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夏商社会生活史_宋镇豪【完结】(69)

  ③ 彭邦炯:《商史探微》,第六章“商王国的疆域四至”,重庆出版社,1988年, 179页。

  ④ 《诗·商颂·殷武》。

  ① 史怀秦:《尸乡沟商城遗址》,《中原文物》1988年4期。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1983年秋季河南偃师商城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10期。赵芝荃、徐殿魁:《偃师尸乡沟商城的发现与研究》,《中国古都研究》第三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③ 袭学峰:《我国商代就有陶瓷窑——清江县吴城遗址考古新发现》,《人民日报》1987年7月23日。

  ① 彭邦炯:《商史探微》,269页。

  ② 杨升南:《说“周行”“周道”——西周时期的交通初探》,《西周史研究》,载《人文杂志丛刊》第二辑,1984年。

  ③ 顾颉刚:《“周道”与”周行”》,《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年,121页。

  ① 史景成先生指出,此片卜辞的“二旬有八日”,是“二旬有六日”的误刻,《甲》1165与此同卜,正作“六”;卜日从丙午次日算起,若28日则与王申日不符(见《加拿大安省皇家博物馆所藏一片大胛骨的刻辞考释),《中国文字》第46册,1972年)。近李学勤先生谓师指中师,老指师久为老(见《文物天地》1992年6期)。另备一说。

  ② 参见李镜治:《周易通义》,中华书局,1981年,14页。

  ① 《合集》24391。

  ② 《合集》36426。

  ③ 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卷中,13页上,东方学会石印本,1927年。

  ① 《合集》28162。

  ② 许进雄,《明义士收藏甲骨释文篇》,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1977年,163页。

  ① 《三代》11·18·7。

  ① 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372页。

  ② 于省吾,《殷代的交通工具和驿传制度》,《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5年2期。又:《甲骨文字释林·释■》,中华书局,1979年,277—280页。

  ① 别详拙作:《试论殷代的记时制度》,《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5年, 307页。

  ② 参见殷之彝:《山东益都苏埠屯墓地和“亚醜”铜器》,《考古学报》1977年2 期。

  ③ 参见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306页。岛邦男:《殷 墟卜辞研究》(中译本),台北鼎文书局,1975年,364页。

  第四节 交通方式和工具

  一 徒步外行

  《墨子·辞过》说,“古之民,未知为舟车”。在史前悠久漫长的岁月,人们的远行外出,是靠徒步行走。进入夏商时代,绝大多数人仍旧如此,谈不上能有什么交通工具可免除出行劳累之苦。甲骨文有一“遴”字①,像一人蹭踱行走在四通衢道之间,特别突出了人的足部,正是徒步行走之状。金文走字或作■②,以足替代人形,也形象地构勒了徒步行于道中之状。甲骨文从足止的字多达260个以上;从行之字132个,其中与足止相系者有47个③,约占35.61%;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交通方式主要是靠徒步外行。

  古代的道路,远非后世畅通易行。《孟子·尽心下》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草棘蕃茂,群兽蛇虫出没其间,是道路交通中的一大障碍,因此人们往往手持木棒出行。金文中有■字①,是持棒行走状。甲骨文出发的发写作■②,或作■③,也是持棒而行之意。持棒探路,可以辟草,可以投击蛇兽,起了手杖的作用,是人们最简单最倚重的古老交通工具,因此唐代颜师古说:“杖谓倚任也。”④传说有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弃其杖⑤。《淮南子·诠言》谓夏代“羿死于桃棓”,高诱注:“棓,大杖,以桃木为之。”

  自人们能利用木棒手杖这种最原始的交通工具后,受惠不浅,即使遇到浅水河道,也可倚之而涉,甲骨文有地名作■⑥、■⑦,像人持杖涉水,大概其地水道人可倚杖得涉,因以为名。但纵然有木棒手杖的简单交通工具,远行外出毕竟相当艰险,当时能够外行者,大概被视为有本事的人,甲骨文中不少族长名,写法都为人持手杖,如:■⑧、■⑨、■⑩、■、■,等等,因此持木棒手杖成为有身份地位者的表征,《礼记·曲礼上》说,“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包涵有这层意思。

  木棒手仗也可用戈类的长兵器替代,甲骨文荷字就像一人荷戈之状;另有■,即寓持戈步行于道中之意。《诗·大雅·公刘》云:“干戈戚扬,爱方启行,”也是讲持带长兵武备远行。这比简单的木棒手杖当然进步多了。

  古代人的外行,除了凭藉木棒手仗或长兵的早期交通工具外。随身往往还携带一些简单的旅途用品。《公刘》云:“迺裹■粮,于橐于囊。”甲骨文云:

  甲子卜,出,贞■有致■于师归。(《合集》23705)

  贞惟■令途启于并。(《合集》6055)

  ……迄自■七。(《零拾》133)

  ……小臣……■……。(《合集》32978)辞中的几个异字即橐囊之属,或两头捆束状,或一头缚紧状,或大囊中又盛放小橐状。《说文》以橐、囊互训。《左传·宣公二年》云:“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旧说有“无底曰囊,有底曰橐”或“有底曰囊,无底曰橐”,以及大囊小橐或小囊大橐之辩①,但殷商人似无此严格区分,所谓无底当指两头捆束的口袋,有底当指一头缚起的口袋。末一辞正可考见当时人携带橐囊出行之事象。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