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纽伦堡大审判_[美]约瑟夫·E·珀西科【完结】(110)

  8 月底,盖伦前往美国,阿尔贝特·邵勒、霍斯特·希孟兹、施特法努斯和海因兹·赫尔陪同前往。他们在华盛顿呆了一年。

  谈判并非十分顺利。美国人试图首先占有“东方雇佣军”掌握的档案材料。但盖伦据理力争,坚持自己的立场。

  “我同意把所有文件交给你们,条件是使用这些文件的组织必须由我一人负责建立。此外,我希望能够挑选我将来的助手。我还希望永远不利用这个组织反对我的国家。”盖伦说。

  美国人终于让步了。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盖伦的预言得以证实。

  1946 年3 月,后来成为中央情报局的战略情报局在陶努斯山建立了第一个“观察所”。“冷战”开始了,铁幕在伤痕累累的欧洲落下了。

  1946 年7 月6 日回到德国时,盖伦将军向格尔哈德·威塞尔和赫尔曼·保恩通报了他的谈判结果。美国政府准许在它的监督下建立一个德国情报局。该局主要处理苏联问题。前德国中央保安局和保安处人员可以进入该局工作,如果他们表现忠诚的话。

  这一消息得到战略情报局上尉埃里克·瓦尔德曼的证实。联邦调查局诞生了。但它当时还未使用这个名称,暂时还只是称为“盖伦组织”。

  这位前“东方雇佣军”领导人立即着手创建他的情报网。他发挥了当年的聪明才智。该组织最初的两个办事处设在陶努斯山中。一个设在布卢休斯美军营房附近的建筑物里;另一个设在克朗斯堡城堡。“蜘蛛协会”帮助挑选物色“候选人”。

  当时,战略情报局总部设在法兰克福。当这位“灰色将军”经过法兰克福时,大概无意中碰旧了西蒙·维森塔尔和纳粹分子追捕者、后来的中央情报局局长里查德·赫尔姆斯。

  经盖伦保释并任用的有前哲学教授、德国中央保安局领导人、分管盖世太保驻巴黎分部的弗朗茨·西克斯。

  弗朗茨·西克斯生于1909 年8 月12 日,1930 年加入国社党(党证号码:245670),1934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教授。他曾要求并获准加入党卫军,从党卫军巴特托尔茨容克学校毕业后升为党卫军中校。1936 年他一面在柯尼斯堡大学执教,一面负责保安处总部图书馆和新闻组的工作。两年后他又上升为党卫军上校,参与德国中央保安局二处C 组(国内问题)的领导工作,后来担任该处处长。

  1939 年他成为海德里希手下负责监管入侵和占领波兰的心腹班子成员,同年担任柏林大学政治系主任,后来又成为德国中央保安局七处“思想问题”研究组负责人。1941 年,他率领一支保安处侦察队(莫斯科特遣队)开赴东方战线,直抵维切布斯克,并在那里活动了两个月。

  1948 年4 月10 日,纽伦堡美国军事法庭判处西克斯有期徒刑20 年。1951 年1 月31 日根据约翰·麦克洛伊高级专员和美军驻西欧总司令托马斯·汉迪的请求,他被减刑10 年。

  1952 年提前释放后,他立即加入了“盖伦组织”并在盖伦手下工作达8年之久。1960 年以后,西克斯担任弗里德里希沙芬柴油机公司曼内斯分公司广告服务部主任。

  1967 年,“灰色将军”该退休了。为安排其接班人,他又留任一年。接班人是他多年的助手格尔哈德·威塞尔。1968 年1 月10 日,根据基辛格总理的提议,后者被任命为联邦情报局局长,5 月1 日就职。情报局当时已臻于完善,它的工作效率之高令人吃惊。

  格尔哈德·威塞尔,57 岁,中将,他曾出任联邦德国驻华盛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委员会代表,后来统治“情报帝国”。他手下有500 名官员,4000 多名谍报人员。他的办公室在联邦情报局总部。总部位于普拉赫(慕尼黑郊区)一处围有电网的府邸中心,占地20 公顷。

  莱因哈德·盖伦住在巴伐利亚施塔贝格河畔一处价值25 万马克的寓所里。该寓所是美国中央情报局1965 年作为酬劳馈赠给盖伦的。据邻居们说,他几乎只来这里过夜。他的名字列于知名人士名册。备注栏里写着:“国家官员”。

  苏联人未能把盖伦这样的人抓到手。只有几个较低级别的谍报局和保安处人员投靠他们。一般说来,克里姆林宫对来自盖世太保成员的“为时已晚的合作”建议一直迟疑不决。东方人通常是通过警察和警察机关的人来了解认识第三帝国的。他们不能容忍这些人不受惩罚而逍遥法外。在苏联,“盖世太保的助手们”至今仍受到谴责。

  其实,不少“褐色和黑色分子”在两个德国都重新谋得了职业,虽不说受到重用。

  最后对垒的规模和激烈程度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是,巨人之间进行着一场决斗。德国和苏联处于前沿,其他国际力量皆无足轻重。双方遭受的损失和投入的兵力确实令人难以想象。在1945 年战争结束之前,苏联的兵力相当于对方的二倍,坦克和自动炮相当于对方的三倍,飞机相当于对方的八倍。他们抗击了28 个旅和237 个师。从元旦至5 月15 日,德军在东线各个战场上损失100 多万兵力、12000 辆坦克和自动炮、近3 万门野战炮和6000 架飞机。

  “红军发起的战斗决定了德国世世代代人的命运。”埃乌格尼·波尔丁将军后来这样说。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