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夏商社会生活史_宋镇豪【完结】(28)

  床第茵席的坐卧之具,大概是在进入阶级社会之后才有。《天问》叙夏代商族王亥事迹云:

  有扈(易)牧竖,云何而逢?击床先出,其何所从?闻一多云:“盖谓方亥与有易女行淫,有易之人入而击其床,亥被杀,女则先自逸出也。”②《初学记》卷25云:“夏禹为茵蒋席。”《荀子·礼论》云:“越席床第几筵,所以养体也。”《说文》谓:“第,床箦也”,亦即所谓床板;又谓“筵,竹席也。”《史记·礼书》“越席”,《集解》云:“越席,结括草以为席也。”《释名》训席“可卷可释。”从史传记载看,似夏代已发明了床榻之类的木制家具,以及可以卷起放开的草席竹席之类的坐卧用品。

  甲骨文有宿字作■(粹1199),■为编席之形,意为一人卧于室内席上。又有■字(《乙》3472),像一人跪坐席上之形,大概为宿字异体。可见商代已确实以席为坐卧用品。而从记时专词寤字的构形可知,当时床榻的睡卧家具也已逐渐推广开来。居室的防潮、室内装饰到床席的发明,人们的居息条件之改善由此可见一斑。

  时称机是黄昏后的上灯时分,其本义即是人持燃木照明。最初时期居室的照明可能受启于火的使用,史前房址中的地灶、壁灶和灶台,既为熟食或取暖,又起有照明的作用,故备受重视,为保存火种,人们或于大灶之旁另设小灶,或置陶罐,以专存火种。人们还相应发明了排烟设施,用来洁净室内空气。一般是将灶设在近门道处,以利于空气对流,但如陕西绥德小官道龙山时期的先民,已在灶坑边用草泥加石垒成烟道,直通室外,故房屋内见不到任何烟熏痕迹①。灶在古代生活中意义重大,也就受到人们的敬重,如汤阴白营②、安阳后冈③等地龙山时期的先民,每于灶台的外围绘蓝色圈。陕西武功浒西庄庙底沟二期的先民,有在灶址周围涂红彩圈,外侧涂黑彩圈④。绥德小官道遗址一座亚铃形半地穴式住宅(AF4),后室中央绘了一个椭圆形图饰,底涂枣红色,再涂黑色,黑中泛红,边沿有手抹凸棱一周,做成一个象征性而非实用的地灶,显然出于人们对灶神的崇拜。

  居室白天的光照尚容易解决。陕西武功游风仰韶文化遗址出土陶屋,屋盖开有天窗⑤;半坡遗址亦出有窗缘残块⑥。藁城台西商代遗址的房址,已发现有三角形风窗和木棂窗牖之设,有的窗槛宽达1.9米,高1米⑦。如此则采光通风均利,但夜间照明还得有赖于火。大概在4000年前人们想出了专门的火光照明设备,宁夏海原菜园遗址的窑洞式房址,有的窑壁密布许多壁灯遗迹,据测试是当时先民用含树脂高且耐燃的木条插入壁孔,以火照明的残存,这与《庄子·逍遥游》所云:“尧让天下于许由,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不亦难乎,”可相对照⑧。爝火即小火烛光。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先后想出了各种适用于不同场所的照明法,有固定式的,有可移式的,有光度亮而大的,也有照明度偏小的。《周礼·天官·宫人》云:“凡寝中之事埽除执烛;”《仪礼·燕礼》云:“宵则庶子执烛于阼阶上,司宫执烛于东阶上;”《礼记·檀弓》云:“童子隅坐而执烛;”凡此大抵是指居室内外照明的可移式小烛。《燕礼》又云:“甸人执大烛于庭,阍人为大烛于门外;”《周礼秋官·司烜氏》云:“凡邦之大事,共墳烛庭燎,”郑注:“墳,大也,树干门外曰大烛,于门内曰庭燎,皆所以照众为明。”这是指公共场所或庭院照明的大烛,火大光亮,不比小烛可人执移动,故往往固定一处。甲骨文■象人跪坐持烛,当系小烛爝火,用此照明意义的用语记时,反映了当时的记时制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时称住是指夜间人定息止之时,写作■(《合集》27522),象一人侧身而立,另一人跪而伺之,中间一点即《说文》“■而识之”的■,意在定上下等级之分,与主为古今字。这是个象意兼声字,从■亦声,为住字初形,后世住从一人,此从二人形,乃繁简之省。《吕氏春秋·审分》云:“凡人主必审分,”《韩非子·扬权》云:“审名以定位,”■字人形一立一跪,主人与侍者的身,分俨然可见。

  殷墟大墓墓底人牲和建筑仪式瘗埋武士,每呈跪姿,最常见的是竖跪姿,上身直挺,双腿跪曲,股部下坐,双脚置股两侧或一侧,足面着地,手臂下垂足旁,或一手搭在另一臂上,或按膝部。石璋如先生称此为跪坐,是日常生活事象的再现①。此外,殷墟出土玉石人物雕像不下几十余个,大都出自贵族墓葬。这些人像,除个别的衣饰华丽、穿戴讲究,可能为贵族形象者外,大部分赤条条无所衣饰,或仅仅在赤体上刻些模拟文身的线条,显得呆滞沉闷,缺乏生气,似全神贯注等候主人差遣状②,很可能是一般侍者下人的形象。人像基本都作坐式,双手或抚膝、抱膝和按地,或曲臂手支颔下,腿部跪曲,坐姿各异。李济先生曾将殷墟玉石人坐像归为跪坐、蹲居和箕踞三类。关于跪坐,他引朱子语为释:“跪有危义,故两膝著地,伸腰及股而势危者为跪;两膝著地,以尻著蹠而稍安者为坐。”《释名》亦云:“跪,危也,两膝隐地,体危倪也。”跪而不坐,即《史记索隐·范睢传》所谓“长跪”。蹲居是虚坐,股不著地,屈膝下蹲。箕踞是屈膝坐,《礼记·曲礼》云:“坐毋箕”,孔颖达疏云:“箕谓舒展两足,状如箕舌也”;《汉书·陆贾传》“尉佗魋结箕踞见贾”,颜师古注:“箕踞谓伸其两脚而坐,亦曰箕踞其形似箕。”李济先生认为,蹲居和箕踞出于东方夷人的习惯,可能也是夏人的习惯,而跪坐则是殷人固有的起居法,并演成一种供奉祖先、祭祀神祗,以及待人接客的礼节①。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