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马前卒_枪手1号【完结】(2885)

  在暴利的刺激之下,江南大量的良田被毁而种植上了桑树,绝大部分的百姓都从事着与丝绸有关的行业。这也成了明楚交恶,江南四地的经济被明国一击便毁的原因所在。只消卡死了丝绸的外销之路,整个江南四郡立时便变成了一团死水。

  现在明国接手了江南四郡,但十多年来苦心经营成的这个格局,又怎么可能在短短的时间之内便纠正过来了?更何况,现在楚地归明,海上丝绸之路已经被重新打通,丝绸纺品的价格一直稳定在必较高的水平之上,百姓收入重新恢复到鼎盛时期,这个时候,你让老百姓毁桑种粮,只怕老百姓会啐你一脸唾沫星子。

  但丝绸外销之路畅通,并不代表着就没有危机。蒸汽机的发明在被应用到纺织行业之中后,危机便开始出现了苗头。

  一台蒸汽机可以带去上百台纺机,而这在以前便代表着需要纺织作坊雇佣上百个工人,但现在,只不过需要三五个人便可以解决问题了。对于老板们来说,这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楚地在归明之后,工人的薪饷便一直在向大明本土靠齐,人工这一块,成了老板们负担最重的地方,现在一台蒸汽机虽然价格昂贵,但一次投资,他便可以不眠不休地工作无数年。算起总帐来,那自然是大赚特赚了。

  当这种机器在青河郡实验成功,天工署正在设厂开始批量生产的时候,来自江南四郡的订单便堆满了蒸汽机厂主管的案头之上。

  每一台机器抵达江南四郡,便意味着上百个工人失业。而每一个失业的工人身后,又有着一个需要他养活的家庭。

  工坊老板是不需要管这些的,他们按照合同的规定给足了这些失业工人应有的毁约赔偿之后,便正大光明地解雇了这些人。这些人十几年来都从事的是这样一种工作,现在骤然失去了这份工作,自然是茫然不知所措,当他们想去其它的工坊找到过去熟悉的工作的时候,却骇然发现,江南四郡的那些丝绸作坊,缫丝作坊,几乎都在不约而同地解雇人。

  失业的人越来越多。

  这个乱摊子,当然落在官府的头上。

  马向南虽然只是上京郡守,但他还有另外一个头衔,那就是政事堂议政,总督楚地事务。秦风这是要利用马氏在楚地的影响力来尽量地让楚地平稳地过渡,文有马向南,武有杨致,两人都与楚地有着极深的渊源。

  对于江南四郡可能面临的问题,明国朝廷其实是有着预判的,所以在蒸汽机开始应用的时候,马向南旋即在江南四郡启动了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在江南四郡的投资,便是连楚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京郡,也不能与其相比。

  但基础建设的投入,终归是不能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江南四郡的纺织缫丝工人的失业速度,却远远地超过了这些行业所以吸纳的人数。

  不安的情绪开始在江南四郡蕴酿。对此,不管是朝廷还是马向南杨致,都是心知肚明,但却又无可奈何。大明皇帝秦风曾很明确地对马向南说过,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绝对不会是平静的,流血牺牲,将成为一种必然。对于这样的阵痛,江南必须挺过去。

  现在马向南努力推进的事情,就是移民。不管是楚地的东部六郡,还是大明另外一块人烟稀少的地方西地,都缺少大量的丁口,而江南四郡,却又是人烟最为密集的地方。

  但这项工作的推进却是举步维艰。

  在家事事好,出门样样难。不到真的活不下去的地步,谁愿意背井离乡,离开自己熟悉的家乡山水去到另外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呢?

  所以尽管明国朝廷给出了极为优惠的移民条件,像岳开山执掌的涔州,整个地盘有江南四郡加起来那么大,但人口却只有数十万,为了吸引江南四郡的人去哪里落户,岳开山在朝廷开出的条件之上另一个丁工加地一百亩的条件,但响应者仍然寥寥。

  江南四郡的骚动,自然瞒不过以明国对手的齐国的监视,对于齐国来说,想尽办法让明国不安宁,那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大明本土愈来愈稳固,西地离他们太远,明国又拿下西地年代日久,他们已经很难再插进手去做些什么事情。不过楚地就不同了。两者原本就是邻国,相互之间纠葛颇深,江南四郡又出现了这样的事情,如果不利用一把,那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如果能煽动江南四郡来上几次暴动,纺织工人起义,对于齐国来说,那就是天大的喜事,可以一举两得。一来让明国国内不宁,内战不断,二来,也是断了明国一个巨大的财源。

  齐国人开始不遗余力地插手进来,在有心人的安排,煽动之下,江南四郡的气氛已经愈来愈紧张了。到了临近年关的时候,就算是普通的百姓,也嗅到了不祥的气味。

  换在去年的这个时候,街上早就摆满了无数的年货等待着百姓的采购,兜儿里有钱的百姓即便再节俭,也会在过年的时候慷慨解囊,让辛苦了一年的自己痛痛快快地过个好年。每年的这个时候,就是商人的一次大狂欢。

  但今年,年关已经愈来愈近了,但街上的货物与往年相比,却是零头也比不上。商人都是敏锐的,这个时候往这个火药桶里送东西,只怕到最后便是灰飞烟灭一场空。

  街上的货物不多,但人却不少。不过这些人,却不是来采购年货的,而是无所事事地在街上闲逛着的。他们失去了他们的工作,但生活还要继续,只能在城里来寻找一切打零工的机会,僧多粥少,能得到工作机会的人微乎其微。紧张的气氛之中,商人们都在小心翼翼地收缩,更是加剧了用工机会的大幅度降低。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