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遭遇星外文明_我煮白菜【完结】(304)

蒋海波说着,伸手拉来了直升机的后舱门,用手指舱门着里面的两具头盔说道:“这款小鸡28型直升机,可以乘坐两名后舱火力手,使用的是国内最新研制成功的头盔瞄准器,结合机鼻处的红外热像仪,旋翼下方的国产新型直升机专用雷达,为机头下方的30毫米机炮和外挂武器标定目标。该机型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武器的兼容性能,所以这款小鸡仅能挂载国产机载武器,还可以挂载各类北约制式机载武器。”

来自俄罗斯的陆军装备部上校米格落夫斯基听完了翻译转述的话,心中像一个水潭中被投入了一颗小石头,不是,是大石头,激起了一个巨大的涟漪,震得他的心激荡不已,在华夏研发直十时,就遭遇了很多困难,还发生过由于事故导致的坠毁。而此时,自己这方面一直在积极与华夏对话,推销着两种直升机,一种是卡-50,而另一种,则是轻型的米“母鹿”然而,华夏一直都对此没有太多的兴趣,原来他们在埋头研究直十的时候,也还设计出了这么一款用途几乎一样却更加强劲的武装直升机。

自己是否应该考虑向上级反映一下重新评估华夏的研发实力,是否也应该考虑一下,国内一直只把次于售与印渡的装备对华出口的行为已经招到了华夏的反弹,他们已经开始自行研究制造一直只能依赖于进口的装备,并且取得了如今的成果,若北约方面看到华夏军工的进步后取消了对华的一些军售限制,那么对谁的影响最大呢?无就是俄罗斯,米格落夫斯基陷入沉思,双眼有点呆滞地透过玻璃窗望着直升机驾驶员位置前那几块液晶显示屏和寥寥无几的按键旋钮,他不知道,国内抑制华夏的作法是否还适合…

而来自美军的观察员约翰逊此时心中也打起了小鼓,华夏目前装备的直升机中,除去陆军航空兵大批装备的“米-17/1711河马M”直升机,卡牛之外,其余几乎是清一色的“欧洲产品”。

直-8的前身为“超黄蜂”直-9前身是海豚,直-11则是法国的小羊。华夏海军装备的直型直升机由于航程等原因,其实并不适合大中型驱逐舰搭载。所以华夏军方目前也只是把它应用在救援,训练等海军舰船上使用。而其他战舰主要使用还是卡牛或者是国产的直9。

———————,

第二更,求月票!今晚还有两更!谢谢兄弟姐妹们对白菜的支持,书评区加精已经用完,只好下周再补了。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一章:会面(1)

更新时间:2009-11-21 22:03:13 本章字数:3441

 

中型海军舰载直升机上,华夏国目前显然还存在着因为直9仅有不到五吨的搭载能力,不能满足搭载大型第三代反潜设备,而情报里得知华夏国正在研发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中,都没有大中型直升机的计划,或者说计划根本没有进展,眼前这一款可以说是华夏秘密研发出来的直升机又是其中的一种。

当然,华夏也一直在寻求着购买卡-25用于舰载,俄罗斯似乎将要得到一个个理想的订单,自己是否应该向军方提交议案,解禁对华出口大中型直升机?因为华夏拥有着可怕的研发实力,若他们确认无法从其他渠道购买,是否会专门为此立项研发?他有点犹豫不决,因为他一直支持着华夏威胁论,提交这样的议案,很可能会令别人对自己的立场产生怀疑…

正当约翰逊犹豫不决的时候,队伍已经往前移动了,他只好对着这一架小鸡-28型直升机又看了几眼,然后随着人潮一起向前走去,没有走多远,他就看到了远处停放的那一架庞然大物,那是一架大型直升飞机,距目视估计,机身长近三十米,双八旋翼,翼顶离地约七米,这是一款他从未见过的直升飞机,甚至在昨天看到的演习实况图像里也没有看到,一看那样子,就知道是重型直升机,可是这是哪个国家生产的呢?是俄罗斯吗?打死他也不会相信华夏有此研发及制造能力?

还没有走到那飞机前,从飞机处的扩音系统里传来一名解说员的解说词,让约翰逊的心情一下子就推落了谷底,“…各位来宾,这是我国最近才成功研制出来的重型直升飞机山猪五十六型旋翼直径:275机身长:28米机高:79米,最大平飞速度:35C千米/~小时,最大巡航速度:300千米/~小时,空重211吨,最大起飞重量50~:,可搭载一辆满员装甲车或五十名全装士兵…

约翰逊停下了脚步,随着那些惊人的字眼从翻译的口中传出来,他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不得不说这是很令人无法高兴的事情,是的,他们在一夜之间就像东方神话中地神仙一般,从无到有变出了这么多的好东西,而且每一样都有着世界一流的水平,甚至是领先于世界地水平。

“在本次演心中,我们见识到了贵国最新的小鸡-28和野猪两款直升飞机,我想请问一下,这两款直升飞机是由贵国地哪一家飞机制造厂研发和制造的?”一名观察员用英语说道,约翰逊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后,也竖起了耳朵,就算只是把这些消息提供给国内,也可以让情报部门进行深入调查,以获取更多的情报,并可以对这些先进装备的潜在进口国进行调查,方便国内作出对策。

然而,解说员的回答让他失望了,“这两款直升飞机都是由我国第五直升飞机制造厂联合数十个研究所研发并生产的,从九一年立项以来,研究人员们历尽千辛万苦,克服了各种设备缺乏,经费紧张,没有技术基础等重重困难,到今年才得以攻破最后的技术难关,生产出为数不多的产品,在此期间,得到了总装备部领导地重视,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省略一万字)”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