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上帝的指纹_[英]葛瑞姆·汉卡克【完结】(84)

  虽然不至为完美正直角,但是此等精密度却已让人惊异,更为不解。大金字塔有太多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埃及人建筑技术之高超,不在现代人之下。他们应该至少要经历好几千年的进化,才能够获得这样的高技术水准。但是翻遍埃及历史,我们却无法看到任何埃及人技术发展的记录。大金字塔和它周围的遗迹,已经成为建筑史上的一个大黑洞,又深又大,没有人知道从何处窥见其底。

  沙漠之船

  满头大汗的阿里,并没有对我们解释,为什么在登高前,必须先带我们环绕金字塔底座一周。我们从金字塔的东侧绕至南面,向西行进。这里也有两个船只形状的纵穴,其中一个还没有被打开过,曾经有人用光纤摄影机插入调查,发现里面埋藏着一艘一百余英尺长的大型船只③。这艘古船现在被收藏在金字塔南端,一个名为船只博物馆(Boat Museum)的丑陋建筑中。

  这艘由杉木建造,排水量约40吨的美丽船只,仍保留着4500年前的面貌。从专家的眼光看来,它充满了异想天开的设计。"显然做好所有外海航行的准备。船首与船尾向上高耸的程度,甚至超过维京人的船只,显示此船面对的风浪绝不是尼罗河的小波,而是海洋的大浪。"一位专家说。

  还有专家认为,这艘设计奇妙、考虑周到的金字塔船,应该"比哥伦布海上探险时用的船,更适合在外海航行"。而所有权威人士都同意,这艘船是由一些"有长久外海航行经验与传统的人"设计而成的。

  是谁在埃及3000年历史的初始,建造出这艘航洋海船常年在内陆的尼罗河低地中以耕作为生的埃及人,应该没有机会积蓄出"长年的外海航行经验与传统",而完成如此成熟的设计才是。那么这艘船的建造者,是从哪里得来的经验呢?

  除此之外,另一个更令人感到不解的问题是:古代埃及人非常擅长发展符号与象征意义,并喜欢将各种各样的物品,做成缩小的模型。埃及学家认为金字塔船便属于这类的模型,它唯一的功能便是搭载法老王的灵魂至天界。但我难以相信当时只为了单一祭祀的理由,便如此大费周章,一连做成好几艘如此大而复杂的船④,然后将它们埋在地下。而且如果目的仅为了送法老王灵魂上天的话,他们只需要一艘,而非好几艘船,而且也不需要这么大。按照逻辑推理,这些巨型船只应该有一些实际用途,而且还有一些是现代人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同时具有象征性意义的用途……

  我们到达大金字塔南面的中点时,终于了解被带着绕行了一大圈,目的原来是在四个重要的点上散财。除了原来在北面的30美元,在东面的50埃及磅,南面突然冒出一个阿里应该前一天就打点好的警卫,也开口讨了50埃及磅。

  "阿里,"我的声音开始不友善,"我们什么时候才爬金字塔?"

  "马上,葛瑞姆先生。"我们的导游说。他非常有信心地继续向前,并以手势指示着上方,说:"我们就从西南角向上爬……"

  第34章 永世之居

  你曾经想过在夜晚攀登金字塔吗?在被逮捕的恐惧下,在神经紧绷的状态中?

  我可以告诉你,如果爬的是大金字塔的话,简直难如登天。尽管塔顶约有31英尺已经不见,大金字塔仍然从地上耸立入云,高达450英尺,并由203段的石块堆积而成,每段平均高度为二右四分之一英尺。

  而且当我开始往上爬后,发现有关金字塔的平均数字,并不能告诉我金字塔的全貌。石块高高矮矮,并不相同,有的仅及我的膝盖,但有的高达我的胸部,让我几乎无法攀爬。每段石块和石块之间,留下可供留步的水平空间非常窄狭,只有一只脚的横宽;再加上看似坚固的巨大石块,开始攀爬后才发现已相当破碎,随时可能分崩离析,使得攀爬的行动更加艰险。

  爬了30阶左右,桑沙和我逐渐领悟,我们的处境如何困难:肌内酸痛,膝盖和手指间开始僵硬,而且伤痕累累——然而,我们才只爬了金字塔的1/7,上面还有将近200阶等着我们。还有一件令我们感到不安的是:登高时,眼睛不自禁地要往下看,而不能不注意到脚下陡峭的斜面。我眼光循着西南角的崎岖石块向下,一瞬间不由自主地感到头昏目眩,好像自己很可能就如童话故事中出门去取水的杰克与吉尔一般,就这么掉了下去,身体撞击数层巨石后,头先着地,然后粉身碎骨。

  阿里稍事歇息,但在我们有机会喘口气前,他迫不及待地又做了个手势,示意要我们赶快提起脚步往上爬。再度沿着塔的西南角指标,阿里一股脑儿地向上,很快地消失于夜空中。

  不安的阴影不断在心中扩大,桑莎和我只能紧紧地跟在后面。

  几何学之谜

  第35阶的石块比下面都要大(基石除外),每个至少有10到15吨重,非常难攀上。这与我们一般的常识及逻辑正好背道而驰。按理来说,石块既然是从下面搬运上来的,越高的地方,所使用的石块就应该越小、越轻才是。从第1到18阶,石块的高度的确从最下面的平均55.5英寸,逐渐缩小至第17阶的23英寸多一点。但是第19阶的石块高度陡升至36英寸,不但高度改变,长、宽也都增加。这些石块的重量,在1至18阶,只有2到6吨重,但搬运到19阶以上,则增加至10到15吨,显然就变得非常笨重而难以处理了。然而不知道用的是什么方法,这些石头却能从坚硬的石灰岩中切割出来后,被搬运到离地100英尺的高度,分毫不差地置放于预定的位置上。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