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南明史_顾诚【完结】(167)

  二更时分,吴胜兆喝令一声:“拿了!”副将李魁立即率领官兵一拥而上,

  当场把杨、方二人乱刀砍死,下令文武官员割辫反清①。吴胜兆派督标中军副

  将詹世勋、左营中军都司高永义前往海边迎接舟山海师。

  对于吴胜兆的决意反清拥明,张名振认为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只要吴胜

  兆部同舟山明军会合就可以轻易拿下松江、苏州两府,然后同太湖地区的抗

  清义师分头出击,有可能趁势收复南京,推动大江南北的抗清斗争。因此,

  他和沈廷扬等带领本部兵员和黄斌卿的一部分军队分乘战船二百多艘,从舟

  山出发,准备按预定日期到达松江②。不料四月十三日在崇明附近海面遇上飓

  风,不少船只被汹涌的波涛掀翻③。张名振的座船也在风浪中撞破,他坠入海

  中,抱着帆桅挣扎上岸,找到附近一座小庙藏身。寺里的和尚玄一是位同情

  复明运动的僧人,一见张名振的装束,立刻明白他的处境,给他剃发换衣,

  饭后催他快逃。张名振把随身携带的银印交玄一保存,匆匆找了一条小船返

  回舟山。追捕的清军在寺内搜出“大领湿衣”和银印,推测张名振脱逃不久,

  质问去向,玄一故意指错道路,清兵追缉不获,以隐匿纵逃罪把玄一处斩。①

  ① 《明清史料》己编,第一本,第四十页《刑部残题本》云:“至三月十六日回松江,先领与吴提督□□

  □(银印一)颗,伪印上镌监国鲁王颁隆武三年□□□□(×月,伪印)上篆平江将军,(下缺十二字)

  日补铸伯印赍来。”同书第三十二页另一件《刑部残题本》中也说:“隆武三年新铸之银印已入胜兆之囊。”

  又,《明清史料》甲编,第二本,第一八五页“苏松巡按卢传揭帖”残件(顺治四年六月初九日到)中也

  说:“讵意叛督吴胜兆潜通贼党,曾受伪鲁国银印,甘为内应。”按,这颗银印既以“监国鲁王”名义又

  用隆武年号,反映了舟山群岛内尊鲁、尊唐势力之间的争执和妥协。翁洲老民《海东逸史》卷十二《张名

  振传》记载:“时斌卿已进肃虏侯,其肃虏伯印犹在。名振即以其印封胜兆,刻师期。”当为传闻之误,

  自应以档案记载为准。

  ② 《明清史料》己编,第一本,第三十三页《刑部残题本》。

  ① 《明清史料》丁编,第一本,第六页,顺治四年四月江宁巡抚土国宝“为紧急塘报事”揭帖;《明清史

  料》己编,第一本,第三十二—三十四页《刑部残题本》。李魁为吴胜兆下崇明营副将,见顺治四年三月

  苏松巡按卢传揭帖,《明清史料》丁编,第一本,第四页。

  ② 《海东逸史》卷八《沈廷扬传》记“统水船二百余号”;同书卷十二《张名振传》作“联■二千”。顺

  治四年五月江宁巡抚土国宝“为再报湖海并捷以靖海氛事”揭帖说“贼船百余号”,见《明清档案》第五

  册,A5—190 号,估计遇风前约为二百余艘。

  ③ 佚名《舟山纪略》云:“丁亥五月吴淞提督吴胜兆谋叛,以血书通名振求援。时(监国鲁)王驻玉环山

  (即玉环岛,属浙江省),名振奏请给敕印三百道,命张煌言监其军,徐孚远副之。五月初六日自岑江(即

  舟山岑港)进发,联■二千六百号,兵五万有奇。..十三日祀神放炮,龙惊鼓浪,飓风大作,北师乘之,

  全军尽覆。..”这里所记的五月当是四月之误,其他情节可以同他书相参照。《海东逸史》卷十二《张

  名振传》记舟山海师“将抵崇明,海啸,大风,舟覆”。据《明清史料》丁编,第一本,第十二页“兵部

  尚书阿尼哈堪等残题本”云,沈“廷扬口供,张名振在阵堕海,止有黄斌卿孤踞舟山,不久自殒”,可以

  证明黄斌卿本人并没有参加进攻吴淞之役。

  ① 顺治四年七月初十日招抚江南大学士洪承畴“为苏松提督吴胜兆忽有变异事”揭帖(见罗振玉编《史料

  丛刊初编》)中说:张名振“满身湿衣,投入松江之僧庵,以腰藏伪银印向僧玄一易布衣二件,剃发留顶

  而逃。”任光复《航海遗闻》也记载了这件事,但把玄一写作一泓,其文云:“初,名振兵败于洪涛中,

  监军张煌言也因“飓风覆舟,陷虏中七日,得间行归海上”②。沈廷扬、总兵

  蔡聪(黄斌卿妻舅)等将领十余人上岸后被清军俘获,七月初三日就义③。这

  样,从舟山出发去接应吴胜兆的海师被迫返航。

  詹世勋、高永义瞭望海上,直到天亮不见援兵踪影,感到事情不妙,就

  同另一副将杨文启、材官沈兰等合谋反戈一击。他们带领兵丁攻入提督衙门,

  砍死李魁,逮捕吴胜兆、陆冏,解送苏州转押南京。吴著、戴之俊、乔世忠、

  王兴邦、黄国桢、孟学孝等人当场被杀,借以灭口。

  消息传到南京,洪承畴同操江总督陈锦、镇守南京满兵提督巴山会商后,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