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纽伦堡大审判_[美]约瑟夫·E·珀西科【完结】(56)

  德尔告诉赫斯,此事不仅关系到一般意义的“恩赦”,而且涉及到法律上确定量刑的轻重,最后才算使赫斯息怒了。

  1946 年10 月15 日22 点45 分,戈林在他的单牢里吞服氰化钾自杀。

  在戈林自杀的两个小时又十五分钟,即10 月16 日凌晨1 点01 分,在监狱的健身房里开始执行其他十名战犯绞刑。3 点09 分,宣布最后一名死亡。

  根据判决,鲁道夫·赫斯被搬到牢房的二楼,底下的一层楼只住那些被判处死刑的人了。在10 月16 日深夜到次日凌晨,他躺在他的单牢的地板上,凝视着反光灯,哨兵通过门缝纹丝不动观察着这位从前的副元首,当局不允许狱中再发生自杀事件了。

  几天后赫斯写信回家:“这十一个人的死意味着什么,现在能预料的极少。对此我能写的就更少了。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转折的中心,我们所遭受到一切,是时代转折的分娩前的阵痛。一切似乎是消极的,但总有一天会诞生出新的和伟大的来..”

  为了接持七个被判监禁的人,施潘道监狱被改建和修复了。在准备工作未结束以前,这批犯人仍留在纽伦堡的单牢里。

  赫斯写许多信回家,谈到拜罗伊特艺术的庆祝活动,慕尼黑旧城的重建方案、莱茵一美因一多瑙运河的设计方案(赫斯想借助一条穿过施瓦本的侏罗山脉的隧道将这三条河接通)等等。

  1947 年7 月18 日,星期五凌晨四点,赫斯和其他六名同牢犯在纽伦堡监狱中被唤醒,用两辆救护车运到纽伦堡机场,然后用飞机送到柏林的加托夫。

  11 点钟,副元首抵达柏林一施潘道国际军事战犯监狱。地址是威廉大待24 号。

  1984 年:在施潘道的一间同厨房差不多大小的房间里坐着一位90 岁的老翁。他住进这间牢房那年才53 岁;他在英国被俘时只有47 岁,这是“一个最好的年华”。

  这位七号单牢里的孤独的囚犯有一回在信中给他的妻子这样写道:

  “命运已经把变成一个你想象得更老于世故的人了。就连每年四季变化中最凄凉、易引起人们伤感的现象在我身上都毫不起作用了..牢房如晚秋时节的阴暗,又湿又凉;太阳很晚才露脸,午后就又消失了;大自然失去了生机垂死了;光秃秃的树木、枯黄的叶子随风飘零..简而言之,所有这些往往能使一个人把周围世界伤感地比喻为自己坐在一根要掉落的树枝上的叶子,就连这些最悲伤的自然现象也不能引起我心里丝毫的反应了..”

  有时他一个星期不说一句话。不跟哨兵们说话,不限监狱长们说话,也不跟医生们说话。这时他给周围留下的印象是:他是一个对周围不关心的人,是一个心理学家们称作“孤癖”症的人。

  但就是这个人,在给妻子和儿子的信中却显示出简直惊人的、广泛的兴趣。

  这个几十年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过着被强制孤居生活的人所写的一封信件竟陈述了对现代社会问题的惊人的理解和见解。

  “我相信,最有效的大城市交通问题临时解决方案(即使根本不能做到)是:公共交通即使不能做到免费供应,也应办得尽可能的方便。车辆的座位总数能满足人们任何时候到他们的目的地需要。即人们每小时蜂拥去上班或下班都能有个座位。并通过订公共通车辆优先行驶的法律,使人们能比用自己的小轿车还要快得多地到达自己的目的地..而一个城市制定这样一大批真正方便的、受欢迎的车辆所花的费用,肯定要比亲身建公路和修立交桥、停车场之类的费用要节省得多。”

  就儿童缺少游乐场和休息所问题,他发表的意见,这些意见会使一位有开拓精神的家庭部长毫不迟疑地就签名表示赞同。

  但从施潘道寄出的信件中也有些唱的是另外的调子。对发展援助的意见有种族主义者的印迹。比方,他是这样谈及非洲人民的:“是由于他们不具备创造能力”,由此得出“以至处于他们难以理解的长期停滞在同样原始的文化阶层”。他非常赞赏吉泽尔·维尔辛写的关于非洲的一本书。赫斯还是在第三帝国时期,维尔辛当记者时认识他的,并对他评价很高,认为他是忠于党的政治路线的新闻记者。与此相反,赫斯认为彼得·格鲁贝斯关于东非的报告是一本“令人沮丧的书”,“使我十分震惊”,他在家信中这样写道。毫无疑问,鲁道夫·赫斯应负掀起希特勒个人崇拜的狂热的主要责任,也应对令人窒息的、无限制的阿谀奉承的空气泛滥负主要责任。他把他那神化了的元首在公开的演讲中称作“人性化了的纯理性”;他在公开的演讲中训诫

  人们要狂热地“盲目服从”;他颁布法令,不得批评希特勒,正如他后来在施潘道写的信里说的:“..这个德国人曾经倾向于在一切可能的方面夸张,总是狂热地承认那些跟时代的列车相反的、极端的东西。”——这是引咎、自谦,还是后来的观点?

  有一点可以肯定,蹲在柏林施潘道国际军事战犯监狱七号单牢里的人是个疯子。鲁道夫·赫斯的所有信件可以证明这点。他思考各种问题,并试图用清晰的(有时是过于繁琐和迂腐,但有时还是优美的)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罗杰·曼维尔和海因里希·弗伦克尔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同一个时期里,每隔30 天寄出的几封信清楚地反证了那种认为这个写信的人是患着精神病分裂症或者任何其他精神病的假定。”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