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间接路线战略_[英]巴兹尔·亨利·利德尔·哈特【完结】(151)

  奥钦列克实施了这样三次计划良好的攻击以后,意大利军队士气低落,几乎完全瓦解,这就迫使隆美尔不得不把他的德国非洲军分散展开,散布到从海岸至卡塔拉洼地之间长约60公里的防线上,以便加强意大利军的抵抗力。这样一来,隆美尔坦克集团军中最有战斗力的一个因素,即所谓的“非洲军”,也就完全丧失了机动性能。

  到了1942年的7月中旬,轴心国军想要突入埃及内地的企图,也就完全破产了。从此以后,由于战斗和疾病的缘故,敌人的死伤增多,损失一天比一天加大。他们在这个开阔的沙漠中,据守着一条长达60公里的防线,不断地遭到我方强大空军的无情轰炸,以及300多门野战炮的集中轰击。隆美尔进攻尼罗河三角洲的计划彻底破灭了。自从他到达阿拉曼防线以后,其部队的被俘人员总数,已达9千人之多。但是,隆美尔这时还有相当雄厚的恢复能力。因此,有必要大大增强埃及的防御能力,提高第8集团军的现有地位。一旦隆美尔再次发起进攻,就可以将他彻底打败。如果由于情况所迫,他不得不实行撤退,以摆脱这条完全暴露而且过于伸长的防线,那就可以对他实行追击。不过,就隆美尔的个性来说,要使他走上这一步,可能性似乎是很小的。

  我们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在海岸与外萨特山山脊之间的开阔地区,大力加强第8集团军的地位。他们阵地的南翼,是完全暴露着的。而且在这些战役中,我们已经两次看到,配置在这个沙漠中的部队,是很容易被较小兵力所击毁的。

  奥钦列克面临的问题,是要使第8集团军的翼侧不再受隆美尔的威胁。他所采取的办法,也就是我前面说明了的那种理论。放弃了1941年构筑的那些已不合用的阵地以后,他立即在第8集团军的后方,在离防御前沿不太深远的地方,构筑了一道新的防线。这道防线延伸到了外萨特山山脊南面一点,距离约32公里,是由支撑点(抵抗枢纽)构成的。这些支撑点布成了一个棋盘阵,每个据点横直相距都是9公里,各由1个25磅炮的炮兵连和2个步兵营协同防守。1个师有3个步兵旅,每个旅负责一个防区,其中有3个这样的支撑点。没有一个据点是孤立的,所有这些据点都可以相互支援。

  然而,这些据点只不过是构成了一个骨架子。凡是不负责防守某一据点的部队,可以在这个棋盘中自由作战;他们配置在各个中间地点,统归奥钦列克指挥,可以根据情况需要随时调往别处,因而前后左右都可应付自如。在这个大棋盘上,还设置了地雷场和地雷带,其设置原则是,使它们既不能妨碍己方的反击,也不会为敌方所利用。一支军队若作如此部署,则他们的正面可视情况需要随时加以转换,而且不致丧失自己的稳定性。这样每一个单位都不会再有孤立作战的危险,他们能够互相进行支援,而高级指挥官也不会因为担心后方受攻击而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过去格拉齐安尼和李特奇的失败,都是由于这个缘故。奥钦列克的司令部处在这个棋盘防御体系之中。但是,仅有此种改变还是不够的。如果敌人对这个防区的一翼或两翼实施进攻,那么他可能采取内外两侧夹击的方式。所以,奥钦列克准备使用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从东南面对于这种行动实行反击。他的这个计划,可以说是从三个方面运用了间接路线:为了以间接的方式抗击敌人的进攻而设计了棋盘式的据点;散处防御地带内的部队可以箝制进攻的敌人;重型坦克集团和机动的轻型坦克集团可对进攻敌军的侧翼或后方实施突击。

  在第8集团军尚未获得国内运来的增援部队和补充物资以前,隆美尔即使能把我们从阿拉曼-外萨特山棋盘防区逐出来,也绝不至于把我们打垮。因为在建设阿拉曼防线的同时,我们即在它的东面地区开始构筑第二道防线,以防阿拉曼阵地的丧失。为了这个目的,我们还在亚历山大港地区进行了防御部署,其防御工事已经延伸到了安里亚(亚历山大港西南23公里)的沙漠地带和尼罗河的东面。拉特鲁乾河的障碍物也已用来作为一个防区的基础。在开罗以西,尼罗河河谷地区的防御工事,已经延伸到了法荣河一线,并且准备在马地附近以及以南地区作横跨尼罗河的架桥准备。这些防御工事给第8集团军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当它在隆美尔的压迫下不得不从阿拉曼阵地撤退时,它仍可以实行有秩序的退却,并且可以随时从两个方向去威胁敌军的侧翼。

  1942年8月6日,魏维尔在访问第8集团军离去之前,曾经对我说:“你们这种部署是非常有利的。采取这样的防御方式,当然可以作正面的撤退,以来引诱敌军,使他们自投罗网。你们有过这种打算吗?”事实上,我们的确考虑过这种可能性,并且认为这种观念是很有成功希望的。

  对于军事科学来说,也可以说是一种不幸,因为第8集团军的这种防御布势,竟没有经受实战考验的机会。等到隆美尔在9月间再次发动进攻时,第8集团军已经获得了补充,无论在人员数量方面,还是在火力和装甲武器方面,都已超过了德军,因此,当德军向我们棋盘方阵的南翼进攻时,立即遭到了我方预备队的反击。他们损失了60多辆坦克,结果一无所获。从总的进展情况来看,战斗局势是按照奥钦列克的计划发展的。隆美尔终于丧失了主动权。这次的成功,可以说完全是奥钦列克的胜利;其他指挥官们只不过由于他的远见而受到实惠罢了。当然,也不能因此而降低了司令官的功绩。隆美尔的败局虽然早在7月就已经决定了,但是直到10月,当蒙哥马利发起反攻时,才真正获得了奥钦列克所开创的这场胜利。这次阿拉曼防御部署所发挥的间接路线和攻势防御精神,在你的著作中都可以找得到理论的根据。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