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南明史_顾诚【完结】(81)

  ① 顺治四年五月二十二日陕西巡抚黄尔性塘报,见《明清史料》丙编,第六本。

  ② 顺治五年二月湖北巡按曹叶卜揭帖,见《明清档案》第七册,A7—139 号。

  ③ 《明清史料》甲编,第六本,第五三三一五三四页《列款上闻残本》。参见《清世祖实录》卷七十八。

  ① 《清世祖实录》卷八十二。

  ② 《清史列传》卷七十九《陈名夏传》。

  ③ 谈迁《北游录》,记闻下《陈名夏》条。

  身入不测之地,百无可恃,所恃者人心尔。愚民久乱,闻蓄发则喜,闻剃发

  则惊,发短心长,为乱必速。故辄奉便宜之令,少缓其期。顷者忽下严檄,

  谓职养寇,骤议加兵,职一身生死何足言,特虑走险之民旦夕生变,重为幕

  府忧也。惟公图之。’李公大悟,为缓期,民得无动。”①中国有以史为鉴的

  优良传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无论哪一个民族、哪一个社会集团当权,都

  必须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违反了这一原则肯定要引发社会的大动荡。清

  初满洲贵族的倒行逆施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一个沉痛的教训。

  ① 乾隆《新繁县志》卷九,流寓。

  第四节 圈地和“投充”

  清初的圈地主要是在畿辅地区(今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推行的。

  顺治元年十二月,多尔衮为首的满洲贵族为了自身私利和解决移都北京后大

  批满族居民迁移入关定居的生计,发布了圈地令。名义上说是把近京各州县

  “无主荒田”“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②,实际上却是不分有主无

  主大量侵占畿辅地区汉族居民的产业。“圈田所到,田主登时逐出,室内所

  有皆其有也。妻孥丑者携去,欲留者不敢携。其佃户无生者,反依之以耕种

  焉”③。顺治二年二月,多尔衮“令户部传谕各州县有司,凡民间房产有为满

  洲圈占、兑换他处者,俱视其田产美恶,速行补给,务令均平”①。话说得冠

  冕堂皇,既然以掠夺为目的,“均平”就只能是一句政治谎言。同年六月顺

  天巡按傅景星在奏疏中说:“田地被圈之民,俱兑拨硷薄屯地。”②十一月,

  通州乡民郝通贤等三十人联名上奏:“去年十二月奉旨分地东兵圈种,约去

  三千余顷。虽有拨补,率皆名偿实无,更■赔纳租赋。..忽今月初四日,

  有差艾大人将通地尽圈牧马,计通地不过五千余顷,前圈种三千余顷,兹再

  圈二千四百余顷,而通地尽圈,而通民无地播种矣。”③

  史籍中对圈地给当地居民带来的灾难留下了许多记载,以河北雄县为

  例,“凡圈民地请旨,户部遣满官同有司率笔帖式、拨式库、甲丁等员役,

  所至村庄相度畎亩,两骑前后牵部颁绳索以记周四围而总积之。每圈共得几

  百十晌,每壮丁分给六晌,晌六亩。..圈一定则庐舍场圃悉皆屯有,而粮

  籍以除。乌瞻靡止,惟所骇散向南,多道殣也。常岁圈内间有纡莱,计亩请

  于部,不受,交有司收籍,更择他沃壤以偿。是以歧路尽鸠鹄,中泽少雁鸿

  矣。雄其虚存版籍哉!..圈则倍占,退仅虚名,以致丁男流离,城郭为空”。

  ④康熙《庆都县志》也有类似描写:“国初,鼎革之初,圈占民间地土以界从

  龙之众,诚为敦本固圉之至计也。其被圈之地拨附近军地补还。无如奉行者

  草率从事,止提簿上之地,希完拨补之局,遂使良法美意不获实及。是被占

  者不毙于圈占,而毙于拨补也。即如庆邑所拨真定卫地并不知坐落何处。其

  簿上四至竟有以鸡、犬、驴、羊、春分、秋水种种不堪字样填写塞责。地既

  难于认种,不得不照簿议租,取归本县纳粮。”①

  受地的八旗贵族、官兵还借口土地瘠薄,不断新圈拨换。仅顺治四年正

  月一次圈占的畿辅四十一县沃地就多达九十九万三千七百零七晌②。由于汉族

  官员以圈地上亏国课、下病民生,上疏力争,清廷每次下令圈占时都声称“以

  后无复再圈民地,庶满汉两便”。实际上欲壑难填的满洲贵族往往食言自肥,

  直到康熙二十四年发布了“嗣后永不许圈”的谕旨才告结束。

  圈地之外,又有所谓的“投充”。它既是满洲贵族奴役汉族人口的重要

  ② 《清世祖实录》卷十二。

  ③ 史惇《恸余杂记》《圈田》条。

  ① 《清世祖实录》卷十四。

  ② 《清世祖实录》卷十七。

  ③ 原奏本影印件见《明清档案》第三册,A3—136 页。

  ④ 康熙十年《雄县志》卷上;又见姚文燮《无异堂文集》卷七《圈占记》。

  ① 康熙十七年《庆都县志》卷二。

  ② 《清世祖实录》卷三十。

  途径之一,又为进一步侵占汉民耕地房产大开了方便之门。投充旗下为奴本

  来的意思是,畿辅地区大量土地既被满洲圈占,原住汉族百姓被剥夺了资生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