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个天国不太平_三江口水【完结】(1764)

  不过,就此以后,章丘参与大炼钢铁的二十万百姓,也纷纷回到了老家,抢着补种农作物,总算挽回些损失。章丘的大炼钢铁运动,也就此告一个段落。

  而引起这一切改变的,其实是五天前,山东巡抚衙门接到来自圣京电报局发来的一份紧急电报,正是皇帝冯云山的一道紧急手谕。

  ……

  当天,圣京皇宫内西北角的一处占地二十多亩的皇家科学院内,原本有些安静,忽地一声轰鸣声传开,将科学院内的树林上方大片鸟儿惊走。紧跟着,一片欢呼声传来:“成功了!”

  冯云山正在隔壁闲坐,同交通部副部长程恒生在商议铁路之事,忽听一片喧哗,正纳闷呢,忽地见科技部副部长徐寿兴冲冲地跑了过来,向他禀报道:“大喜啊,陛下,大喜啊!”

  “科学院内的那批技师们,还有那几名洋工程师一道奋战几月,终于将陛下说的那个像永动机一样的内燃机给造出来了!刚才测试过了,机器的引擎转速能超过200转!”

  冯云山虽然很是喜悦,不过却没有太过意外。事实上,他心中早有预料了。

  半年前,他突发奇想,便在皇宫的西北角,将二十多亩的园林单独划了出来,与皇宫和京城独立隔离开来,造了几座阁楼和作坊,全封闭砌上围墙,建立了一座所谓的皇家科学院。又从西欧和整个中华帝国收集了他所能知道的一些这个时代的科技人才,全部请了过来,安排吃住生活都在科学院中,罗列出一些课题项目,让这个时代的一些科学发明家们在其中进行研究。

  当然,其实最大的依仗,还是他自己脑袋中所知道的超乎这个时代的知识,所谓的科学院,一方面可以借助的力量,另一方面,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幌子而已。否则的话,他一个皇帝,整天发明研究东西,岂不是要被人注意?

  而科学院的建立之后,倒也不算丢脸,在他的“不经意”地提点启发之下,接连发明数项超出这个时代的技术和设备,让冯云山惊喜不断。冯云山也因此几乎不怎么理会帝国的政务,一直沉心在科学院之中。而这个让徐寿兴奋之极前来禀报的内燃机的发明,便是最近冯云山让人攻克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冯云山早已经料定这个内燃机近期内便能成功。

  想想也是,若是再不成功,冯云山只怕直接自己交亲自上阵指点了。原来的基本原理和要点,冯云山都已经通过询问请教的方式“透露”给了那几名洋人,而这几名洋人之中,就有历史上曾经发明过四冲程内燃机的普鲁士人奥托,再经过指点,还不能造出来,那才奇怪呢。

第1261章 不能太激进

  冯云山刚想说什么,内阁成员罗泽南也紧跟着徐寿来到他面前,着急地喊道:“陛下,微臣有十万火急的事情禀报!”

  在冯云山的印象中,罗泽南一向沉稳,他从未见过如此着急的时候,连忙道:“罗爱卿莫急,有事直接讲!”

  “陛下,内阁在李副总理的坚持下通过了在全国大炼钢铁的计划,并且在前些时间提前在数个省份已经开始实施了。微臣总觉得这个计划对帝国的长远发展不利,尤其是对农业以及其他工业会造成重大冲击,因此特来禀报陛下,恳求陛下亲自过问,重新论证发展钢铁工业的方略!”

  罗泽南的话,让冯云山一时半会地都有些没反应过来。

  “全国大炼钢铁?”冯云山喃喃地道:“突击运动式的大炼钢铁?”

  “是的陛下!”罗泽南跟着回答:“根据微臣的查问,这个大炼钢铁的运动首先是从浙江省杭州府的余杭县引发的。前段时间,内阁为落实陛下先前的大力加快发展工业、尤其是钢铁工业的谕令,通过了一个《全国为生产80万吨钢铁而奋斗》的决议,并将此决议下发给全国各地,其中还分派了各省的钢铁产出指标。可能各省又下发给各府各县,各地的生产热情高涨,层层加派和落实,就越来越多了。而杭州府余杭县一处叫闲林镇的乡镇,为了落实上级官府下达的生产任务,想了些偏颇的方法,通过人海战术发动乡农拼命建造了许多炼铁的小高炉,还成功地炼出了铁水!那闲林镇上有处小铁矿,建造上百个小高炉都还能保证炼铁的铁矿石的供应,可其他地方不行啊?这余杭县见闲林镇的成功经验,就闹着大肆推广,然后整个余杭县都纷纷新建小高炉进行大炼钢铁。他们经过一番盘算,按照劳力人口的算出可以兴建上万个小高炉同时炼铁,今年可以生产6万吨生铁!而杭州府则欣喜若狂地将这个大炼钢铁作为最为重要的政绩上报浙江省,同时杭州府迅速跟进,得出一个杭州府就可以炼铁90万吨!也就是说,内阁作出的全国今年的任务才80万吨,他们杭州府一个府就能炼出90万吨!”

  罗泽南有些愤慨,接着说道:“浙江巡抚王有龄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可以迅速发展钢铁工业。上报给了内阁。内阁李大人认为正好响应了前面的大力发展钢铁产业的决议,又迎合了陛下说的突出发展钢铁工业的谕旨,因此,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杭州府炼铁经验,进行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听到这里,冯云山完全明白过来了。

  他没想到,自己的一句话,竟然造就了一场类似后世的那场灾难性的大运动!历史是如此的巧合,不论是后世,还是今天,不论是百年后的那些兴致昂扬的人民大会战,还是如今的这群乡民的潮热,都证明一个道理,历史的轨迹,总是有其自身的特定走向,哪怕换个时代,在这片土地上孕育的人们,似乎最终还是偏向那个方向发展。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