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国情咨文_[美]戴维·卡拉汉【完结】(43)

  可是后来,当他在工作休息的时间,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时,他发现自己在一张纸上气呼呼地涂划着几个名字:“多尼·陈”,“细瑟”,“福斯滕”。卡斯托里干的诬陷好人的勾当必须被制止。

  他查了一下五角大楼的通讯录,拨通了电话。电话铃响时,他又写了一个名字:“赖利”。

  “刘易斯·瑟斯顿。”

  “刘易斯,你好,我是扎克。”

  “早上好,扎克雷。预算仗打得怎么样,伙计?我听说血正在你们那儿的楼区流呢。”

  “已经漫过膝盖了,还在上涨。”

  “吸血鬼肯定爱干你的活儿。”

  “有人说参联会只招吸血鬼。” ——两人都乐了。

  “我说,刘易斯,不知道你能不能帮我做件挺不寻常的事。”

  “如果我能,如果我能的话。”

  “国情局的外国人数据库是不是和我听说的一样好?”

  “那要看你听到的是怎么说的。不过确实,对于我们现行软件的局限性来说,它们已经够可以的了。我们和中情局、安全局共用一个系统。干吗问这个?怎么了?”

  “你能把几乎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公民的名字敲进国情局的系统,就得到了他们的个人履历,是不是?”

  “基本上是这样,虽然并没有那么简单。你要提供的资料不能光是个名字。要不然就会像在曼哈顿的电话本上找一个叫约翰·史密斯的人一样,除此之外只会难得多,视国家的大小而定。”

  “你能给我查个名字吗,是不是违反规定?”

  “扎克雷,你当然知道,现在,我并不是可以接受这种要求的人。你,我的朋友,得去和……”

  “算是帮我一个大忙了,刘易斯。”

  “我明白。”

  “那就不算违规了,对吧?”

  “这方面还是有规定的,不过没什么要紧的。你要查什么?”

  “唐纳德·陈。香港居民。年龄大约是五十五到六十,我想。职业商人。”

  “还有呢?”

  “就这些。”

  “嗯,不算多。不过我会去办的。香港还不算太大。要这个做什么?”

  “我现在还不能告诉你。”

  电话那头沉默了半天才有了声音:“我懂,我懂。我想我可以理解。”

  “谢谢你,刘易斯。你觉得什么时候能搞出来?”

  “这儿运转得相当慢,所以我大概今天就可以为你弄。这样吧,下了班后,咱们到我最不喜欢的那家酒吧碰个头喝一杯好不好,八九点钟的时候,我会告诉你我找到了什么。”

  “好极了,”扎克说,“可我还要问你一个问题。”

  “哦?”

  “国情局有一个搞国内调查的分支机构,是不是?”

  “是的,国情局调查部。DIAI【注】。那个单位就在大厅的那一头。不过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我不能进入他们的系统,绝对不能。”瑟斯顿停顿了一下,然后又带着一种资深“黑客”的骄傲说,“让我换一种说法,哥儿们。我是不被允许进入他们的系统的,但如果我真的想进入,我是能进去的,如果是为了高尚的事业的话。”

  “我还记得你在康奈尔时干过的一些好事。称得上是胆大妄为。”

  “那时我比现在年轻多了。也愚蠢得很。”

  “你仍然是个天才,刘易斯。那么我要问你的是:你认为国情局调查部关于越战的记录资料的保密级别会怎样?这些资料是存在计算机上,还是收在档案仓库中了?”

  “在档案室,毫无疑问。但十有八九这些资料的索引会存在计算机里。假如你知道找的是什么,你就能找出它在哪儿,以及关于它有多少材料。”

  “你能进入存放索引的系统吗?还有,我可不可能进到档案室本身去?”

  “我的猜测是这两个都有可能,取决于那记录的年份是多少。我大胆地猜想,大量的越南调查资料仍然是保密的,甚至是现在。不过如果查找人享有很高的工作密级,那么进入系统也许并非不可能。而你是有的,你就可以。你到底要找什么?”

  扎克犹豫不决:“我也没底。但我还要再拜托你另外两件事,一件容易一件难。如果很不好办你就直说。”

  “说吧。”

  “首先是容易办的。查一下索引,看看你能不能找到——如果它真的有的话——发生于六十年代末或七十年代初在越南南部一个叫细瑟的小镇的一起可能的战争罪行。”扎克把小镇的名字拼了一遍。

  “没问题,没任何问题。艰巨的任务又是什么?”

  “如果你对这个感到为难我会理解的,刘易斯。”

  “试试看吧。”

  “在巴拿马曾经发生过一起跟一个叫赖利的‘绿色贝雷帽’上校有关的事件。我想知道事情的经过。”

  “这我可没数了,扎克雷,”刘易斯慢慢地说,他的声音犹疑而紧张,“那是很近的事。进入系统去找那种资料,我是要冒风险的。如果这是为福斯滕干的,那我真希望你能走官方渠道。”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