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赎罪日战争_[以色列]恰伊姆·赫佐格【完结】(66)

  运河一线的支撑点,多年来,一直是按照既是抵抗埃及进攻,保卫运河的据点,又是警报站与观察哨这样一个折衷方案修建的。作为前者,它们太易于攻破,而且过于分散;作为后者,它们配备的人员又太强了。如果防线根据“什伐赫·约尼姆”计划配备人员,作好进攻准备,那么毫无疑问,许多支撑点会起到更有效得多的作用,埃军会蒙受重大损失,在一些地方也无法获得立足点,在以色列后备队到达时,所遇到的情况也会比他们实际遇到的要好。尽管兵力对比埃军占绝对优势,并把反坦克导弹的主要阵地放在自己一方的高沙堤上,而且他们的进攻无疑要在运河东岸建立一处立足点,但他们这样建立起来的桥头阵地,肯定比事实所证明的更经不起以军的反击。

  然而,主要的错误在于没有能象丹上校要求的那样,及早命令增援的装甲部队以全力去增援支撑点的部队,或去阻止埃军渡河。直到10月7日星期日早晨,才准确判明运河全线的情况。但到那时,再三试图与支撑点部队会合的曼德勒装甲部队,己损失了约2/3的兵力。这种优柔寡断被实践证明是代价重大的。

  第十三章 坐失良机

  恰伊姆·赫佐格 [以色列]

  [出自《赎罪日战争》]

  10月7日下午1时,戈南把战线划分如下:布伦师负责北部地段,沙隆师负责中部地段,曼德勒师负责南部地段。而实际情况是,星期六下午各旅接管了各营的地段,而此刻,各师又接管了各旅的地段。沙隆提议,星期日晚上所有三个师发起大反攻,戈南拒绝了,因为他想巩固和加强他的防线;他的部队已所剩无几,如果再把一两个师投入战斗,敌人就可以在其他地段任意发动大规模进攻。

  3时30分,戈南给曼德勒调去一个装甲师,防守几处山隘,并把安农旅划归沙隆指挥。当天晚上10时,伞兵进入南部的萨达尔角地区,该地区当时由南部军区直接指挥——这里的所有部队仍在进行牵制战,从而缩小了曼德勒负责的战区。

  戈南命令布伦于7日上午11时左右撤离各支撑点。11时40分,国防部长来到南部军区。在他的直升机降落前,戈南劝他返回,因为在俯瞰着司令部的小山上有埃军突击队。可是达扬还是降落了,并要他报告战况。听完汇报后,他说道:“这是战争,撤到高地上去。”他边说边在地图上划了一道线:在从雷菲迪姆以东经过马阿拉山和亚莱克山到苏伊士湾的阿布鲁迪斯,“放弃支撑点,能撤的人全部撤走。伤员只好当俘虏了”。戈南同意撤走支撑点人员,但认为没有必要撤到山上去,达扬让军区作决定。

  于是,戈南决定先遣部队留在纵向公路侧面的炮兵路上,部队主力留在干线纵向公路上。达扬同戈南告别时说,他所讲的一切都得当作“部长意见”来对待。

  与此同时,后备队陆续到达,到7日晚,南部军区的大部分部队已沿纵向的炮兵路展开,后备队已在侧翼干线纵向公路展开。此刻,埃军沿全线的进攻虽然遭到阻击,但其压力仍相当巨大。这一局势突出表明“什伐赫·约尼姆”计划的一个基本谬误:即以为一支拥有300辆坦克的部队,就能挡住埃军的全面进攻。然而这里已有3个师在作战,而要击退埃军进攻,却还是困难重重。

  下午2时30分,达扬回到总司令部,建议部队应撤至较易防守的一线上,具体说即山隘防线。他的语气非常悲观:以色列的国土必须保卫,因此防线必须缩短。他建议放弃苏伊士湾,只在沙姆沙伊赫留一支部队。对戈兰高地,他建议巩固约旦河谷悬崖前的防线,再沿约旦河构筑一道防线。埃拉扎尔认为,重要的是要守住苏伊士湾萨达尔角前的防线,而不是沙姆沙伊赫防线,并按此下达了命令。这一部署在战争中已被证明是正确的。达扬从总司令部出来去见总理,再次提出他的全面撤退的计划:他确信缩短战线是必要的。

  下午4时,埃拉扎尔被紧急召去见总理和国防部长:他表明了他的观点,认为至关紧要的是,要在山隘以西尽远处坚守住一道临时防线,他好在第二天从那里发起反攻。他认为,撤至山隘一线,就势必放弃或危及各主要司令部和兵营,这对以军来说代价太大了。他也反对沙隆在南部军区提出的意见(即一有渡河可能,就立即进攻),因为风险太大,但他赞成对已过河集结的敌军主力进行反攻。他要求授权他到南部军区去当场作决定,总理批准了他的要求。

  埃拉扎尔在后备役将军伊扎克·拉宾(后来担任以色列总理)的陪同下,到达南部军区,并在7时会见了戈南、曼德勒、布伦和马冈(由于直升机出了故障,沙隆未能按时到达,但当总参谋长要离开时,他及时赶来见到了他)。埃拉扎尔制定了10月8日反攻的计划:布伦师从坎塔腊地区向埃及第2集团军进攻,沙隆师为预备队留在塔萨地区:如果布伦师进攻成功,沙隆师就从大苦湖地区向南运动,对埃及第3集团军发起进攻;但是,如果布伦师进攻失败,沙隆师就去增援布伦师。埃拉扎尔强调指出,沙隆师将作为布伦东北线进攻的预备队使用,调动他们一定要经总参谋长亲自批准。曼德勒部队留在南线,准备在沙隆进攻埃及第3集团军时支援他。

  埃拉扎尔在下达简令时强调,他不想让部队进抵运河,并警告他们要避开沙堤,因为那里有埃军步兵反坦克部队集结。戈南要求允许他们在战斗顺利时向西岸渡河,埃拉扎尔表示同意,但必须是在攻占埃及渡桥的情况下才可西渡。他接着加了一条,真正渡河一定要得到他的批准,只有在特别顺利的情况下才能渡河。沙隆到达后,向戈南提出了援救各支撑点的问题,并给他看了为实施这一冒险行动而拟订的计划。戈南反对夜间进攻,尤其是在星期六夜间战斗不幸失败之后。但他命令沙隆准备翌日进攻的计划,并说他在观察了形势发展后,再决定明晨是否进攻。随后,埃拉扎尔返回总司令部,并批准了北部军区在星期一早晨向戈兰高地发起反攻。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