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纽伦堡大审判_[美]约瑟夫·E·珀西科【完结】(27)

  在达勒鲁斯返回伦敦期间,戈林同利普斯基进行了会谈,并重新强调了在《英波互助条约》中存在的那些纠葛。达勒鲁斯于8 月25 日重返伦敦,与此同时,亨德森拜会了希特勒。戈林在同留在伦敦的达勒鲁斯通电话时建议,哈利法克斯应亲自写信向他重申英国对和平的愿望。戈林忧虑重重,因为在当天下午波兰和英国又签署了一项互助条约,而且把张伯伦在下议院所作的声明付诸行动。

  达勒鲁斯回柏林后,他在卡琳哈尔庄园附近的专列上见到了心情沉重的戈林。戈林又在为波兰问题烦恼,他看了哈利法克斯写来的信件,以紧张的心情听了达勒鲁斯对信件的翻译,随后,便动身去柏林,把哈利法克斯的这封信转交给希特勒。

  德国总理府里一片忙碌。达勒鲁斯从旅馆里被请来,他穿过长长的走廓被领进希特勒的办公室。希特勒和戈林正在办公室里等候他。达勒鲁斯后来叙述说希特勒的举止极端狂妄。希特勒向他谈了充满个人观点的德国历史以及他在德国演变过程中所推行新的扩张的政策。他谈到他的陆军和不可战胜的空军所具有的攻击力量。这时,戈林在背后微笑,甚至几乎要咯咯笑出声来,以表示他的赞赏。希特勒的声音几乎是又响又刺耳,充满对英国的愤怒。他咆哮道:“如果打起仗来,我要造潜艇、潜艇、潜艇!”达勒鲁斯面对希特勒愤怒而扭曲了的脸目瞪口呆,而希特勒却尖叫着:“我要造飞机,飞机、飞机!消灭我的敌人!”戈林忍受着希特勒的暴怒;达勒鲁斯对戈林的卑恭屈膝感到吃惊。戈林则对一切早已习惯了。过了一会儿,希特勒又平静了下来,要求达勒鲁斯返回伦敦并解释德国的这一立场。达勒鲁斯询问德国有什么要求。戈林打开地图集的一张波兰地图,用重重的铅笔线标出德国所要求的地区。如果英国帮助取得这些地区和前德国过去在非洲的殖民地的话,希特勒建议同英国达成尚未详细说明内容的一项协议。但是,这一切却不许达勒鲁斯作任何记录。

  8 月27 日清晨四点,这位瑞典人离开了德国总理府。同天下午,他到达伦敦。在那里,他同承认他在此期间作为非官方的调停者的张伯伦、哈利法克斯进行了会晤。达勒鲁斯乘坐的是一驾专机,因为普通飞机由于战时边境的紧张局势都已停飞了。德国国防军业已集结在出击阵地上,英国也迅速动员起来了。达勒鲁斯在深夜又到了柏林。这位不得作任何记录的来回飞行的信使如今只能靠自己的记忆力了。

  达勒鲁斯已有两夜未能合眼。英国大使馆应该了解他的任务,但是消息来的太迟,以致在达勒鲁斯午夜时分到达大使馆要求被接见时,使馆人员感到非常意外。他与大使馆通了电话以后,达勒鲁斯又同戈林在他的专列上见了面,他俩准备同希特勒再次进行商谈。8 月19 日,达勒鲁斯在英国大使馆同亨德森会晤,亨德森由于对德方意图的厌倦和疑虑已感到心情十分忧郁。

  在此期间,达勒鲁斯也许已经感觉到他的一番努力将付诸东流。希特勒听信里宾特洛甫,而没有听信戈林,这是戈林自己也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希特勒坚持要波兰政府必须向柏林派出一名全权代表接受他的要求。他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甚至采取了最后通牒的方式。英国则必须根据希特勒的意见促使波兰立即表示愿意进行谈判。与此伺时,希特勒把越来越多的部队集结在波兰边境上。德方报界宣传说,波兰人对德意志族人采取了骇人听闻的暴行并多次挑起边境事件。这时,戈林尽力摆脱还在纠缠不休的达勒鲁斯,于8月30 日5 点用一架飞机把他送回伦敦。

  但是,英国并未准备劝告波兰人立即同希特勒在柏林进行谈判。按英国政府的打算,谈判应在完全中立的国土上举行。里宾特洛甫当面向亨德森读了德方的要求,并以简短的话语拒绝了英国大陆要求的书面文字。但达勒鲁斯却设法从戈林那里取得了书面文字,并电话通知了大使馆。第二天,即1939年8 月31 日,达勒鲁斯再次来到英国大使馆。当时,亨德森同利普斯正在商谈。这位波兰大使正为希特勒力图强加给波兰的条件而大伤脑筋。但他对这种局面的看法毕竟是完全不切实际的:按利普斯基的观点,战争在德国是不受欢迎的,因而有人将起而反对希特勒,波兰人将打进柏林。

  9 月1 日拂晓,希特勒下达了进攻波兰的命令。他并不考虑戈林、亨德森、利普斯基或者达勒鲁斯现在还在采取什么措施。就在这一天,达勒鲁斯邀请戈林吃午饭。席间,达勒鲁斯还催促戈林争取希特勒同意与亨德森直接谈判。后来,希特勒果真同意了。接着,戈林约亨德森来喝茶,也邀请了达勒鲁斯。可是会谈只涉及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对戈林来说,他只是消磨了一些时间。

  9 月1 日一大早,达勒鲁斯便邀戈林在他的专列上会晤。他很快就得知,国防军已经越过波兰边境发动了进攻。当戈林出发赶到国会聆听希特勒有关当前局势的讲话时,他的精神极度沮丧。希特勒在讲话中声称,战争是因为波兰拒绝同德国谈判而爆发的。戈林的忠诚终于得到了报偿:希特勒将戈林正式立为他在遇到不测情况下的继任人。

  达勒鲁斯再次找希特勒谈话,但是戈林已经失掉了从中调停的兴趣。他只关注战争的进展及转移他在国会总统府里的珍贵油画。第二天,达勒鲁斯同戈林共进午餐,席间,戈林看来一点儿不关心战争,只关心他个人的事情。英国人准备于9 月3 日向希特勒递交他们的最后通牒,达勒鲁斯从大使馆直接把这一消息告知戈林。戈林坐在停在波茨坦附近的列车里,精神显得迷迷糊糊,对当前发生的事不很清醒。英国的最后通牒意味着,如果希特勒不准备满足英国提出的德国首先从波兰撤退的要求,那么两国从这天11 点起将进入战争状态。然而,希特勒还是不想接受戈林的劝告。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