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劫_北海卧龙【完结】(40)

  正是有鉴于此,所以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虽然世界各地的局部战争连绵不断,但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一直保持克制的态度,全世界在核大战的阴影笼罩之下倒也度过了几十年和平的光景。不过,核弹这个超级武器自它诞生以来就注定了要从发射架上走向战场,这是一个无法遏制的必然趋势,虽然没有谁真敢丧心病狂发动毁灭性的世界核大战,但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却与日俱增,人们不仅不断研制出威力更大的战略核弹头,而且也在开发可以应用于有限战争的战术核武器。中美大战的爆发终于为这些精巧战术核武器提供了一个展示威力的实战机会……

  不过这场有限的核战争并没持续多长时间,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在损失惨重后都不约而同地停止了使用核武器攻击对方的举动。在中国方面来看,既然核武器吓不住美军入侵的步伐,那么继续使用核弹打下去只能使核战升级,另外38军在美军核打击下的“瞬间即逝”,也使军内反对使用战术核武器的呼声日益高涨,虽然还有少数将领坚持“核武”制胜论,请求程光继续对美军的地面入侵部队实施核打击,直到美军退出中国领土。但军委更多的人还是倾向于诱敌深入,靠“人民战争”这个传统的法宝来消耗美国的战争潜力,他们认为中国地域广阔,有着无穷无尽的人力资源,没必要同美国拼核武器,在高科技战争领域一决雌雄,那是中国军队的弱项。即便是靠战术核导弹的威慑逼迫美军退出了中国地面战场,中国依然会面临来自空中和海上的超视距打击,与其被动挨打,不如把敌人放进来,发挥中国陆军的强项,打一场面对面的地面战争。当然,不少将领在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也是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今天的美军已经今非昔比,在历经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第二次朝鲜战争的磨练后,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质的飞跃,今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否还能再现当年的志愿军的辉煌战绩,谁都没有必胜的把握。

  在美军方面,小巴顿将军同样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从内心深处讲小巴顿不主张发起一场对中国本土的地面作战,这有点像一个持枪的现代士兵没必要与一个中世纪的武士肉搏一样,美军的优势本来就在海陆空远程攻击模式和高科技武器上,如果发起一场教科书式的正规地面战,那无异于舍己之长,用己之短。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陆军大国,发动地面战简直是一场灾难,按照他原先的设想地面战的规模应当控制在朝鲜半岛,对中国本土只需要实施远程打击,迅速削弱中国的战争潜能,使之不得不屈服就可以了,虽然中国是一个基础工业大国,但是以美军的巨大空中打击力量,不需要多长时间就足以将中国炸毁旧石器时代,到那时候即使是中国政府不肯妥协,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也会让中国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毕竟生存的本能要远远超过对尊严的追求。

  但是在与辛格博士的一次秘密会谈后,小巴顿悲哀的发现在这场世界大战的背后军人的意志是微不足道的,真正操纵战争的幕后之手是那些远在华盛顿的金融家、军火商、政客以及所谓的精英们,他们目的不是一场干净利索,零伤亡的胜利,而是创造战争红利,消耗多余“垃圾”人口负担。作为一个职业军人,小巴顿自信自己是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最富战略远见的统帅,但是在政治领域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一个未毕业的小学生。当他认识到这一点时,他开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这场战争,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只能被迫接受现实,去制定一个能够让华盛顿各方势力都“满意”的地面作战方案,至于这个作战方案要死多少美国孩子,这就不是他所能控制的了。自越战之后,美国的总统们在没有确定的目标和十足把握的情况下,都不愿意将美国士兵派往外国领土上作战,但在经历了科索沃、阿富汗等几次快速和低伤亡的海外军事行动后,这种感觉开始逐渐消退。第二次海湾战争和第二次朝鲜战争更是为远距离打击敌方目标提供了实战证明,极大地降低了参战人员的危险。对于没有经历过残酷越战、朝鲜战争的美国新生代,战争在他们眼中就像是一场网络游戏,而胜者总是可以得到最好的奖赏。但深知战争史小巴顿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共有29万美国士兵阵亡,其中仅突出部战役(Battleofthe Bulge)一役,就有1.9万美国士兵丧命,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为争夺一个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太平洋小岛而战死6000多海军陆战队员。越战中美军的战斗和非战斗阵亡总数也达到了5.8万。这些血淋淋的数字让他知道战争是残酷的,不是虚拟世界中的网络游戏,尤其是在对中国这样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大国发动地面战,巨大的牺牲是不可避免的,他只能祈求上帝希望自己的计划能够减少这个伤亡数字。

  但是战争不是一厢情愿的,面对美军的入侵,中国方面的反击刚烈而迅猛,仅在“五日核战”里美军在东北战区的伤亡即高达3万多人,不过这个数字和美军在全球各军事基地的死亡人数相比则又小巫见大巫,中国二炮集团军对关岛、冲绳美军基地战略核打击,让这两个岛屿永久性地沉入大洋深处,随之陪葬的有100多万平民和军人。面对如此高昂的死亡人数,即使是在军界以强硬派著称的小巴顿不禁潸然泪下,但即使是这样他还是硬下心肠继续指挥军队作战,他无视部下们再三恳求停战和谈的建议,坚持将一个又一个空降部队投向那块死亡之地,因为他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不能心软,入侵中国本土是华盛顿方面既定方针,是不容违抗的,作为一名西点军校毕业的高材生,他所接受的教育信条是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必须无条件执行,没有任何借口。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