船,随着战船一起前往自己国家的新领土过新的生活。

  这个时候小国家们才纷纷意识到这些华人移民的重要,那些重要的活计没人干了,重要的技术没有提供了,人口少了不少,税收直线下降,不少富庶的商户也因为本地市场大为缩水而主动离开了这些小国,一时间,东南亚小国各个都面临了经济上的危机和政局上的不稳。

  纳瑞宣雄才大略愿意使用华人加入国家领导层的行为也收获了一批华人的效忠,所以暹罗是唯一一个没有被挖空华人移民的藩属国,至于菲律宾,则是被西班牙当局玩了一些小手段,明军暂时不去找他们麻烦,一波移民浪潮之后,伴随着国内流民难民的即将抵达,萧如薰召回了全部的战船和士兵,开始准备接下来的繁重工作。

  根据大概数字的统计,这一批抵达缅甸的国内流民在三万人左右,而这只是一部分,船只无法全部带回,很快,还要有一批难民抵达,这一批难民的人数也在三万人左右,也就是说,这第一波的移民浪潮大约给缅甸带来了十万汉民,对于一穷二白一个汉民都没有的缅甸来说,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然而相对于国内的任何一个州县来说,占地面积约有两个朝鲜那么大的缅甸镇,却只有十万人口,实在是可怜到了极点,现在的大明人口数量,按照萧如薰的猜测,已经破亿,甚至接近两亿了,明面上的那些数字是隐藏了大批人口户数以躲避税收之后的数字,那可真是小邑犹藏万家室。

  缅甸镇不同,明面上的人口数目就是实际上的人口数字,相对于整个缅甸镇的统治范围来说,萧如薰有把握让超过三百万人定居在这里而不被饥饿所困扰,但是现在却只有区区十万汉民,汉民的数量还不到那些在阿萨姆东边定居的缅甸原住民的二十分之一,而就是那样的一批人,也只用那些土地就能养活了。

  等萧如薰在缅甸引种了玉米和土豆这些高产作物之后,凭缅甸这样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能养活的人会越来越多。

  萧如薰正在尽力招募沿海失地农民来到缅甸定居,补充缺乏的人口,以勃固城为中心逐渐向外侧发展,但是人口的增长依旧十分缓慢。

  当然,这些暂时不用担心,不说这些人大多数都是青壮男性,将来有很大的可持续发展性,单说缅甸十分陈旧落后的基础设施就让萧如薰十分不安心,如今这十万人还正好能让萧如薰应付的过来,要是人口呈爆炸式增长的话,搞不好还真要出乱子。

  基础设施很差劲,非常差劲,不是一般的差劲,甚至可以说就是没有。

  城池是怎么样的就不说了,耕种的土地都是乱来,刀耕火种,荒废的土地很多,居住区域规划十分不科学,这里一块那里一块,零零散散的,无法形成有效的人口聚落产生辐射反应,水利设施公共卫生设施更是零,难怪动不动就闹洪灾。

  缅甸的降雨量很大,河流湖泊众多,蓄水量极大,很容易闹洪灾,这一点和四川和长江流域的某些地方很像,中国的先人修筑了大量的水利设施以确保洪水不会损害国家,而缅甸人压根就没有这个意识!

  生活条件太好,自然优势太大,使得这群人只知道穷兵黩武,从来不知道发展生产。

  所以来到了缅甸的汉民们第一件事情要做的就是拿起工具,和士兵们一起建设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园。

  兴修水利,建立基础公共设施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事情,萧如薰让军队到处开山挖石头修筑水利工程,在移居的汉民中招募相关技术人才,懂水利的,懂工具的,木匠铁匠什么的一起上,商量一个可行的方案,在缅甸人乱搞的乱七八糟的防水设施的基础上,修筑简单的必要的河堤,确保勃固一带的最初的汉民聚居地是安全的,然后再去谈起他的。

  一些设施需要从国内购买,或者直接从暹罗购买,人手到是够用了,军队加上迁移来的青壮男丁,几万人还是凑的出来的,搞工程不难,难的是技术人才少,而且工具不足,大部分人都要借用军队的武器去开荒砍伐,而从国内订购的大量农具和设备还有一段时间才能运送来。

  其中也有叶梦熊的帮助,将仓库内的一些用不到的东西打包低价卖给了萧如薰,其中就有一些武器和大量的农具,也帮着萧如薰找一些水利方面的人才,帮助萧如薰在缅甸兴修水利,还帮着搜罗一些医师,一些年轻的喜欢四处闯荡的医师,打包一起送到缅甸,当然还是萧如薰提出的优厚待遇吸引了他们。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