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梦中的台海之战_吴琦【完结】(182)

  前方的捷报令赵京等人非常高兴,这时秘书又报告:“美国人要求马上与你见面!”

  赵京回复道:“不宜再拖沿下去!通知外交部,把我们已与中国开战的消息通知美国人!”说完,他又继续众人注视战局的变化,他没有心情去关心美国人会有什么反应,不再象以前那样,非常想了解一下美国人的态度,现在最需要关心的事情是前方的战况!

  空中的战斗已经开始!

  “全体注意,准备应战”姜凯涛下达命令,在接到警报之后,他立即率领四架歼-7战斗机飞向作战空域,做为率队的大队长他心中早已一片焦急,在空中值勤的战斗机除了他这一个编队外,还有两个编队,每个编队各四架歼-7战斗机,总共不过十二架,这太少了。那两个编队已经与敌人交火了,不知战况如何?他们的无线电信号突然消失了,是不是他们都被敌人击落了?如果是那样,现在就只剩下一个编队在空中迎敌了,不知道能不能阻止住敌机的进犯?不知道增援什么时候能到?可能此时值班战机已经起飞了,希望他们快点。不要再想了,必须准备战斗吧!他告诫自已,他现在要对付的是比歼-7先进许多的幻影-2000.他所担心的事情的确发生了,前面的两个编队已经被全部击落了。

  此时台空军第11战斗机大队长范德刚正为亲自击落一架歼7高兴不已。本来对以小编队分散出击的做法不理解,可现在他明白了,这样做虽然使已方兵力分散了,但留给对手作出反应的时间也少了,所以到目前为至,一共只有八架歼7对其实施拦截。凭借幻影-2000先进的雷达和中程导弹,他们将这八架歼7全部击落,其中有一架就是他击落的。

  又一批对手出现了,4架歼7冲了过来,可机上的中程空对空导弹已经全部用完了,同一编队的其它飞行员也报告中程导弹用完了,原来中程空对空导弹的命中率不高,消耗的太快了。此时本可以让后面跟进的友机实施中程导弹攻击,可友机还距此较远,而且他与歼-7的距离已近。他必须先躲避一下,以让前面的对手进入后面的友机的导弹射程之内,否则马上会与对手进入近距格斗。可是范德刚想都没想的就选择了近距格斗,在他看来,以任何理由躲避战斗都是胆小的表现,尤其是当对手是被视为“废铜烂铁”的歼7,那就是贪生怕死。

  “冲过去,干掉他们!”“是!”其他几个飞行员立即回应道,他们与他一样根本没把对手放在眼里。

  姜凯涛发现形势对他有利,对手只有4机幻影-2000,双方兵力对比是一比一,其它敌机一时还赶不到,而且双方的距离已经很近了。

  “大家放松一点,准备攻击。”姜凯涛下完命令后专心于战斗,很快他就瞄上一架敌机,那正好是范德刚的座机。

  此刻范德刚也在瞄准他,不过他占了先,首先发射了导弹,迫使范德刚为躲避导弹放弃了攻击,以躲避飞来的导弹,成功的躲过那枚导弹之后,范德刚内心中大叫:“好家伙!再慢一点,一定被击中!”,接着他找到机会也回敬了一枚“魔术2”格斗导弹,可惜导弹也被轻松的躲过。

  4机幻影-2000与四架歼-7在空中展开激烈的空中格斗,很快双方的空战编队乱了,在瞬息万变的格斗中双方的飞行员都一心只想把对方击落,战前反复训练的空战战术被忘记,各自选个对手就开始“单挑”上。姜凯涛与范德刚正好分为一组,两人越打越吃惊,因为他们都发现对方是一个非常难缠的家伙,可以说这是一场高手与高手之间的决斗。尤其是范德刚,“谁说共军用的是破飞机?谁说共军飞行员技术差?我被那些家伙骗了!”心中在暗暗叫苦,以前听别人说共军飞机如何如何落后,飞行员技术如何如何差劲,结果没把对手真正放在心上。然而事实上远非传说中的那样,近距格斗中歼-7难缠,对手技术也不比错,本想呼叫队友支援,然而自尊心使他最终还是放弃这个想法,他不想让别人笑为无能,对付不了几架破飞机。

  事后证明,范德刚维护自尊的想法是一个错误,最终姜凯涛看准机会,果断的使用机炮向正在转弯中的他开火,虽然大部分炮弹没有击中目标,但少数几枚还是击中目标。

  范德刚突然间感到肩上和腿上一麻,随后就是巨痛传来,“被击中了!”想跳伞,可是弹射座椅毫无反应,看来跳伞是不行了!身上的伤势不轻,伤口不断的流血,一阵阵巨痛几乎使他昏过去,飞机虽然还可以操纵,但情况不容乐观,没有希望飞回基地,唯一的办法是迫降。举目望去,下面正好有一段公路可供迫降。凭借着顽强的意志,他艰难的操纵着飞机减速下降,起落架也放下来了,终于在平坦的公路上安全降落,可没等飞机停下,他再也坚持不住晕了过去。

  姜凯涛并没有因为击中敌机而发出笑声来,敌人的援军就要赶到了,面对处于优势的敌人,他与队友又陷入更残酷的战斗中。

  第二节

  昨天晚上,第210防空旅被部署于空12师驻扎的4号机场附近树林之中,上级的意思是想借此加强该机场的防空能力,可是第210防空旅旅长刘海峰对此很不满意,他本想将阵地部署到更加靠近前线的地方,理由是他率领的不是一支普通的部队。第210防空旅的实际兵力仅一个营,由陆军防空导弹试验人员组织的临时部队。他们的装备是“钢管”导弹,“钢管”仅仅是导弹的试制代号,这种导弹还没有得到军方的正式编号,属于试验中的产品,不过其技术状态已达到可服役的水平,该导弹的设计师甚至宣称:“这种导弹的性能世界第一!”只不过没有通过最后的验收。没经过验收的事实并不影响军方对该导弹的寄予的厚望,陆军希望它能为陆军师一级部队提供防空保护伞。当对台一战不可避免之时,军方为在实战中测试该导弹的性能,迫不及待的将该导弹试验队改组成第210防空旅派到前线。刘海峰本想被派到一线去,以便获得较多的参战机会,没想到会被派到后方负责掩护一个空军的机场,“我们是陆军部队!”然而他的抗议无效,不得不执行命令。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