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夏商社会生活史_宋镇豪【完结】(145)

  ⑥ 《藁城台西商代遗址》,文物出版社,1985年,143、147~149页。

  ① 参见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240页。

  ① 赵璞珊:《〈山河经〉记载的药物、疾病和巫医》,《山海经新探》,四川省社 会科学院俞拊出版社,1986年,264~270页。

  ② 徐南洲:《〈山海经〉与科技史》,《先秦民族史专集·民族论丛》第2辑,1982 年。

  ③ 《河姆渡遗址动植物遗存的鉴定研究》,《考古学报》1978年1期。

  ④ 《考古学报》1984年1期、《考古学集刊》1981年第1集。

  ⑤ 《考古学报》1983年2期。

  ⑥ 《考古学集刊》1984年4集。

  ① 耿鉴庭、刘亮:《藁城台西商代遗址中出土的植物》,《藁城台西商代遗址》附录三,文物出版社,1985年,193~196页。

  ② 分见《合集》10349、13643。

  ③ 《孟子·尽心上》:“易其田畴。”赵岐注:“易,治也。”

  ① 《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上册,98页。

  ② 《考古学集刊》1984年4集。

  ③ 《考古学报》1980年3期。

  ④ 《大汶口》,文物出版社,1974年。

  ⑤ 赵璞珊:《中国古代医学》,中华书局,1983年,18~19页。

  ⑥ 马继兴、周世荣:《考古发掘中所见砭石的初步探讨》,《文物)1978年11期。

  ① 马继兴:《台西村商墓中出土的医疗器具砭镰》,《文物》1979年6期。

  ② 周世荣,《湖南石门县皂市发现商殷遗址》,《考古》1962年3期。

  ③ 《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258页。

  ④ 胡厚宣:《论殷人治疗疾病之方法》,《中原文物》1984年4期。

  ① 《考古学报》1965年2期。

  ② 《考古学报》1964年2期。又《考古学集刊》1981年第1集。

  ③ 参见高广仁、邵望平:《中国史前时代的龟灵与犬牲》,《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④ 刘敦愿:《汉画像石上的针灸图》,《文物》1972年6期。

  第三节 保健俗尚

  一 卫生保健习俗的传承

  人类社会经过漫长的发展岁月,随着生产斗争和生活实践的认识积累,相继造就出许多形形色色的有利于促进人体健康生长、减少疾病侵害、提高体质和延长寿命的保健俗尚,内容涉及环境气象学、饮食营养学、卫生学、生理学、心理学、体育学等方方面面,夏商时代人们对此多有承袭,并有所变异,有所更新。

  人类早期,生命非常短促。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先后发现一批距今约70~2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化石,分属不同年龄层次的约40个男女个体。其中39个的鉴定,有死于14岁以下的孩童16人,死于30岁以下的青年3人,死于40~50岁之间的中年3人,死于50~60岁之间者1人①,如取每组的中间年龄值计之,平均死亡年龄仅为17.7岁。至1万年前,生活在同地的山顶洞人,就其出土的8个男女人骨化石的鉴定分析,平均死亡年龄也才26.4岁②。几十万年之间,人寿提高不到9岁。

  人类寿命延长速度的加快,是全新世以来出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早初几千年之间。据距今约6500年前的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人骨中88个单个年龄鉴定值统计,平均死亡年龄约为30.2岁③。山东邹县野店大汶口时期墓葬出土人骨中44具的鉴定,平均死亡年龄约为29.7岁④。距今约5000多年前的上海青浦菘泽遗址,出土人骨鉴定采用分级制,内孩童8个,青年9个,壮年3个,中年17个,老年4个①,如取各年龄组中间值6.5、19.5、30、45.5、56岁计之,平均死亡年龄约为32.1岁。至晚商时期,社会人口平均寿命,据殷墟中小墓出土的82个人骨鉴定材料,平均死亡年龄约为34.3岁(未计入孩童死亡比率,见本书第二章三节)。推测夏商两代成人的寿命概率,大致当在30岁上下。

  人类早期经历几十万年才达到的寿命提高值,在夏商以前数千年间即已取得其三分之一强的续增值,人们身体素质的增强是显而易见的。速度的加快,其重要因素,就是这一阶段一些具有保健意义的社会成俗,起了积极的作用。

  如住俗方面,人们已从早先的露宿穴居全面进入筑室而居阶段,居住生活条件持续得到改善。《墨子·辞过》曾指出:“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就目前所知,8000年前中原地区已出现了人工构筑的地穴式或半地穴式住宅。江南高地下水位的湿润地区,浙江河姆渡遗址还发现了7000年前的立柱架梁式“干栏”住宅建筑。

  6000多年前华北地区的居室,已摆脱了单纯掩蔽的初级状态,而向多功能地面或土台式建筑演进。各类大中小型房屋簇起,许多屋内,有明暗套间可供起居和储物,有火塘灶台可供取暖或炊事,有通风口或烟囱可除烟尘污染以洁净室内空气,有经夯实的地坪或平整的土台,甚或铺设石板地板,可供宿息睡卧。住宅的环境选择,一般都取靠山面水或高畅之地。住宅的座向,基本取向阳背风方向,要以适应气象利弊为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