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谍海生涯_[英]弗·福赛斯【完结】(5)

  所有这些,以及诸如违反规定和随意离岗等令人恼火的怪癖行为,难以使领导会去喜欢他。但使他留在位置上的原因很简单——他能拿出东西来,他干得很好,他搞了一项使克格勃吃不下饭的行动。所以他能得以留任……直到现在。

  马克爵士叹了一口气,在世纪大厦的地下车库里钻出他的那辆美洲虎轿车,坐电梯去了他在顶楼的办公室。现在他用不着做什么。罗伯特·英格利斯爵士会与他的同事们协商,并出笼“那套新规定”和“指导”,这将使这位遇到了麻烦的局长实事求是地、但也是心情沉重地说:“我别无选择。”

  直到6 月底,这份“指导”或者说“指令”才由外交和英联邦事务部发了下来,于是马克爵士把他的两名副局长召到了他的办公室里。

  “这太不近人情了吧!”巴西尔·格雷副局长说。“你难道不反对吗?”

  “这次不行呀!”局长说。“英格利斯已经下定了决心,而且他有其余四位智者为他撑腰。”

  他给两位副手看问的那份文件说得明明白白、无懈可击。该文件指出:到10月3 日,在东欧和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曾经是最难对付和效率最高的东德将不复存在。

  在东柏林将没有使馆,柏林墙已经成为一个笑料了,令人可怕的国家安全局秘密警察正在全面萎缩,苏军也正在撤出。曾经由英国的秘密情报局开展过大规模行动的一个地区,将成为一个小舞台,如果还有戏要上演的话。

  而且,文件继续阐明,那位好好人瓦斯拉夫·哈维尔正在接管捷克斯洛伐克,他们的谍报人员,不久将成为业余学校的老师。此外,波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共产党统治均已垮台,保加利亚也在发生剧变,由此可以大致明了将来的局势。

  “唉,”蒂莫西·爱德华兹叹了一口气,“我们只能做出让步,今后将不再搞我们曾在东欧搞过的行动了,也不需要在那里的人员了。他们说得有道理。”

  “你这么说倒是很好。”局长笑了。

  巴西尔·格雷是由他亲手提拔上来的,是他在1 月份被任命为局长时办的第一件事。蒂莫西·爱德华兹是继任上来的。他知道爱德华兹日夜盘算着想在三年之内继任他的职位,也知道自己根本不想推荐他。倒不是说爱德华兹不开窍,根本不是这样;他是优秀的,但是……““他们在文件中没有提到其他危险。”格雷不满地咕哝着。“只字未提国际恐怖主义、日趋严重的毒品集团、私设军队和武器扩散。”

  马克爵士在他自己的报告“叨年代的秘密情报局”中,已经着重阐述了全球威胁的转移而不是消失,这份报告罗伯特·英格利斯爵士已经看过了而且显然已经同意了。全球威胁变化的重点是武器扩散:一些蠢蠢欲动的独裁者在大量地、持续地采购武器,不是旧时代的战争过剩传统武器,而是现代化的高科技军事装备、火箭技术、化学和细菌弹头,甚至还有核技术。他面前的这份文件对这些问题避而不谈。

  “那现在怎么办?”蒂莫西·爱德华兹问。

  “现在嘛,”局长温和地说,“我们将面临人员流动,我们的人员将从东欧撤回本部。”

  他指的是,那些冷战的勇士、在铁幕以东使馆外开展过行动和操纵过当地间谍网的老特工要回到英国,不另行安排工作。当然,他们将被年轻一代所替代。这些年轻人的真正职业不会被公开,他们能不为人知地混人使馆工作人员之中,他们也不会去“触犯”柏林墙那边正在出现的民主。招募工作将要继续进行;当然,局长还是要当他的局长。但这样就会留下老牌特工的问题。把他们放到哪里去呢?答案只有一个——解甲归田。

  “我们必须搞成一个先例,”马克爵士说,“一个先例,这样可以为其余人的提早退休铺平道路。”

  “你心里打算是谁呢?”格雷问。

  “罗伯特·英格利斯爵士有打算。是山姆·麦克里迪。”

  “局长,你不能解雇山姆呀!”

  “谁也没有解雇山姆。”马克爵士说。他学起了罗伯特·英格利斯的话。“提前退休能拿丰厚的年金恐怕不能被称为是牺牲品吧!”

  “这太惨了,当然,因为我们都喜欢山姆。”爱德华兹说。“但局长是领导全局的。”

  “说得对。谢谢你。”马克爵士说。

  当马克爵士坐在那里时,他第一次明白为什么他不会在某一天举荐蒂莫西·爱德华兹接他的班。他,局长,是做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这些事必须要做,而他本人是不喜欢的。爱德华兹做事是因为这事能使他官运亨通。

  “那我们必须向他提供三份工作,”格雷提议,“也许他会选择一份。”私下里,格雷确实是这么想的。

  “这有可能。”马克爵士咕哝着说。

  “你心里有什么打算,局长?”爱德华兹问马克爵士打开一个卷宗,里面的内容是他与人事处长的商谈结果。

  “目前可提供的工作职位有:培训学校校长、行政和会计科科长,以及文档科科长。”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