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极品驸马_萧玄武【完结】(374)

  薛绍现在理解《六军镜》中所说的“十兵三夫”是什么意思了。冷兵器时代没有火车皮、卡车车队与大轮船这种运输工具,三十万大军所需要的粮草与辎重要进行运输,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三十万大军出征,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要专门用来运输和保管辎重。有时,朝廷也会另外征发一部分民夫,减轻军队的运输负担。但是“劳务费”和民夫的吃喝无疑又是一笔新的开销。

  因此,这一次的北伐朝廷没有征发民夫,而是让所有的新兵来负责押运粮草。

  如今这个大营盘里,有九成的人是和薛绍一样的“新兵”。另有一成的老兵混编在其中担任军官,负责带领新兵。这些人将要押着粮草一路北行直到战争前线,也就相当于是经历了“新兵连”的艰苦历练。

  粮草押进军营之后车辆全被整齐的摆放在了一起,然后新兵们又从辎重车上卸下帐篷、棉被和炊具这些东西,在老兵的带领下学着扎帐篷和埋锅造饭。

  一火新兵先是搬运了粮草个个饿得肚子咕咕叫,现在还要忙个不停自行安顿,像个陀螺一样转了大半天就没停过片刻,好几个体弱的人都已是累得直不起腰来。

  但是手下稍稍一慢,火长的怒斥甚至是鞭子就会挥上来,容不得半分懈怠更加没人敢于偷懒和顶嘴。

  初来乍道的第一天,所有的新兵都在心里一起在叫苦。

  薛绍和牛奔被编入了同一火,两人都很强壮干事儿也很利索,比其他火的新兵进度要快多了。因此,火长的脸色也好看了一些。

  火是唐军军营里的最小编制,每火十人,相当于现代军队里的“班”。火里有八个新兵和两个老兵,老兵当然是领头的火长和副火长。这不是正式的“军官”更没有品衔可言,但他们的威严同样不容冒犯与亵渎,否则就要摊上“顶撞官长”的罪名,吃不了兜着走。

  大唐军队里的纪律非常森严,比之于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军队里是典型的官大一级压死人,官长的权威那是百分之百绝对的。

  顶撞官长违抗军令,那是重罪!

  非如此,无法做到“令行禁止”。

  晚饭是粟米混着糜子起煮的粥,每人再加一勺酱菜。军队里的晚饭就这样,只能吃稀的而且不能吃得太饱,否则晚上睡不安稳影响第二天的体力。

  薛绍来了大唐还真没吃过这么粗劣的饮食,但饿了吃什么都香,到最后都想把这碗从中间劈破了舔个干净。

  大家都是一身臭汗脏兮兮,想洗澡?免谈!

  水是军队里的珍贵资源,水车随军而走,水都是限量供应只供饮用。除非是高级的军官,否则行军在外半年不洗澡那太正常了。除非军队傍水驻扎,一般的军士才有机会到河里洗个澡洗一洗衣服。

  吃完了饭薛绍和其他七个新兵蛋子一起收拾好了本火的餐具等物,然后就被赶进了帐篷里,听火长说军法。所有的新兵都在心里想着一件事情——能让咱们躺下听么?

  这大半天的重体力劳动完毕了,新兵们几乎都已经站不稳。

  薛绍远比一般的新兵体能要好、适应性也更强。但他也有了一点透支之感。

  他心里清楚,行军之苦,这才揭开了冰山之一角。

第0210章 苦中作乐

  直到夜深,火长才说完了军法。军中一片刁斗声响,全部就寝。

  七个新兵像瘫痪了一样全体躺下,一秒钟,鼾声大作。

  薛绍趴在硬实的木板上,身上盖着一床僵硬的棉被,听着如雷的鼾声闻着让人头晕目炫的汗臭,他就着帐篷口投进来的一点火把光芒,在行军笔记本上悄悄的记写东西。

  有些东西,真的只有深入实践了,才能切身的了解与体会。

  大唐现在是很富庶,每个从征健儿的口粮能够达到每日两升米的标准。这两当然是换算之后得来的结果,军队里所有的军粮都换算成米来计算。每人每天两升米,听起来能撑死人。但实际执行下来,却未必如此。

  军中的军粮是以粟米为主、糜子(黍米)为辅。至于白麦面和白大米,在大唐时代还只是贵族的主食,到了军队里也不是普通军士轻易就能吃得到的,一般只供军官。

  除了主食,军队里的军粮还包括酒、肉、醋、酱、茶和盐这些东西。酒是利于保存不易发酸的果酒,军队里也有酿酒师随军而行。按规矩是每人每天有一斤酒的指标,但除了军官平常没人能够喝上酒。一般是战前总动员再不就是打了胜仗以后,普通的卫士才能喝点酒。

  肉是腌制的酢肉或者风干的脯肉,按标准来说每人每天有一斤的肉可以吃。同样的,除非是军官或者战前再不胜利之后,否则很难吃上肉。每天实际上分到每个卫士碗里的有二两肉算不错了。

  薛绍他们今天吃的军队里的第一顿饭,就只放了几勺子猪油,根本没有肉。

  在军队里,想要吃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盐、茶、醋、油这些全是按人等份每日限量供应。

  军队里的马是珍贵无比的资源,马料是由苜蓿、黄豆和粟米的混合物,光吃青草那是要跑肚拉稀害病的。

  马比人要吃得好,一匹马要抵得过六个人的口粮。

  ……

  薛绍详细记下了自己第一天的所见所闻,明白了一件事情——打仗,打的就是综合国力。三十万大军人吃马嚼,每天的开销都是惊人的数字。因此兵法中说“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每一场战争都是国力的大损耗和国民的大负担,能够在敌人那里取用一斤粮草,相当于为国力节省二十斤粮草的开销。相反,一战战败,所有的粮草辎重都将失于敌手,自己国力大衰而助长了敌军之势,这就等于是削弱了自己的国力而助长了敌国的实力。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