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科幻之路_郑军【完结】(15)

  为中国科幻敲响第一声锣鼓的是大学者梁启超。本世纪初叶,他用文言文翻译了凡尔纳的《十五小豪杰》。从那时算起,四舍五入的话,中国科幻可以说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史。

  1903年,在日本弘文书院留学的青年鲁迅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大炮俱乐部》和《地底旅行》由日文翻译到中文的文言文。当时的中文翻译规则不象今天这般严谨,鲁迅将这两部小说改编成章回本,并配了诗词,使其完全中国化。对作品的主题也有不同侧重,比如《大炮俱乐部》本是原作者写来讽刺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军火商的,被鲁迅将主题改为对冒险精神的歌颂。

  更有意义的是,鲁讯在译本前言中分析了科幻小说的作用,主要观点就是用小说的形式宣传科学知识。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关于科幻理论方面的文字。

  中国最早的原创科幻小说是1904年发表的《月球殖民地小说》,作者笔名荒江钓叟。中国最早的纯文学刊物《小说林》的创办人徐念慈不仅翻译国外科幻小说,本人还创作有科幻小说《新法螺先生谭》。这篇小说里不仅有大量天文、物理方面的知识,还有“造人术”、“脑电”等科幻创意。

  在这些中文作品出现的同时,世界科幻文学宗师之一的威尔斯正创作他的几部经典作品,刚刚工业化的东邻日本也刚推出其第一篇科幻小说——押川春浪的《海底战舰》。其他国家的科幻创作也还处于萌芽状态。所以可以说,中国在科幻文学方面的起步并不晚。

  二十年代,在美国电气工程师雨果·根斯巴克创办世界上第一本专业科幻杂志的同时,老舍先生创作了长篇科幻小说《猫城记》。这部作品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事。讲的是主人公乘飞船来到火星,飞船坠毁,主人公遇到了当地的智慧生物:猫脸人身的猫人。猫人社会没有法度,一盘散沙,个人主义盛行。人们普遍沉醉在一种叫“迷叶”的麻醉品中,同时把从不同外星来的智慧生物当作强者依靠,利用他们来欺压自己的同胞。小说结尾,主人公亲眼目睹了猫人社会的衰落。

  无论从科幻创意、情节布局上讲,还是从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价值上说,《猫城记》都是完全意义上的科幻小说。由于老舍本人文学功底的深厚,《猫城记》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在当时,读者对接受这样一种文学样式没有什么准备,《猫城记》的影响远不及作者现实题材的《骆驼祥子》等作品。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老舍放弃了对科幻小说的尝试。

  1939年,科普作家顾均正出版了科幻小说集《在北极底下》。内含《在北极底下》、《伦敦奇疫》、《和平的梦》三个短篇,当时中国抗战烽火正烈,世界大战的危险也已经逼近,顾均正的上述作品能够及时反应时代特点。比如《和平的梦》讲的就是科学家发明了能够改变人的思维的无线电波,然后通过这种电波,用和平的意愿影响敌对国家的人民。

  1942年,纯文学大家许地山在《大风》半月刊发表了科幻小说《铁鱼的鳃》,是这个时代极少数的科幻闪光之一。《铁鱼的鳃》以潜水艇中的氧气提取装置为科幻创意,反映了旧中国科学家报国无门的悲剧处境。

  除了这些创作之外,民国时期还陆续出版了用白话文翻译的凡尔纳和威尔斯等人的作品。

  萌芽时期的中国科幻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是民间人士的个人行为。没有纳入官方的宣传体制。第二,当时的作者超前于读者,使这些探索性的作品曲高和寡。当时倡导科幻文学、亲自参与科幻创作或翻译工作的都是中国第一流的文人,这一盛景至今没有恢复。第三,当时的政治环境极不利于科幻发展。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社会更需要直接反映现实的作品,或直白浅显,针锋相对,“匕首”、“投枪”式的文字。科幻文学虽然也可以反映社会现实,但却是用一种委婉、含蓄的方式来反映。这是科幻文学的艺术规律所决定的。故得不到社会的应和。

二节 与共和国一同成长的第一次高潮  第二章

  1954年,郑文光在《中国少年报》上发表了新中国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成为中国科幻第一次高潮到来的标志。

  郑文光是出生在越南海防的华侨,解放初回国。郑文光受过系统的天文学教育,象当时的很多科幻作者一样,学术研究是他的主业。郑文光自幼喜文,十一岁就在越南的《侨光报》上发表作品。这样的经历使郑文光具有超过一般自然科学家,甚至超过一般科普作家的功底。 《从地球到火星》是一个短篇。讲的是三个中国少年渴望宇航探险,偷开出一只飞船前往火星的故事。虽然篇幅不长,情节也不复杂,但却是新中国第一篇人物、情节俱全的科幻小说。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郑文光又发表了几个短篇,以1957年发表的《火星建设者》为最成熟。该文曾获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大奖。是中国第一篇获国际大奖的科幻小说。《火星建设者》采用了当时科幻文学作品中少有的悲剧写法,讲的是在共产主义大同世界里,人类开始在火星上建设基地,虽经多般艰苦奋斗,仍然由于当地细菌的侵染而功亏一匮。

  值得注意的是,郑文光于1958年在《读书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谈谈科幻小说》的文章。该文几乎谈到了科幻文学的所有基本理论问题,如科幻小说的文学本质、科幻小说对古代神话的继承关系、科幻作品中的科学如何与真实的科学相区别,等等。自此以后四十多年,在这些基本理论问题上,中国科幻界竟再无大的突破,而只是一直就这些问题与不了解科幻艺术的外界舆论反复争辨。其理论探索的停滞颇为可叹。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