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劫_北海卧龙【完结】(34)

  改建后的樟宜基地占地86公顷,可供军用舰艇空母舰、巡洋舰等在内的大型舰艇编队进泊。同时,樟宜新基地还建有举世无双的全自动地下弹药库。这个采用最新科技建成的弹药库深入地下达6米,能够贮藏和搬运均由先进的自动化系统处理,大大节省了人力;其贮藏数量比普通弹药库多出45%,同时可节省80%的人力。

  2003年,樟宜基地还建成了大型海军联合训练中心,负责对美新两国海军官员进行联合训练,以促进两军交流。樟宜基地是美国海军自撤出菲律宾苏比克湾以来首次在东南亚开辟的固定的航母停泊基地。按美海军设想,樟宜基地是美国军监控南海局势和进出印度洋的“桥头堡”,其战略意义决不亚于当年的苏比克。在樟宜建立基地,大大拓展了美海军第7舰队的控制范围。从这里出发,美海军舰队可以在24小时内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阿拉伯海到达海湾地区;向东则可以直接进入南海海域。此外,美军还以樟宜基地向周边东南亚国家辐射,通过签署军事合作协议,获得了在这些国家的基地和港口停泊军舰、起降飞机的权利。

  中美战争爆发后一个以樟宜为中心的新的美军基地群迅速东南亚形成,刚开始中国政府一再抗议,要求新加坡保持中立,不要暗助美国。但新加坡政府却置若罔闻,视中国政府的严正抗议为老生常谈,黔驴技穷,依然我行我素,表现出强硬的敌对态度。

  4月17日,二炮集团军对樟宜美军基地实施核弹攻击,当蘑菇云在新加坡的上空升腾翻滚时,整个东南亚地区为之震动,那些心怀叵测,本想乘火打劫的东南亚国家倏然而惊,真正意识到中国的严正抗议不是说着玩的,惊恐之余这些国家纷纷主动要求美军从自己的国家撤军,不敢在继续在两个大国战争之间玩火了。

  4月18日,二炮集团军对位于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东南100多公里处的沙漠腹地中,藏着的该国最大、且设施最先进的苏丹王子空军基地实施核攻击。如果说,中国对新加坡的核打击意在摧毁美军在南亚地区的战略支撑点。那么紧接着对沙特的核打击则是对美国整体国力的釜底抽薪之举。

  作为OPEC组织的领袖,沙特阿拉伯与美国之间的感情可以说是爱恨交加,一方面沙特努力运用石油武器领导OPEC组织会员国为自己的权益与美国等西方石油垄断资本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这主要集中在两次石油涨价上: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石油输出国组织利用石油武器同美英石油资本的第一次较量,也就是所谓的第一次能源危机以前,当时,国际石油价格是相当低的。例如,50年代期间,当时的石油价格只有每桶1.6美元。正是廉价的石油,方促使整个西方国家在上个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实现了长达20余年的经济“黄金时代”,也使得美英石油资本从中东的廉价石油中赚取了惊人的利润。然而,好景不长,在1971年11-12月期间,石油输出国组织为支持阿拉伯国家反对以色列的斗争,决定运用石油武器对扶植以色列的美国进行石油禁运。于是,第一次针对美国石油垄断资本的能源危机宣布爆发。在第一次能源危机期间,OPEC的阿拉伯成员决定收回原油标价权,并把当时的基准原油价格由每桶3美元提高到10美元,纵然间,国际石油价格一下子猛涨了两倍之多。由于原油价格的迅猛上涨,结果,美国首先于1974年爆发了大规模经济危机,紧接着,整个西方世界也发生了战后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继第一次能源危机后,OPEC为打击西方石油资本,又在1979-1980年宣布第二次石油大涨价,当时的国际原油价格又几乎上涨了一倍以上,从每桶10美元暴涨到每桶20多美元。结果,给1979-1982年的西方经济危机火上浇油,成为战后最为严重的大规模经济危机。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和1979-1980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的爆发,不仅沉重打击了美英石油垄断资本,而且,还迫使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不得不对它们的产业转向以节能为主的产业结构大整顿。

  另一方面,两次海湾战争沙特又不得不借助美国大兵的力量铲除萨达姆这个好战成性的枭雄。但没想到美国借进攻伊拉克之机,不仅把伊拉克丰富的石油抢到手中并抓紧一切机会着手摧垮石油输出国组织。众所周知,美国的人口虽然只有全球总人口的5%,但是,美国消耗的石油却占据全球石油的30%。长期以来,美国尽管本土也储藏着比较丰富的石油资源,但美国在能源问题上采取的战略不过是,尽可能地封闭本国油田,除非万不得以,才不得不进行开采。这就是美国为什么依赖国外石油的基本原因。由于中东的石油对美国至关重要,因而美国对中东的石油依赖占据了美国石油进口的50%(70年代曾高达70%),虽然最近美国采取一切措施,减少对中东地区的石油依赖性,但时至今日,美国对中东地区的石油依赖性仍然达到了40%。在中东地区中,沙特阿拉伯一向是美国的主要石油出口国家,除沙特外,美国对伊拉克的石油也早想染指。由于伊拉克的石油蕴藏量高达1200亿桶,每年的开采量,只有区区200万桶。美国占领伊拉克,不仅可以控制该国的石油开采权,还可以使得美国石油垄断资本重新打入该国并进而左右整个中东地区的原油市场。当年美英联军进攻伊拉克,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动机便是通过控制伊拉克的石油,迫使全球石油价格下降。有专家预测,倘若伊拉克开动所有油井生产的话,必将导致全球石油生产过剩与石油价格出现暴跌,石油价格下降到每桶低于10美元的情况也将会出现。那样一来,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自动限产来调节石油市场的角色,实际上,也就不复存在了。在战后伊拉克的重建过程中,美英石油资本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一是把战后伊石油生产的合同拿到手,这样一来,美英石油资本便在较大程度上夺回了在伊拉克的石油开采大权;二是美英石油资本将在伊拉克实施私有化,重新让私人公司控制伊拉克的石油生产;三是利用伊拉克占有的地盘,向其他OPEC成员逐步进行渗透,特别是对OPEC的最大产油国———沙特,通过各种手段,削弱它在OPEC举足轻重的影响。这样一来,逐步把OPEC的主导权搞到美英石油资本的手中。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