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海战_[美]C·W·尼米兹/E·B·波特【完结】(14)

  英国对法国驻地中海舰队的问题的解决造成了一场悲剧。关于这个问题,将在下一章介绍。为了使在非洲西突出部的达喀尔的法国战列舰“里舍利厄”号丧失战斗力,英国“竞技神”号航空母舰驶向该舰,并派出6架鱼雷轰炸机对它实施攻击。结果,这艘法舰遭受重创,整整有一年时间不能出海活动。经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外交斡旋,驻西印度群岛的两艘法国巡洋舰和一艘航空母舰也都解除了武装。这样,由于英国人取得了部分胜利,他们便可保持他们那种脆弱的制海权。可是,他们为此却伤害了他们过去的法国盟友。这些行动所造成的不幸后果使英国在1942年末实施入侵北非的“火炬”作战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德国入侵英国的“海狮”作战计划

  希特勒对于迅速地征服了法国,颇感欢欣鼓舞;同时,也满怀信心地认为,英国将在数周之内举手投降;因此,起初他对入侵英国的意见不太重视。希特勒之所以产生这样一种信念是因为受到德国空军司令赫尔曼·戈林的影响。可是,雷德尔元帅担心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希特勒可能突然下令越过英吉利海峡对英国发动进攻。雷德尔将英国视为德国的主要敌人,但他对入侵英国则缺乏信心,因为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物质基础。尽管雷德尔在入侵英国问题上向希特勒进行的种种试探没有得到反应,但他仍然预先制订了初步计划。这样,即便希特勒和戈林明显发现英国毫无投降之意、决定进行入侵时,雷德尔也不致于感到措手不及。雷德尔比陆军司令官们对困难有着更深切的了解。这些陆军司令官们手下雄兵百万,而无用武之地。因此,他们开始对入侵英国发生了兴趣。他们观察了英吉利海峡后认为,横渡这条海峡并不比横渡一条宽阔的大河更困难。在陆军的鼓动下,希特勒于1940年7月16日下达了入侵英国(即“海狮”作战)的指令。

  在这份由陆军拟定的指令中几乎不体谅海军的困难。指令中规定德军将在拉姆斯盖特到怀特岛附近的宽大正面上实施登陆突击,全长约200英里;指令要求在8月13日前做好攻击的准备。雷德尔耐心地向希特勒作了如下解释:这样大规模的登陆作战将需要许多港口供突击舰队做准备,法国的港口已被破坏得无法使用,舰船在这些港内的集结必然会使入侵计划暴露给英国人;无论如何,德国没有这次登陆作战所需要的大量舰船。雷德尔强调指出,两栖突击必须选择在一个狭窄的正面上实施,这样,才可以保持一条跨越英吉利海峡的补给线。根据雷德尔的观点,唯一可行的登陆场位于多佛尔至比奇角之间。听了雷德尔的建议后,陆军总参谋长反驳道,“那我干脆将登陆部队直接送进碎肉机里好了。”海军参谋长则回敬说,他是要将部队遣送上陆,而不是葬送海底。

  最后,希特勒只好亲自来解决陆军与海军的冲突。根据最后订出的计划,德军拟在四个主要地区进行登陆:福克斯通至邓杰内斯,邓杰内斯至克利夫斯恩德,贝克斯希尔至比奇角,布赖顿至塞西岬。陆军和海军对这一折中方案都不满意,可是双方又都据此着手制订自己的作战计划。

  在此期间,一切都依赖于德国空军。大家一致认为,掌握制空权是入侵英国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德国空军向英国南部和其他地方的空军设施发动了猛烈的攻击,以期获得对英国空军的优势。另外,德国还企图通过空中攻击迫使英国求和。可是,德国想把英国皇家空军逐出空域的希望破灭了。英国当初曾拒绝将其25个用于本土防御的航空中队派往法国作战,这一作法终于在“不列颠之战”中得到了报偿。英国飞行员英勇善战,几乎以一架飞机的代价击落德机两架。在空战早期的关键性阶段,即1940年8月,德国空军从未将英国皇家空军力量削弱到执行“海狮”作战计划所要求的程度。

  1940年9月14日,是对于“海狮”作战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天。“海狮”作战原定于9月28日开始实施。但是,在一次国会会议上,希特勒在听取了三军司令的报告之后,决定暂不下达实施入侵计划的命令。这意味着德国在这一年内执行“海狮”作战计划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在10月24日之前没有合适的潮汐和月相,而在24日之后恶劣的天气又会影响作战。

  1940年10月12日,希特勒决定无限期地延迟横渡海峡进攻英国的作战。但是,为了继续对英国施加压力,德国仍继续进行入侵英国的准备。12月18日,希特勒下达了执行“巴巴罗萨”作战计划的战备命令,这实际上就等于彻底取消了“海狮”作战计划。这项命令指出:“甚至在结束对英国的战争之前,德国国防军必须为进行一场迅速击败俄国的战役做好准备。”

  在希特勒能对苏联发动进攻之前,他不得不将部队调往北非和希腊。他之所以准备同俄国作战,是为了消除一个潜在的敌人,并夺取新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为了援救战败的意大利部队和支撑轴心国在那里的地位,希特勒还将部队派往地中海战场。而且他将这两次行动视为最终降服英国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希特勒进攻俄国的意图是消灭英国的一个可能的盟友。希特勒进攻北非的战役逐渐发展成为一场经过埃及进攻苏伊土运河的作战,并随后通过伊朗进攻印度。当希特勒的战略方向指向东方时,在他的背后却存在着一个未被挫败而且还在顽抗的英国,这就迫使希特勒在西欧保留49个师的兵力来保卫大西洋海岸。希特勒把军队的战线拉得这样长,最终成了德国的一个致命弱点。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