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洋务运动史_夏东元【完结】(14)

  综上所述,以魏源为代表的先进思想家们,是比较正确地揭示了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和封建主义束缚的矛盾的,同样,他们的货币、漕运、盐政和对外贸易的主张,都是有利于商品流通和资本主义趋势的发展、有利于封建主义束缚的解除的。因而,他们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不自觉地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四、经济规律与变革思潮的汇流——学习西学

  四、经济规律与变革思潮的汇流——学习西学

  资本主义必然代替封建主义既是中国社会的客观经济规律,这个经济规律又已反映于思想家的头脑之中,形成了变革的思潮。这种客观同主观的一致性,必将导致资本主义近代化运动付之于实践。这种实践的首先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学习西学。我把那时的学习西学称之为“经济规律与变革思潮的汇流”,以显示学习西学的历史必然性。西学的范围很广,大要不外科学技术和社会政治学说两个方面。中国学习西学最早的内容当然是前者,因为这是当时现实的迫切需要,尽管后者也涉及到一些。

  上面讲到先进思想家们之所以认识到中国资本主义必然趋势并提出解除对它的束缚的意见,固然是由于他们从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出发,面向现实,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办法的结果,但他们认识的发展,也是同对西方资本主义已有的认识密切相关的。认识西方,影响思想家们去洞察中国社会:洞察中国社会,又进一步促使他们学习西方。

  中国人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的认识是一个逐渐的过程。早在19世纪初,王大海在《海岛逸志》中就有对西洋诸国的论述,诸凡地理、人情、风俗习尚等固有记载,对于西洋的技艺也有叙述。例如,该书中谈到望远镜“用以御敌,可望敌营中,能周知其虚实,……诚鬼工之奇技”。书中还对轮船蒸汽机有所描绘,说锅炉中“贮以清水,火生气腾”,冲动机盘铁叶,“船即行驶如飞”。类似的记载在稍晚几年的《海录》中也有。《海录》是由多年在外国轮船上担任水手的广东嘉应人谢清高口述、杨柄南笔录的一部书。该书对西方亦 有所记载,例如,记述法国的情况说:“佛郎机国……民情淳厚,心计奇巧,所制钟表,甲于诸国,酒亦极佳。……奉天主教。”所谈情况基本属实。

  在19世纪初叶和20—30年代,人们对于西方了解的记录,主要出于好奇。虽对认识中国的落后状态和提高自己的水平不无促进作用,但那时并不是出于政治经济改革的需要。鸦片战争中英国炮火的轰击,惊醒了一些有识之士,促使他们从政治经济改革的需要出发去了解西方,所以这种了解是有目的、有选择和比较有系统性的。这样的了解记录,首推1840年林则徐领导编译成的《四洲志》。其次是魏源于1842年初成的60卷本《海国图志》。这两部书都是为了了解西方的政治经济情况,以便采取对策而编写的,尤其是为了了解和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即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编写的。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长技”,《四洲志》有如下一些记载:

  英国“俗贪而悍,尚奢嗜酒,惟技艺灵巧。纺织器具俱用火轮、水轮,亦或用马,毋须人力。”

  法国“俗尚奢华,虚文鲜实。精技艺,勤贸易,商船万四千五百三十”。

  《四洲志》编者对于西方技术的描述,显然是以赞赏羡慕的心情书写的,当然是反映了林则徐的思想。这种羡慕西方技艺的思想,鲜明地表现于对俄国彼得大帝学习西方的叙述上。《四洲志》中写道:

  俄国“及至比达王,聪明奇杰,离其国都微行,游于岩氏达览等处船厂、火器局,讲习工艺,旋归传授,所造火器战舰,反优于他国。……造至近日底利尼王攻取波兰国十部落,又击败佛兰西国王十三万之众,其兴勃然,遂为欧罗巴最雄大国。”

  这段话是对彼得大帝学习西方技艺以致富强的肯定。话中意思很明显,中国要达到富强,必须像彼得大帝那样学习西方的技艺。这里至少认识到:中国是落后了,不变落后为先进,就难以摆脱挨打的局面;要变落后为先进,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这真实地反映了林则徐的认识水平。他在被遣戍伊犁途中,回忆了鸦片战争中“器不良”、“技不熟”因而失败的教训,总结出取胜的八字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把“器良技熟”放在首要地位。并申论说:“剿夷而不谋船炮水军,是自取败也。“基于这种认识,林则徐在广州时即非常积极地“筹计船炮水军事宜。恐造船不及,则先雇船;恐铸炮不及且不如法,则先购买夷炮”。他说他甚至在“获咎之后,犹以船炮二事上陈”。这是因为他正确地把这“二事”提高到“驱剿外夷”、“舍此易济”的高度的缘故。这也就是“师夷长技以制 夷”的思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首先是魏源提出的。这是他通过鸦片战争的斗争实践,尤其是根据林则徐的实践而总结出来的。魏源接受了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为了更好地与外国侵略者斗争,认为有必要进一步系统地认识西方国家,于是以《四洲志》为蓝本,编著《海国图志》。他在该书序言中明确说明了他写此书的目的是“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对西方长技的了解比之林则徐更为深刻、全面和系统。他在军事技术之外,对于民用器械的技艺也作了广泛的了解,这是因为他已意识到“师夷”、“制夷”,不能仅限于军事,而应该是多方面的。认识到“夺造化,通神明”的西洋器械,“无非竭耳目心思之力,以前民用”。可见,魏源所说“因其所长而用之,即因其所长而制之”,更多的是在“民用”方面。所以魂源设想引进西方技术所建造的船厂,不仅是造军舰,而且更要制造商般。这样,一方面有利航运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使船厂长期兴旺不衰,因为“战舰有尽而出鬻之船无尽”。至于新的军火工厂,也同样结合制造民用器械,如“量无尺、千里镜、龙尾车、风锯、水锯、火轮机、火轮舟、自来火、自转难、千斤秤之属,……皆可于此造之”,以利民用。尤有进者,魏源认为,船厂、军火局既在造军用船械之外,广泛制造商船和民用器械,那么,这类厂、局就应该鼓励民间投资创办,以便有效的在商品市场上竞胜以“制夷”。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