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夏商社会生活史_宋镇豪【完结】(77)

  1978年王陵区发现马坑40个,有马117匹,多者埋马8匹,少者1匹,不少马带有马镳⑧。

  1989年郭家庄西南地发现马坑1个,内埋三人二马,已见上节引述。

  另外,在陕西西安老牛坡商代墓地,也曾发现“战马猎犬”现象,在一祭坑内人马大同埋①。

  以上考古资料,很难相信如此众多的马都会与马车有什么必然联系,至少那些带有羁饰的马,当初曾经作为单骑或战马役使过。与马同埋的人,有的可能为骑兵,有的可能为一般骑马者,有的可能力贵族僚属或下人,有的可能力养马奴隶。不如说由于当时社会比较普遍崇尚骑马,因此才出现以单骑或战马殉祭的礼俗。

  在商代,高级权贵外行有马车代步,而一般贵族成员则往往是骑马代步。甲骨文中有“多马”、“多马卫”、“多马亚”、“马亚”、“马小臣”、“戍马”、“族马”等武职,恐怕属于骑兵中的大小头目,这也多少反映了在一般贵族阶层骑单马以代徒步的习尚。

  昔董作宾先生曾据6片甲骨残辞,互补得一则完整史事,全辞云:

  癸亥卜,■,贞旬亡祸。王占曰:有祟。五日丁卯,王狩敝,■车马□,■坠在车,禽马亦有坠。②记商王武丁在敝地狩猎中发生的事故。■似为王乘马车的陪乘或驾车者,禽为一起狩猎的武臣,骑的是马,不料两者相■,■摔下马车,禽连人带马翻倒。在此场合,王乘马车,臣正武士骑马随同前后,可见统治者的出行场面,拥拥簇簇,等次序然。

  甲骨文中还有一些反映贵族成员骑马外出的史料,如:

  丙辰卜,即,贞惟必出于夕,御马。(《合集23602》)

  壬辰卜,王,贞令■取马,宁涉。(《合集》20630)必,祖庚祖甲时臣正,武丁卜辞有“小臣必”(《怀特》961),或为同一人而臣于两朝。御字用其本义,即《说文》:“御,使马也。”御马犹言骑马,谓必在夜间骑马外出。后一辞记宁有外涉之行,王命令■为其取马。

  商王朝的一般臣正通常以骑马代徒步,各地的普通贵族成员也大致如此。但作为高级权贵却不尽乘马车,兴之所致,亦有骑马之举。如:“王其步,惟鎷”(《合集》36984),鎷字从金,可能形容王所骑的铜色之马,也可能指马的精美羁饰,要之,商王的骑乘,品种色调和马饰无疑显得更高级。由此辞又可得知,甲骨文说的“步”,不一定指徒步,也指骑马,如“令小尹步”(《屯南》601)、“令我史步”(《天理》140)等等,恐怕理解为骑马外出,似更适切些。有些场合言“涉”者,容或指骑单马涉水过河。

  (二)商人服象

  上古时期中原地区当还有过“服象”之举。晚至西周中叶以前,中原地区尚保存着大片茂密的森林,又有广大的草原沼泽,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温度约比今高2℃,如亚热带的竹类植物,曾在黄河流域广泛生长,而现在竹类分布的北限大约向南后退纬度1°—3°。大约在一、二万年以前,中原地区的年平均温度更比现在高出7°—8℃①。这样的自然气候条件,十分适合象的生存栖息。山西、陕西、河南等省一些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不少象化石。殷墟商王邑也曾出有象的亚化石。五期甲骨文中有商王狩猎“获象七”的记录②。西周中叶以后,气候变寒,加上人们的开发活动,造成中原地区生态植被的严重恶化,才迫使象逐渐向南方迁徙。

  驯象以供人役使,可能很早就在中原地区出现了。传说“舜葬于苍梧下,象为之耕”(《论衡·书虚》),透露了远古人们对驯化野象进行尝试的讯息。

  徐中舒先生曾推测河南古称豫州,乃因产象而得名,并指出甲骨文中的获象记录是土产象,不是从南方引进,象在殷商时代已成为日常服用动物①。甲骨文有一“为”字,从手牵象,罗振玉即据以推测:“意古者役象以助劳,其事或尚在服牛乘马以前。”②

  《吕氏春秋·古乐》有云:“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是记商人把驯化的家象用于对东夷的战争。《韩非子·说林上》谓商末纣王使用“玉杯象著”,有象牙筷之制作。甲骨文有“以象侑祖乙”(《合集》8983),象被用为祭牲。诚如学者所指出的,商代贵族统治者用象祭祀祖先,间或也服用战争,还将象牙象骨制成各种用品,表明当时不但有不少野生象存在,而且还有经过驯化并进行自行繁殖的象存在③。

  甲骨文中有一类象是为野生象,如:

  丁未卜,象来涉,其呼■射。(《屯南》2539)记野象来水滨觅食徘徊,命令武士射猎。另又有一类是驯养中的象,如:

  于癸亥省象,肠日。(《合集》32954)

  贞生□月象至。(《合集》4611)

  省象,犹它辞言“省牛”、“省黍”、“省舟”、“省右工”④,省为察看、省视之意,所省者,大抵为人能所及而在握中之品类。确定癸亥日天气晴况便于察看象,则该象应是驯养中的象,而非出没无定的野象。言来月象送至,似亦指已驯服的象。

  殷墟考古发掘中,屡有象牙象骨制品出土。妇好墓出有夔鋬杯一对,带流虎鋬杯一件,皆用象牙根段制成,极其精致⑤。整象也有出土,1935年第12次殷墟发掘,在王陵区东区M1400号大墓附近,发现象坑一个,长5.2米、宽3.5米、深4.2米,内埋一象一人①,乃祭祀祖王的牺牲。1978年在王陵区西区东南方约80米处,又发现象坑一个,长2.4米、宽1.7米、深1.8米,内埋一象一猪,象体高约1.6米,身长约2米,门牙尚未长出,系一幼象个体,身上还佩带一个铜铃②。前一象的大小不详,但据两坑长度和后一象已知身长的比例推算,前一象的身长似应在4米开外,属于一头处于成熟期的大象。这大小两头象,当均非野象,幼象身系铜铃,决为家象自不待言,而大象的同坑内埋有驯养象的人,显然也表明是经驯化的象。此外,妇好墓中出有圆雕玉象一对,一大一小,作站立状,长鼻上伸,鼻尖卷起,口微张,小眼细眉,大耳下垂,体硕腿粗,尾下垂③。观其形态,憨然可掬,毫无凶猛骇人之感,似属以家象为模特的雕琢品。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