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甲壳狂潮_金属裂纹【完结】(2097)

  而五大舰队的形成,又跟人类的战略发展有解不开的关系。

  人类在2033年的反击战中损失惨重,但付出极大代价的人类舰队不仅击败离土外舰队,还成功遏制住木星方向的敌人。

  战后,各国痛定思痛,一心打造环木星防御带,即在木星的小卫星上建造导弹基地,意图将木星方向的敌人封锁在木星内圈。

  不久之后,同出一源的小行星带防御计划提上日程。

  这两个都不是什么简单计划,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以人类如今的实力打造这两个防御带,和古代倾全国之力建造长城没什么区别。

  如果不是土星距离太远,土星防御计划肯定也少不了!

  计划虽好,可需要的资源实在是太多了,从地球轨道到火星轨道,最近距离是五千五百万公里,从地球向小行星带运送物资简直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开拓火星成为唯一的选择,战后不久,联合舰队就集中了一批运输舰,向火星运送一大批基础物资,人类正式进军火星。

  除此之外,谷神星和灶神星等较大的小行星也在开发之列,全人类集中力量,以火星上的矿产资料为主,以小行星上的资源为辅,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造小行星带军工体系。

  整整三年时间,联合舰队依靠火星资源,在小行星带中打造了三十多个远程导弹基地,火力网覆盖整个小行星带。

  看到这份资料的时候,叶涵非常奇怪,三十多个基地就能覆盖整个小行星带,是不是太夸张了一点?

  但他继续往下看,很快就发现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什么奇迹,因为那些基地使用的主力武器是携带核弹头的分导式超远程固态燃料导弹,北都代号闪光,西方代号惊雷。

  这种导弹采用六级结构,前四级用来赶路,最后两级用来追索目标。

  它的工作方式为复合制导,简单点说,就是小行星带中的远程雷达网发现目标之后,激活位置最近的导弹,通过位置预判,导弹打好提前量,飞向敌舰的航线前方。

  但是为了防止敌舰变向,导弹飞完一半的预定航程后重新开机,再次通过雷达网确定敌舰位置,激活第二级进行第二次加速,并在加速过程中调整飞行方向。

  接下来每过一段时间,导弹都要重新开机调整方向,只有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才由导弹上的导引头锁定目标,并且使用分导技术提高命中几率。

  有意思的是,这种导弹携带的分导弹头只有一半儿携带核弹,另一半儿弹头是起掩护作用的烟幕弹……当身为目标的敌舰发现导弹并展开拦截时,闪光导弹突然分裂,一边释放烟幕一边向敌舰发起冲击,可以想象敌舰里的外星人是什么感受!

  嗯,上面为了提高命中率,可算是煞费苦心!

  由于特殊的作战环境,闪光导弹从发射到命中目标,间隔可以长达一个多月,因此这种导弹不能使用效率更高的液体燃料发动机,而是必须使用容易储存的固体燃料发动机。

  若非闪光导弹拥有超远的射程,人类绝不可能只用三十多个基地,就形成覆盖整个小行星带的防御网。

  不过很可惜,外星舰队在这几年里一直积聚力量,压根没有敌舰闯进小行星带,联军倾力打造的防御网至今还没开过张,截止到目前为止,闪光导弹的作战效果仍然停留在纸面上,全是模拟数据。

  更严重的问题是三年时间真的太短了,火星出产的资源有限,为了尽快建成防御网,火星舰队优先建造导弹基地,受资源不足影响,闪光导弹的产量一直上不去。

  结果就是计划中的三十多个基地一个不少全部建成,可就位的导弹却只有设计数量的百分之十四,防御力远远达不到设计标准。

  以火星目前的产能,只要再有一到两年时间,就能补全剩余的导弹,让小行星带防御网达到设计标准。

  哪成想土外二舰队偏偏赶在这个时候冒出来!

第1861章 全境封锁

  小行星带防御网的建设速度滞后,还跟木星防御网的建设有直接关系。

  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小行星带并不直接面对外星舰队,而计划中的木星防御带还没奠基,就迎来了外星人的第一次冲击。

  远征战役虽然严重打击了木星方面的外星人,但他们要么藏在深达数十公里的地下,要么藏在数十公里深的水下,远征舰队根本不可参完全消灭木星的敌人。

  战役结束后不久,木卫三表面就出现了外星人活动的迹象,为防止敌人死灰复燃,联合指挥部决定优先打造木星防御网,不管人员还是物资,统统向木星防御网倾斜。

  在这样的安排下,木星方向的导弹基地接连建成使用,很快就形成了最初的防御网,以远程导弹封锁木星。

  为了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木星方向的第一批导弹基地基本建在木卫四外侧的卫星上,主要是木卫十八和希玛利亚卫星群,半长轴都在一千两百万公里之内,一共五颗卫星,十二座导弹基地。

  用来封锁木星的导弹与闪光有一些技术上的关联,但结构没闪光那么复杂,射程也比闪光短的多。

  他注意到资料上说,那些导弹基地的技术难点不在于导弹,而在于基地本身!

  叶涵特意查了一下,发现导弹基地并不复杂,无非就是一套包括探测、锁定、发射等功能在内的一体化全自动武器系统,对人类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从设计到完工完全没压力,真正麻烦的地方是怎么为这些基地提供电力!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