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梦中的台海之战_吴琦【完结】(389)

  沿海东南及上海地区的防御问题早已被列入解放军的工作重点之一,在上海周围构筑防线的计划早已被提出,第二次台海战争开始之前,修筑防线的计划已开始进入设计与筹划阶段,中美开战,尤其是美军登陆之后,整个工程全面展开。

  面对这条防线,美国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他们早知道中国要修筑这条防线,可是一直没有在意,他们认为防线是早已过时的东西,这一计划不大可能实施,直到侦察照片显示中国已开始修筑防线才相信它的存在。他们对此工程的进度也估计不足,认为可以在工程完工前突破它。可是为修筑上海外围防线,中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与物力,除了大量工兵部队之外,军队派出12个预备役或民兵师参与修筑,上海市政府则动员了大量工程机械与人员,全市的建筑企业几乎全部被动员运去参与工程施工。巨大的投入当然换来了巨大的回报,当美军到达防线前时,整个防线已形成规模,美国人只能感叹其工程速度的神速了!

  美军首先对防线发起了几次试验性的攻击,想寻找这条防线的弱点,结果让他们发现前面是铜墙铁臂,中国人在修筑这条防线之时几将人类的智慧发挥到极点。整个防线之内,依江南众多的河流层层设防,利用田间的水渠,改造出无数充满积水的深沟,还有大片的泥地--人为的让地面上充满积水。战壕与交通壕密布,而且没有一条是直的,全是羊肠小道一般弯弯曲曲,…

  这条防线的布局没有漏洞可寻,要想撕开它,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强攻,这就必须依赖于火力,当然伤亡是少不了的。美军完全可以绕过防线,防线的北面较弱,甚至许多地方没有开工,可以轻易突破,从上海市后方杀进去,然而时间已不允许美军再多走几十公里路,那可能需要好几天时间,而时间是最为宝贵的,再说解放军增援部队正从北面开来的,绕过防线北上很可能与解放军主力相遇。美军已别无选择,必须立即突破这条防线,继续向上海前进!

  美军短暂的休整一下,让人员休息一下,同时也要补充一下弹药,一夜的激战下来,弹药消耗也不少。可是没等攻击行动开始,解放军就首先大量炮弹欢迎美军,美军炮兵随即对解放军炮兵实施压制,然而效果不佳。

  解放军可是依托防线作战,是坐等敌人上门,与以往的野战不同,因此面对炮战,解放军炮兵毫不畏惧,勇敢地迎战。

  与美军不同的是,中国陆军装备有大量火箭炮,其种类繁多,以107、122、130毫米的最多。虽说这些火箭炮在美国人的眼中性能太差,射程太短,精度太差,但是解放军看中了结构简单,重要轻,机动性强,尤其是其射速高,十秒钟左右全部火箭弹就可以发射完毕。也许美军会在这些火箭炮发射等一枚火箭炮后的一秒钟内发现并计算出炮位,然后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内将有关的数据传给炮兵指挥所,指挥官也可以在一秒钟内决定开火,如果这个时候炮兵们正在炮位上,那么炮兵们仅需要几秒钟时间秒可以完成瞄准、装填,到最后击发,不过炮弹在空中要飞行一段时间才能落地。理论上整个过程所需要的总时间也不过数十秒钟,但实际上所需的时间要比这多一点,而在这段时间内,火箭炮完全可以发射完全炮弹,甚至将火炮移走。因此这些火箭炮如果实用的好,确实可以让美军头痛的很,幸运的是,经过连续的战斗,中国军人已经学会了如何应用。

  相较之下,身管火炮的射速与机动性无法与火箭炮相比,然而解放军为其修筑起掩体,不要小看这些掩体,这些掩体修筑的非常考究,除非直接命中,否则无法摧毁;要想以间接炮火摧毁这些掩体可不容易。这可是解放军从朝鲜战争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成果。

  美军炮兵根本没有掩体,或者说没心思修掩体,机动是他们对付压制炮火的唯一法宝,常常是对方的炮弹没有落下,他们已接到警报,并及时移转。不过现在他们发现对手与他们一样,拥有发达的侦察系统,他们一开炮对手的压制炮火马上就到,因此必须不断的转移,可是这太影响战斗了。有时需要炮火支持时,炮兵正转移阵地。

  双方的炮兵只能说是打成平手,谁也占不到什么便宜。实际上,双方地面部队只能打成平局,不过美军有空中优势,空中优势可是美军致胜之根本。地面部队一旦遇到问题,会立即出动飞机对目标实施轰炸。

  美军的空中打击给解放军于巨大的压力,也为美地面部队的推进提供了巨大帮助。当天美军几乎将其全部力量都投入到对地面部队的支援上,尤其是第4机步师,甚至日本空军也出动战机参与了行动。

  同样,为了支援地面部队,解放军也出动大量战斗机对美机实施拦截,歼-7性能虽比,但在执行重地防空等方面依然表现不错。可惜已不顾一切的美军依然显得力不从心。

  美机投入下的炸弹确实解决了不少问题,然而地面部队的攻势依然受阻。无论是什么样的支援火力,都不法有效的摧毁防线上的火力点,因为这些火力点太多,也太坚固。密布各处的地雷与各类障碍物,让部队不愿抬昌;无数充满积水的深沟挡住了装甲部队的去路;此地之土质原本松软,不利于重型装备的通行,被人为地充满积水之后再是泥泞不堪,更让重型装备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更重要的是为保卫上海,俞登已下命“决不许后退一步,因为我们已无路可退!”,虽然伤亡数字不继上升,但是守军依然死守不退,甚至不时派出小股部队实施反冲击。战至当日日落时分,美军仅仅推进了几公里,这与计划相差太远了,数字化装备提高的是效率,而不是武器的性能。一名美军士兵感叹道:“这条防线太坚固,也太宽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