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德国国防军大本营_[德]瓦尔特·瓦利蒙特【完结】(62)

  然而,这一切都未发生,大本营里依然如故。海军和空军总司令象过去一样。遇事总是越过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径直去找希特勒。然而,雷德尔和戈林,终于迫于危机的压力。毫无异议地接受了1942 年1 月10 日由国防军指挥参谋部(组织处)和国防军统帅部经济装备局共同拟制的希特勒的命令,其中提出了国防军的装备方针。这个方针又再次使陆军受益,规定海、空军只保持现状。对于戈林的观点,戈培尔在1942 年3 月31 日的日记里,以乏昧的套话写道:戈林认为,“现在问题的关键是要将这场战争胜利进行到底;至于何时胜利,还没有一个人知道”。“帝国元帅对此事的预测,也格外小心”关于海军的观点及其计划,在哈尔德于1942 年6 月12 日与海军总司令进行了一次谈话之后,以满腔怒火在日记里写道:

  “海军总部对战争形势的看法,离我们对事物的客观认识相差很远。他们对大陆充满幻想。他们根据迄今的经验同陆军打交道,他们在看陆军是否以及何时在旱路通过高加索向波斯湾突击,或者从昔兰尼加通过埃及,向苏伊士运河突击。他们谈论着通过意属非洲向非洲东海岸和南非的陆上攻势。大西洋问题将被他们以骄傲自大加以处理..而对黑海问题他们又漫不经心..空话连篇,毫无动作”。

  这样看来,希特勒的意志保持无可争议,也就十分容易了。  

  东线的道路和目标

  希特勒除了独断专行决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外,自他掌管陆军指挥权之时起,又将作战行动的筹划全部垄断在自己手中。如果说在过去大型战局准备工作中,希特勒仅以提出方针和品头论足等方式加以干涉,那么现在他以比任何德国陆军都更为严格的条条框框和命令来加以约束,甚至每走一步都要由他决定。

  国防军统帅部和陆军总司令部于1942 年2 月12 日同时颁发了两个书面命令——起初只是为了达到迷感敌人的目的;稍晚些时候,海军总司令部又发布了准备在黑海采取行动的命令。从这些命令可以看出,希特勒的这些作战计划的要点,身居高位的将领们当时是知道的。戈培尔在3 月20 日的日记里就这样评论道:“元首为即将到来的春季和夏季,又制定了十分明确的作战计划。其目标是高加索、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将分阶段展开毁灭性的攻势”

  3 月28 日下午,在大本营召开了一次特别会商会。出于保密缘故,只有国防军、陆、空军总参谋部首脑及少数副官参加。会上,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详细介绍了夏季作战的企图。他的介绍也许表明,希特勒未受这一阶段挫折的影响,又回到了他1940 年12 月和1941 年夏的基本想法上,即再次想在广阔前线的外翼进行一次决战。所不同的是,为陆军战斗力的下降和不满员所迫,打算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解决,首先在南部即高加索开始。莫斯科暂不作为进攻目标——这与戈培尔的日记有出入。

  内部产生的矛盾,双方均未声张。尽管如此,陆军总参谋长的怏怏不快却始终未能消除。他过去就曾多次反对过分散进攻方向,他尤其反对的是纵深和宽度远远超过限度的作战行动。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就在会商会的第二天,国防军副官长来到哈尔德的安格堡军营,再一次激愤地抱怨他对“元首缺乏信任”’。施蒙特还说,陆军总参谋部的军官们必须对希特勒的伟大坚信无疑,并坚定地追随他的思想。对此,哈尔德指出,不打算信任别人的人,就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去信任他。希特勒对陆军总参谋部的不信任由来已久,就是他手下的基层人员都已有所感觉。

  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约德尔也未能全部参加希特勒作战计划的制定工作。几个星期后,他对他的“战史撰写官百依百顺的施尔夫总参谋部上校说,“如果俄国人对斯摩棱斯史发动一次猛烈突击”,那么“兰色”作战行动“对兵力薄弱的中央和北方集团军群来说将意味着一次巨大的冒险。然而,问题是俄国人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和胆量发动此次攻势。元首同意他的观点,即由于德国在南方的作战,俄国也会自动将兵力南调。”

  约德尔不再提任何批评意见,满足于要求他的副参谋长和手下其他军官,将陆军3 月28 日报告中谈到的,并经希特勒批准的企图,综合在一项国防军统帅部的指令之中。在目前情况下,指挥参谋部注意在起草指令时,仅提出“任务”,避免一切约束陆军总司令部的内容。然而,这一努力完全走向了它的反面。希特勒没有放过验证陆军总司令作用的机会。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于4 月4 日提出“草案”时,希特勒声明,他要“亲自研究和修改指令”。第三天,他的“编史官”以毫不掩饰的傲慢写道:“元首已对第41 号指令大删大改,增加了由他亲自撰写的重要内容..涉及主要作战行动的重要部分是由元首重新撰写的”这份注明4 月5 日的文件,重复冗长,

  作战方针与众所周知的指挥原则鱼目混杂,在重大问题上含含糊糊,在次要问题上罗罗嗦嗦,语言用词晦涩蹩脚,即使是一个非军人都能从中觉察到,它与德国总参谋部数十年的传统文件风格已相距甚远。

  根据这项指令,德国的欧洲盟友都要将“全部兵力..投入”。为此,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在过去的几周里,受希特勒之命前往这几个盟国的首都访问。他一路顺风,马到成功。意大利和匈牙利答应各派出一支强大的集团军;罗马尼亚也允诺补充正在东线作战的部队,甚至还要另派两个集团军。国防军指挥参谋部没有参与凯特尔的这次访问及其准备工作,但它与陆军商定,除行政管理问题外,其他问题均听任陆军总参谋部安排。希特勒未与各盟国国家和政府首脑通函,只是要求各盟国派出的部队由各国自己领导。此外,4 月5 日的指令还以委婉的语言规定了各盟国军队所负责的地段。匈牙利和罗马尼亚都是德国的盟友,但它们之间却是敌对的邻国,因此将意大利军队插在两国中间,将其隔开。另外,它们只担负防御任务,而且还由德国后备部队,特别是装甲部队给以加强。对于首次在一条战线上进行协同,希特勒在当时的一次形势讨论会上,宣布了基本准则:“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我们的盟友跟我们一块儿干下去。对于这一点,要在它们狂热的忠诚面前秘而不宣。”近两个月来,在东线在克里木作战中,取得了显著的战绩,占领了塞瓦斯托波尔夺回了哈尔科夫地区,为“兰色—布伦瑞克作战行动”作好了最后准备。在此期间,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又回到了过去那种状况,除了收集每天报告之外,几乎没有接触过作战中的重大事件。只有约德尔象希特勒一样,不管是国防军的任务还是陆军的任务,都一手包揽。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他越来越疏远了他自己的参谋部,与大本营“第I 号宿营地里的其他军官形成了一个自己的工作班子。业务中,用餐时,他们经常聚在一起。在他们中间,除施尔夫外,又增添了“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手下的陆军部主任”布勒将军,他老于世故,很快就越过凯特尔与希特勒建立了直接关系。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