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军事资料百科_随风落叶【完结】(468)

  复合装甲。1879年英国人又设计建造了全部使用复合装甲的“巨人”号,使其水线装甲带的厚度减少到18英寸,而过去一般都厚达20多英寸。此后,采用镍钢装甲更进一步减少了装甲厚度。1895年前后又出现了以热和水处理钢表面使其硬度加大的哈维法,以及比此更好的克虏伯处理法,进一步减少了装甲厚度。

  与装甲技术同步发展的是舰船船体的材料技术。19世纪60年代英国制定了建造新舰仅用钢铁舰体的政策。1872年法国在“可畏”号舰体结构上开始使用钢与铁相结合。到1886年,英国开始有一批全钢船体的军舰下水。

  在大炮与装甲的较量中,舰炮技术和装甲技术都得到了明显的发展,但这场较量到后来还是舰炮占了上风。到19世纪90年代末,西方国家的舰船设计师们承认,他们再也不能为军舰任何部位提供绝对可靠的防护。在有效射距内,能够提供较为可靠的防护的部位只有炮塔、火药库、水线和机器舱,对其他部位的人员只能提供很有限的防护,以防御速射炮的杀伤。

  (2)舰船吨位和航速的竞赛

  19世纪末,由于锅炉和发动机的发展,使舰船的动力装置有了很大的变化。早期的锅炉实际上是用铁撑杆在内部加固的铁箱子。在新的冶金技术出现后,开始有可能制造更为坚固的比19世纪中叶的锅炉容纳多一倍蒸汽的箱或锅炉。这一时期,还研制成功一种水管锅炉,依靠流过钢管的水通过燃烧加热而产生蒸汽,其热效率要比普通锅炉高得多。到19世纪末,用这种锅炉以高达250磅的压力推动能产生14000马力的三级膨胀式蒸汽机。尤为重要的是,19世纪末研制成功了蒸汽轮机以作为舰船的动力装置。蒸汽轮机利用蒸汽通过喷嘴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动能,再利用高速蒸汽推动汽轮机的转子转动而输出机械能。它克服了往复蒸汽机功率小、重量大、燃料消耗率高等缺陷,很快便成为舰船上的新型动力装置。此外,德国还于1897年研制成功柴油机,其热效率高,重量轻,消耗燃料大为减少,也较快地在舰船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舰船动力装置的迅速更新和进步,19世纪末海军舰船获得了空前的动力,使各国有可能建造排水量很大、航速很快的舰船,出现了一个在舰船吨位和航速两方面都你追我赶的局面。1889年英国建成的“胜利者”号战列舰,其主机马力就达到14000匹。德国在90年代初下水的一艘新舰,其主机马力更达

  到15000匹。在舰船吨位方面,英国在90年代初的装甲舰平均吨位为7685吨,法国为5825吨,德国为4066吨。到90年代末英国最大的战列舰的排水量达14900吨,法国达12200吨,德国达11130吨,俄国达12674吨,美国达11560吨。

  当时各国海军竞争得最为厉害,其影响也最大的还是舰船的航速。以装甲舰为例,1860年代英国有19艘下水,平均航速为12.72节;法国有18艘,平均航速为11.57节;俄国有25艘,平均航速为7.98节。到1879年,英国有25艘下水,平均航速为12.86节;法国有20艘,平均航速12.45节;俄国有6艘,平均航速为10.33节;德国有16艘,平均航速为11.44节。到1880年,英国又有25艘下水,平均航速达17.59节;法国有20艘,平均航速为13.95节;俄国有9艘,平均航速为16.07节;德国有6艘,平均航速为12.08节。到1886年时,意大利海军已有两艘军舰航速达到20节,英、德各有一舰达19节,其他达到18节的已有十余舰。1890年代末,西方海军的战列舰的先进航速为18节;巡洋舰的先进航速达24节;鱼雷艇最快者达28节;驱逐舰由于使用了蒸汽轮机,航速最快者竞达35节。也就是说,在大约30年的时间内,世界海军舰船的航速提高了近2倍。这是很重要的进步,它对后来20世纪的海上战争产生了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3)鱼雷与鱼雷艇、驱逐舰和潜艇

  鱼雷最早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1866年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海德制成第一条自航鱼雷,称为“白头鱼雷”。雷体直径356毫米,长3.53米,重136公斤,利用压缩空气驱动活塞发动机带动螺旋桨推进,航速6节,射程640米。到19世纪70年代,一种专门使用鱼雷的新型海军舰船开始出现,这就是鱼雷艇。英国于1877年最先研制成“闪电”号鱼雷艇。在1877—1878年的俄土战争中,俄国海军首次将鱼雷用于实战,他们先是将鱼雷安装在旧式的小艇上,多次成功地袭击土耳其舰船。特别是1878年1月26日,俄国的“切什梅”和“锡诺普”两艘鱼雷艇成功地将土耳其的军舰“因蒂巴凯赫”号击沉,在西方各国海军中引起了强烈的震动。许多人认识到,鱼雷是一种很厉害的武器,因为制造鱼雷和鱼雷艇的成本比起建造装甲舰和巡洋舰来,要低廉得多,但它却可以给予装甲舰或巡洋舰以致命的一击。尤其是海军力量弱小的国家似乎有可能以较小的代价向最大的海军强国挑战。

  的确,在19世纪末,西方各国海军无不重视对鱼雷和鱼雷艇的研制和生产。在较短的时间内,鱼雷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1892年,开始出现由发射舰艇利用导线输电作动力源的拖线鱼雷。紧接着,发明了基于水压原理的鱼雷定深器,从而可以根据鱼雷攻击目标的具体情况而在发射之前预先调节其在水中的航行深度。1897年,奥地利人奥里布又成功地使用陀螺仪来控制鱼雷的定向直航,使鱼雷在航行过程中不致于因水流等因素的作用而偏离航向。这两项发明都有助于提高鱼雷的可控性,提高其命中精度和攻击威力。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